把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桎梏、“套路”中解脫出來
呼倫貝爾為基層減負為實干賦能

“今年以來我們感覺最明顯的變化,是迎接的各類檢查、參觀少了很多。現在,我們的網格員不僅能把社區日常各項工作做得有條不紊,基本上不加班了,也能更好地陪伴家人。”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勝利街道辦事處新春社區黨委書記石菲菲說。
長期以來,文山會海、考核加碼、過度留痕等問題一直是基層減負的瓶頸和阻礙。近年來,呼倫貝爾市聚焦基層干部反映突出、關心關切等問題,通過多措並舉,靶向施治,把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桎梏、“套路”中解脫出來,騰出更多時間精力將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難事辦妥。
找准症結關鍵,狠抓整改糾治,持續轉變作風,呼倫貝爾市推動實現“規范、精簡、提速”。一方面,注重“當下改”。以縱深推進“三多三少三慢”專項整治為抓手,呼倫貝爾市持續對各地區、部門發文開會的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及時提醒糾正超標發文、開會的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會議、文件均實現隻減不增﹔認真執行督查檢查考核事項計劃管理和報備審批程序,從嚴控制督查規模范圍、頻次時間。2024年,市本級計劃事項、備案事項總數較上年度減少40.7%,切實糾治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多頭、重復、扎堆現象,把好減負“源頭關”﹔累計清理各類工作專班105個,穩步推進專班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切實解決遇到工作就立專班、擺架勢、講排場的“通病”。另一方面,呼倫貝爾市注重“長久立”,不斷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當地把在基層減負工作中形成的成熟經驗和有效措施固化下來,推動更多社會資源、管理權限和民生服務下基層,讓廣大基層干部輕裝上陣,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業績。
基層干部工作中時常存在被動接受、疲於應對情況,導致基層出現“能力有限,責任無限”的錯位。呼倫貝爾市深刻檢視問題、立足工作實際,制發相關制度文件,進一步明晰基層權責邊界、劃分條塊事權、理順職責關系,杜絕隨意轉嫁任務、加重基層負擔,讓基層干部有力做事、有人做事、有權做事、有心做事,工作起來更有底氣、更加主動。同時,面向全市推廣“無事不擾”工作理念,將“無事不擾”貫穿到群眾工作當中,有效禁止隨意進戶走訪調查現象,減少群眾負擔,讓群眾有時間、有精力抓生產、抓發展、抓致富,騰出精力促增收。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組織開展了“千名干部進百村(社區)入萬戶”行動,發放聯系服務群眾卡,讓群眾“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能聯系到干部,基層干部減少入戶頻次50%左右。阿榮旗在農區每年集中開展1次全覆蓋“敲門行動”,在城區成立“便民星期四”志願服務隊,集中收集訴求、統一辦理反饋,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
呼倫貝爾市持續推進“轉觀念、強作風、優環境、重落實、樹形象”,建立抓落實、解難題、作回應長效機制,創新打造“有呼必應”工作品牌,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黨員就在身邊、黨的關懷就在身邊。扎賚諾爾區通過“諾必行”微信小程序,實現了群眾、基層網格員訴求一鍵上報,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基礎上,極大減輕了基層網格員的日常走訪壓力。當地探索構建了“社會呼聲”長效訴求回應機制、有效問題解決機制和高效工作落實機制,不僅破解了以往“九龍治水”“令出多門”“各自為戰”等問題,還實現了由過去群眾有問題不知道找哪個部門,到發現問題精准派發處理的轉變。“諾必行”微信小程序3月11日上線至今,總計接單量497件,辦結工單數量456件,辦結率92%,群眾好評率98.2%。(記者 李玉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全區高校“潤德啟智——課程思政大講堂”開講
- 6月1日-2日,自治區教育廳舉辦第四期全區高校“潤德啟智——課程思政大講堂”活動,進一步推動全區高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此次大講堂活動邀請了天津大學教授吳兆彤、齊魯工業大學教授苗旺對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和典型案例進行專題講座。…
- 聆聽青春之聲 感悟思想偉力
- 近日,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組織開展的“‘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強國復興有我”自治區理論學習輕騎兵高校巡講團分別走進鄂爾多斯職業學院、鄂爾多斯生態環境職業學院、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和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學校,6位巡講團成員與師生面對面交流,引導當代青年將“小我”成長融入“大我”奮斗之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5月27日至29日,巡講團成員來到各高校,莫伶以《做心有所信的“點火人”》為題,鼓勵青年學生既要有堅定的信仰,也要有為信仰奮斗的實踐能力﹔包永勝在《清澈的愛 隻為中國》中,深情講述了國門衛士用生命守護國防線、用鮮血捍衛國家尊嚴的戍邊經歷,現場師生無不動容﹔《一枚黨徽的光芒》中,趙琦講述了自己放棄讀博深造的機會,全身心投身高校輔導員隊伍工作的故事﹔馬明亮以《我的青春逆襲之路》,激勵青年學生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珍惜每一次提升自我的機會﹔張文旭在《帶你掃一掃北疆文化的“識別碼”》演講中,生動描述了北疆大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和現實,讓師生們直觀理解了守望相助理念的豐富內涵﹔楊朝輝以《傳承紅色基因 共繪亮麗北疆》為題,闡述了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意義。…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