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實施三項工程加快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推動服務對象由特困老年人向全體老年人轉變,服務形式由機構為主向居家社區機構想協調轉變,服務主體由公辦為主向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共同發力轉變,全區老年群體多樣化、多層次養老需求得到更多滿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一是實施提質工程,推動基本服務更加優質。制定出台《內蒙古自治區養老服務條例》,出台促進養老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養老服務設施公建民營管理辦法、加快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為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
在全國率先出台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發布省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持續完善“中心—帶站—連點—到家”服務鏈條,依托全區1685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1萬余張家庭養老床位開展“六助一護”服務(助餐、助浴、助急、助醫、助行、助潔、上門照護),服務覆蓋率達到97.6%,城市“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構建完善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加快推進以旗縣級特困供養服務機構為牽引、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為支撐、村級站點(幸福院)為依托、家庭為基礎的農村牧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區累計建成蘇木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416個,村級養老服務站(含農村互助幸福院)5077個,農村牧區養老服務設施不斷完善。組織開展高品質養老服務機構培育行動。
打造自治區康養公寓等一批高品質養老服務機構,目前全區共有四級、五級養老服務機構19家。制定出台《內蒙古自治區養老服務能力提升資金管理辦法》,推動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補貼發放實現由補“床頭”向補“人頭”轉變。積極引進區外養老服務企業來內蒙古投資興業,北京積善之家、德國蕾娜范等10余家國內外知名養老企業已落戶內蒙古並形成品牌效應,中國泰康保險公司投資7.9億元的呼和浩特市蒙園項目已開工建設。鄂爾多斯鑫海、包頭惠德等一批本土養老服務企業的業務范圍不斷拓展,跨盟市承接運營了多家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持續加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內蒙古開放大學建設了11個社區學院、7個老年開放大學。自治區教育廳、老齡辦等部門在37所職業院校開設老年社區教育教學點,持續推動老年教育進學校、進社區,積極推進“銀齡教師計劃”,招募退休教師131名。
二是實施夯基工程,推動要素保障更加高效。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自治區本級財政預算資金的支持引導作用,“十四五”以來,共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22個,資金6.53億元。自治區本級財政下達補助資金28.36億元,用於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兌現民辦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補貼資金、運營補貼資金、發放高齡津貼等。積極爭取將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興安盟、通遼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納入國家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中央專項福彩公益金支持近1.3億元。發揮自治區養老服務業產業基金作用,累計投資14個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服務機構項目,帶動各類投資近40億元。
加強用地供給保障。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優化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將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納入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推動城鎮將養老服務設施用房納入新建居住區規劃,按照每百戶不少於20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標准配套建設,與住房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對2022年以前已完工但未達標的居住區,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完善補齊。
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在全區15所本科院校、63所中等職業學校開設養老護理專業,已建成7所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基地、10所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將養老護理員納入自治區《職業培訓重點產業目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補貼標准在原基礎上提高20%。組織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連續舉辦三屆全區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十四五”以來,全區累計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5.8萬人次,共有1.98萬人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証書。
三是實施擴面工程,推動發展活力更加充沛。推進醫養康養深度融合。將醫養結合融入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和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等工作中統籌推進,建設內蒙古醫院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內蒙古分中心,將自治區腫瘤醫院打造成安寧療護示范建設基地。目前,全區共有醫養結合機構174家,床位數達到3.4萬張。全區80%以上的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10634個,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到78%以上。2023年,為老年人免費體檢152.75萬人次,上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308.09萬人次。
推動康復輔具暨適老化產品服務進社區。抓住適老化產品擴容消費的契機,充分發揮自治區康復輔具暨適老化產品展示服務示范中心引領帶動作用,指導各地加快展示服務平台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6個盟市級示范中心,服務進駐50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同時,通過採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城鄉特殊困難家庭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十四五”以來,全區累計實施特殊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5.27萬戶,完成“十四五”任務的80%。
開展旅居康養融合促進行動。積極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作用,持續深化京蒙協作,推動養老服務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觀察員,舉辦首屆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論壇暨養老服務業博覽會,全力打造“頤養北疆”旅居康養品牌,建立省際旅居康養互通機制,協同組建北京“冬南夏北”旅居養老機構聯盟,進一步深化拓展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全國老年人到內蒙古“候鳥式”養老。2023年以來,累計有1.23萬人次的區外老年人來內蒙古旅居康養。
推動智慧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做好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養老服務領域應用工作,推進政府網站適老化改造,目前全區85%的政府網站完成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針對老年人需求,在網站醒目位置設置了“無障礙瀏覽”“長者模式”入口。為“蒙速辦”移動端設置長輩版和無障礙瀏覽模式,更好地提升老年人使用體驗。搭建自治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信息管理服務平台,10個盟市建成養老服務綜合管理平台,集成緊急呼救、生活照料、健康管理、遠程看護、電子商城等智慧養老服務,老年人獲取服務更加便利。(梁娟)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