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統種共富”開啟城川鎮土地種植新模式

2024年05月21日09:2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年輕人‘不願種’,老年人‘種不動’,撐起這片田地就是我們這些60、70后的勞動力,可是我們也一年年老了……”說起當下農村的現實情況,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鎮大場子村黨支部副書記付永林說道。不過,今年,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黨支部積極協調引導,搶抓農時,探索實施符合當地的“統種共富”模式,以此實現“一起種、共同富”。

“統種共富”按字面意思,就是統一種植,共同富裕,使“小田變大田”“農戶變股東”,利於機械作業、科學種田,但區別就在於種植和經營方式不同,村民的收入也會比以前更多,這是破解農民老齡化、種地收益低等農業發展難題的一個良方。

大場子村由於地塊較為統一,規模化種植潛力空間較大。

通過前段時間詳細的成本核算、種植分析,村民們對“統種共富”都充滿了信心,希望年底能分到更多的紅利。

“我們這些股民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今年62歲了,勞動力遠不如從前,這次入股‘零投入’,年底還能分紅,我很期待。”

“這次入股想比較一下自己種植和統一規模化種植的收益差距到底有多大。”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興奮地描繪著美好的前景。

目前,大場子村探索實施的“統種共富”股民共31戶、土地900余畝,按照鎮黨委政府指導、村黨支部領航、農戶參與的模式經營,實施中將嚴格守住三條底線,即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形成成本共攤、利益均沾、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共同富裕”試點,在有效補齊地方現有人力等短板的同時,持續性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針對“誰來種地”這一問題,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從2019年起在白泥井鎮侯家營子村官牛犋南社開始摸索“統種共富”模式,從2019年至2022年,全社村民人均年收入從11900元遞增到18000元,2023年人均收入突破2萬元。除了村民收入增加外,機械化作業早已在這裡全面普及。

而包頭市九原區哈業胡同鎮烏蘭計六村、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白海子鎮黃土場村今年也開始探索開展“統種共富”發展模式。

鄂托克前旗城川鎮積極借鑒“他山之石”,依托大場子村集體合作社成立土地合作部,通過“黨建領航”,探索實施“土地入股、集中經營、專人管理、以股分紅”的經營模式和“統一規劃、統一農資、統一耕作、統一管理、統一購銷”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切實推動“統種共富”試點創建落實落地見效。

目前,“統種共富”模式已引起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視,官牛犋南社成為全區農牧業系統觀摩學習熱點村。自治區農牧廳也印發了“開展‘統種共富’試點實施方案”,要求各地發揮村集體組織協調作用,在具備條件的地方逐步推廣,全面促進耕地高效利用和群眾增收。(記者 李國萍 通訊員 張峰)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