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庭院“方寸地”拓寬村民“致富路”

2024年05月19日08:3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初夏的清晨,在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復興鎮小黑信子村,村民隋利英與丈夫一起在院裡侍弄著葡萄架,期待著數日后的收獲。

隋利英家以前的園子裡隻種著大白菜,由於沒有固定銷路,收入沒有保障。后來村裡發展有機葡萄種植,他家及時轉了型。“剛開始種植時沒有經驗,葡萄的產量低、串型不好、病虫害還多。針對這些問題,村黨支部安排種植戶到各地交流學習,請來專家手把手傳授種植技術。如今,我家種植的葡萄不僅顏值高,而且口感好,每到成熟期,採摘的人絡繹不絕。”如今,隋利英憑著6棚葡萄一年有十幾萬的收入,葡萄種植成了她家致富的“甜秘方”。

近年來,小黑信子村積極發展大棚葡萄種植、採摘等庭院經濟,把葡萄產業發展成為有品質、有口碑、能富民的特色產業。

庭院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僅為村民開辟了增收新路徑,還美化了居住環境。這幾天,霍爾奇鎮富貴村的李仁和也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忙碌著,“一畝多的地種上糯玉米,每年能產6000多穗呢,而且小院裡郁郁蔥蔥、干干淨淨,心情非常舒暢。”李仁和說,玉米種子是合作社免費發放的,玉米成熟后,合作社按每棒0.6元上門回收,這一畝多地每年可收入3600多元。

華之園農副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鐵介紹,合作社給村民無償提供種子,玉米成熟后經過加工儲存,反季節銷售,可實現菜園子經濟收入最大化。目前,合作社已與周邊100余戶農戶達成合作,預計生產糯玉米40萬穗,帶動周邊至少70戶農戶就業增收。

“小”庭院撬動鄉村“大”振興。近年來,阿榮旗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推動以庭院經濟為主導的“短平快”產業高質量發展,把房前屋后“小庭院”打造成鄉村振興“致富園”。2023年,累計發放庭院經濟補助資金1776萬元,帶動6120戶貧困戶、監測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年,庭院經濟發展實現牲畜養殖2.3萬頭隻,甜玉米種植8930.93畝,中草藥種植擴大476.6畝。2021年以來,阿榮旗有20戶家庭被評為市級“美麗庭院”示范戶,1個村被評為“美麗庭院”示范村。

庭院雖小,作用不少。庭院經濟的不斷發展,讓阿榮旗實現了以家庭小美點綴鄉村大美,讓村民生活更富裕,環境更美好。(郭偉偉 趙晶晶)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