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爾沁區:設施農業“硒”引消費熱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特色。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豐田鎮萬家屯村,在近十五年暖棚蔬菜種植的基礎上,2022年在科爾沁區鄉村振興局扶持的項目資金的幫助下,擴建六十六棟春棚,春棚+暖棚不斷鑽研技術改良,培育富硒蔬菜,提升產業競爭力。
這兩天,豐田鎮萬家屯村的設施農業大棚格外熱鬧。自暖棚蔬菜開園以來,綠色無公害有機肥的豆角、黃瓜、茄子、辣椒、西紅柿、香瓜等產品深受各大商超的青睞。不少採摘游園的市民也前來圍觀,大家在種植戶的邀請下品嘗起了可直接蘸醬吃的線茄子。
種植戶林峰已經種植蔬菜大棚十余年了,去年他將家裡有二十座大棚都種植了富硒蔬菜。“現在平均一年可以盈利2萬元左右,比以前增加不少,而且不愁銷售,我們也省心。”林峰說。
然而今日紅火發展的萬家屯設施農業並非一蹴而成。兩年前也是這片設施農業園區,當時果蔬豐產了,銷售卻成了難題。后來村兩委和群眾經過反思總結,決定還是要在蔬菜種植的精、特、優上做文章,於是,村干部就帶頭引進富硒種植技術,將硒元素通過人工培育到大棚蔬菜中。一經宣傳推廣,不僅菜品價值提升了,還供不應求。
與萬家屯村合作的企業負責人艾強說:“我們給農戶免費提供富硒肥料,還有富硒技術,這樣農戶可以種出富硒的蔬菜和水果,也間接地增產增效,而且我們還會回購。”
企業提供技術和銷售、種植戶負責大棚管理、村兩委負責溝通協調,這是萬家屯村富硒蔬菜的新發展模式。自兩年前引進富硒蔬菜以來,農民積極學習新技術,成為大棚裡的新質生產力。
目前,萬家屯村擁有六十六棟春棚和一百七十八棟暖棚,六百畝園區全部用於種植富硒蔬菜,每座大棚平均收入近三萬元,間接帶動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務工年均三百人左右。近十余年來,萬家屯村始終堅持念好“菜富經”干出“好豐景”,隨著這兩年富硒蔬菜逐漸打開市場,萬家屯村蔬菜不僅銷往本地各大商超,還吸引了很多市民來採摘,同時還開通了線上銷售,這讓萬家屯村蔬菜產業打通了銷售難問題,迎來了市場新空間。
“設施農業佔全村百分之二十的收入比例,收入比較集中,這個大棚還解決了老百姓的就業問題,下一步我們還要逐步打造富硒、生態、綠色的食品,提升農副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咱們村的農民增收致富。”豐田鎮萬家屯村黨支部書記朱建軍說。(吳玲玲、滿達、王常城)
來源:科爾沁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