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爾沁區:方寸幸福填滿宜居城市 民族文化點亮萬家燈火

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見縫插針,近年來,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穩步推進城市微空間建設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城市街頭邊角、閑置地塊、道路節點等區域,規劃建設了一批又一批口袋公園,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可供市民“偷閑”的好去處,實實在在兜起了城市方寸間的幸福感。
溫和的春天總是能勾起人們外出游玩的欲望。在科爾沁區翠堤花園小區臨街的一處休閑綠地內,居民們三五成群吹著小風晒著太陽,或嘮家常、或健身體、或帶娃遛狗,儼然一幅歲月靜好圖景。這是2023年科爾沁區利用街角空地建設的口袋公園——平安園,平安園面積3682平米。公園中心是可供活動的圓形廣場,外圍還增設了休閑健身設施,臨街還有夜市,不管是採買、跳舞、遛彎,都很受附近居民喜歡。科爾沁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城市建設股工作人員王東偉說:“為增強市民的游園體驗,建設過程中除了增設多種健身器材、休息桌椅,硬化公園場地外,我們還結合本地的特色樹種,將常綠樹與落葉樹相結合、喬木與灌木綠籬結合,搭配了一些雕塑小品和景觀元素,提升了口袋公園綠地的層次感。”
據了解,2023年科爾沁區口袋公園建設工程共計9處地點,總建設面積約4.8萬平,其中硬化面積約1.3萬平,綠化面積約3.5萬平。在規劃設計階段,口袋公園的建設充分考慮了周圍居民的居住情況、交通情況、人文情況,尤其注重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融入口袋公園設計和建設過程,著力打造小而美、小而精、有顏值、有內涵的城市邊角空間景觀。“一共設立了23盞帶有‘民族團結一家親’‘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漢字和蒙古文的造型燈具,把民族團結精神融入住建領域,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王東偉說。
口袋公園講究一個靈活性,他們大多以“形狀各異”的面貌給人們留下第一印象。平安園因地處十字路口,造型以扇形或方形為主,而四季花城小區北側的在建口袋公園項目,整體布局呈“兩園一帶”,一條漫步道貫穿帶狀園區,又結合不同人群需求,設置了無障礙設施、特色組合桌椅、垃圾桶、等配套設施,提升了公園綠地品質和公共服務功能。“截至目前,2023年9處新增口袋公園,現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左右,剩余部分花草種植和地被鋪設正在緊張施工,預計於2024年6月上旬可以完成全部工程,面向市民開放。”王東偉說。
將“邊角空間”變為“休閑空間”,口袋公園猶如城市森林裡的世外桃源,激活了城市的活力也滿足著人們對高品質城市環境的期許。近年來,科爾沁區加快實現綠化空間網絡覆蓋,深入挖掘、合理布局,先后建設桃李園、桃花園、四季游園等多個口袋公園,不斷提檔升級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將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夢想照進了現實。科爾沁區市政園林發展管護中心口袋公園項目負責人 趙子亮說:“2024年,口袋公園建設項目原則上在科爾沁區建成區范圍內分布均勻,多點開花,選取十個口袋公園進行建設。新建4處,改造提升6處,總佔地面積約2.9萬平米,建設項目包含增加綠量的同時,新增廣場硬化鋪裝、建設甬道、園林小品等附屬設施,進一步完善公園綠地周圍的服務功能。”(永梅、王常城)
來源:科爾沁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