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草原文化

弘揚蒙古馬精神“三北精神” 再現白二爺沙壩治沙故事

大型晉劇現代戲《大漠春歸》首演

2024年05月10日08:4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我是含著眼淚看完這出戲的,非常震撼,它感動了我。”5月9日晚,一位走出內蒙古藝術劇院音樂廳的呼和浩特市觀眾告訴記者。

  當日,根據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白二爺沙壩治沙真實歷史改編的大型晉劇現代戲《大漠春歸》,在內蒙古藝術劇院音樂廳首演。

  翻開內蒙古防沙治沙歷史,在馳而不息的實踐過程中,內蒙古治沙人用青春和堅守,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接續奮斗,“沙漠建綠洲”“綠進沙退”的故事感人至深。

  《大漠春歸》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講述了在黨中央作出“在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建設防護林體系重大戰略決策”背景下,時任和林格爾縣縣長的雲福祥帶領當地群眾披星戴月、戰天斗地,將昔日黃沙漫漫、寸草不生的12萬畝沙地變成綠洲的故事。

  劇目歌頌了內蒙古治沙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弘揚蒙古馬精神與“三北精神”。

  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團副總經理劉鵬介紹,《大漠春歸》作為呼和浩特市年度重點文藝作品,由和林格爾縣委、政府與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資集團共同出品,呼和浩特市晉劇院主要創排。劇目創作特邀中國戲曲導演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著名戲劇(戲曲)導演藝術家郭小男擔綱導演,由呼和浩特市晉劇院新一代優秀青年演員擔綱主演。

  “《大漠春歸》創作聚焦北疆文化品牌打造,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生態文明故事,賡續首府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能級為目標。”和林格爾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凱宇說。

  “通過將北方傳統戲劇晉劇的鮮明風格和內蒙古獨特的自然人文元素相結合,同時還融合了馬頭琴音樂、現代舞台等藝術形式,最終形成了本劇的創作風格。”劉鵬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道,為了讓劇目更加好聽、好看,除了在形態、動作上與現實人物靠近外,該劇更注重實現與人物靈魂上的共通,以人的最基礎的現實需求來推進戲劇性創作,關注人物生存環境的嚴峻、艱難以及由此爆發出來的光芒,力求打造出嶄新的治沙楷模群像。

  該劇以傳統與創新相融合的藝術手段,為廣大觀眾呈現了一台題材宏大、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大型原創現代晉劇,謳歌了一段內蒙古治沙人用青春和熱血在茫茫荒漠譜寫的不朽傳奇。

  “《大漠春歸》這個劇本,我們精心打磨了一年多。期間邀請著名劇作家進行多次研討,又走訪了當年白二爺沙壩的親歷者,幾易其稿。”呼和浩特市晉劇院副院長梁孝平說,“晉劇院全體演職人員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奮戰,終將其搬上戲曲舞台,為的是更好地推廣和發展晉劇藝術,更好地講述內蒙古的故事。從《大漠春歸》的創作中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隻有堅持創作‘為人民服務、為時代謳歌’的作品,才能在廣大觀眾中產生強烈的共情共鳴。”

  “整部作品高立意、接地氣,舞台效果非常好,情節跌宕起伏,演員們表演精湛,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段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一位劉姓觀眾對記者說。

  “接下來我們將結合文化惠民演出,積極推動《大漠春歸》基層巡演工作,同時也將對該劇進行進一步打磨,在巡演歷練中不斷完善,使其成為呼和浩特市實施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一張亮麗名片。”梁孝平告訴記者。(記者 鄭學良)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