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弘揚勞模精神 勞動精神 工匠精神

火箭點火主刀手 匠心鑄就航天夢——記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洪海濤

2024年04月26日11:23 |
小字號

在閃耀的機床燈映照下,一排排身著“航天科工藍”的身影緊張而有序的忙碌著。機床轟鳴聲中鐵屑飛濺,一件件加工完成的零件整齊的擺放在產品托架上,宛如精神抖擻的士兵,整裝待發......

我們的主人公洪海濤,一如往日俯身在機床旁,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的緊盯著工件。正是他,2015年接受中央電視台《大國工匠》欄目組採訪和報道,代表航天一線普通職工,講述他們朴素而感人的奮斗故事,向全國人民展現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執著堅守與無私奉獻。

向陽生長 矢志不渝

洪海濤畢業后就進入紅崗公司工作,至今已經在固體火箭發動機生產線上工作了近三十年。他曾經讀過這樣一篇文章,寫的是1970年4月24日六院人歡慶將“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成功送入太空的故事。工人們在發動機出廠那天,像歡送自己的孩子一樣依依不舍,每個人都愛撫地摸了一下,心想:“這可是咱們中國工人的手印,說什麼也得上天,給中國工人階級爭口氣,給中國人爭口氣!”每讀到這兒,洪海濤就有一股熱血的沖動,就想一刻也不停地把手裡的產品干出來,為航天事業也獻上自己的“手印”。

在航天報國的道路上,洪海濤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用實干獻忠心,用苦干爭先鋒,終於在2003年通過黨組織的考驗,成為了一名中共預備黨員,這更加激發了洪海濤作標杆、當模范的前進動力。洪海濤決心干好每件產品,做好每項工作,立足崗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航天事業“搬好磚、砌好牆”。基於他的各種優秀表現,工作中的突出貢獻,於2021年成功當選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黨代表。

熟能生巧 勤能補拙

在《大國工匠》節目中,洪海濤展示的“車削鮮雞蛋”讓所有在場的人都贊嘆不已。這個絕活的難點在於鮮雞蛋的形狀不規則、蛋殼易碎,裝夾的力度不易掌握,完全靠手感。切削過程中鮮雞蛋內的薄膜稍有損傷就會破裂,致使蛋液流出。隻見他拿起雞蛋輕輕地裝卡在三爪上,抬起手柄啟動車床,左右手輪番進刀,雞蛋皮掉下來,雞蛋液點滴未漏,切下的蛋殼直徑大於20mm,整個過程堪稱完美。

這項絕技絕活的出現並不是因為洪海濤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有著背后的故事。在某重點型號火箭發動機生產中,他主要承擔火箭發動機點火裝置核心零部件保險機構的加工任務,整個工件隻有拳頭大小,結構十分復雜,特別是其間的點火孔僅黃豆粒大小,加工完成后要求與裝配面必須90%以上完全貼合,才能正常完成點火,是工藝人員和工人師傅們倍感"撓頭"的問題工件。

反復研究、努力吃透工藝文件后,洪海濤發現完成加工不但需要高精度的機床,還需要操作者有著敏銳的眼力和手感,超強的“走刀”穩定性與准確性。偶爾的靈光一現,家中的雞蛋成為他的目標。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從熟雞蛋到生雞蛋,從徒手裝夾到全包覆軟爪,從刀具設計到加工參數,無數次嘗試磨練手眼配合,洪海濤用自己的“笨功夫”,追求極致完美,達到“人機合一”,最終完美解決了這一加工技術難題,保証了火箭發動機點火裝置核心零部件保險機構的順利交付。

同時,洪海濤總結出的“五勤”工作法也為此廣為人知,即腿勤、嘴勤、腦勤、手勤、眼勤。他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勤奮可以練就好技能。因為突出的工作業績和高超的加工技藝,洪海濤被同事們親切的稱為“火箭點火主刀手”。

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

“干一行就要愛一行,謀一行就要鑽一行”。航天產品往往就代表著“高精尖”、高標准、高品質,隨著高新材料、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更新,作為一線操作人員,“動手”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動腦”的能力更加突顯出來。洪海濤自入職以來養成的工作韌勁和善於動腦、勇於鑽研的良好習慣,不斷幫助他開拓創新,始終引領在眾人前列。

某特殊結構型號火箭發動機燃燒室殼體屬於薄壁旋壓件,最薄處壁厚不到1mm,最厚處不到3mm,長徑比大於24:1,材料為超強合金鋼,車削加工時容易產生橢圓、變弧、波紋等不規則變形,造成產品超差報廢。洪海濤結合自己多年的機械加工經驗,經過研究分析和反復試驗,自創“三三旋轉找正法”並得到推廣使用,產品合格率大大提高,節約成本近40余萬元/年。

某型號火箭發動機封頭零部件工藝難點多,加工公差必須控制在0.016毫米以內,僅為頭發絲的四分之一,靠傳統方法加工合格率低、效率低。為了把這個活干得又快又好,洪海濤再次啃起圖紙,尋找問題突破口,不停地畫工裝,在腦子裡不斷模擬加工方案,像是魔怔了一樣。經過數個日夜地反復推敲和不斷嘗試,終於設計出了專用工裝,使產品一次合格率達到95%以上,生產效率翻了4倍。

某型號火箭發動機燃燒室殼體壁厚0.68mm,加工帶公差最小隻有0.03mm,一直是生產中的瓶頸和短線。洪海濤利用等直徑全包容軟爪的加工原理,進一步提高軟爪的制造精度,使工件夾緊力更加均勻一致,增加零件的剛性,避免裝夾變形,解決了切削加工中的變形問題。同時,設計制造了2套等尺寸粗車工裝,優化刀具角度、轉速、進給量等加工參數,進一步減少切削震動,提高加工精度,產品合格率從不足80%提高到100%,提高生產效率3倍以上。

在加工某型號特急生產任務鋁試片時,裝夾部位隻有2mm,傳統的“四爪找正”加工方法同軸度和平行度不穩定,斷續車削造成產品很容易變形,生產周期無法保証。洪海濤臨危受命,在短時間內設計“鑲嵌工裝法”,單件產品從裝夾、找正到車削、拆卸的整套加工時間,由原來的90分鐘縮短為現在的1分鐘,同時大大減輕勞動強度。

“把工作當樂趣,就會越干越有勁。自己跟自己較勁,不斷追求完美,才是真正的工匠。”當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思考與創新成為工作中的一種習慣時,許多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近年來,洪海濤自行設計制造工藝裝備10多種,解決了多項生產瓶頸問題。在鈦合金、超高強度鋼、不鏽鋼等材料的車削,以及在薄壁件、細長軸、特種螺紋、多頭蝸杆等加工難度大的零部件車削加工中摸索出了許多絕技絕活。

工匠精神 代代相傳

“我們的思想有多遠,我們的腳步才能走多遠。心在哪裡,擔當就在哪裡﹔擔當在哪裡,收獲就在哪裡!”這是洪海濤的師傅,把“東方紅”衛星送入太空的功勛“航一代”、集團公司首批特級技師劉孝義對洪海濤的諄諄教導,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他。

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多項榮譽加身,也有很多社會企業高薪聘請他加入。說不動心是假的,但他依然選擇留下來,因為他依戀著日夜陪伴的機床,熱愛著航天事業這片熱土。他要像師傅當年悉心培養自己那樣,努力做好“傳、幫、帶”,把技術技能傳承到下一代“航天人”的身上,讓工匠精神在航天戰線上薪火相傳。

多年來,洪海濤將加工經驗和技術技能手把手教給徒弟們,年輕職工隻要找到他,他都毫無保留的講解加工技巧、分享加工經驗,把精益求精、吃苦耐勞的精神傳承下去。他所帶的5個徒弟中,2名已經成為高級技師,2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其中1人今年獲推內蒙古自治區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甚至他的兒子也在長期的熏陶影響下,立志像他一樣報效祖國,為國爭光添彩!

他還利用社會活動機會,主動與各大院校建立聯系,傳授加工技術,宣揚航天精神、工匠精神。2018年,洪海濤被內蒙古機電學院聘為名譽教授並成立“洪海濤大國工匠工作室”,致力於車削加工技術研究應用和在校學生技能培訓,累計線下教授2000余人,線上教授5500余人,培訓學員在國家級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人、二等獎2人。很多優秀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加入航天事業,在樹立航天企業形象的同時,為企業后備人才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2022年4月27日參加了在深圳舉辦的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深刻學習領會總書記關於大國工匠和工匠精神的重要內涵——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

2022年7月24日,參加在包頭舉辦的“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時代”大國工匠進企業事跡宣講,並現場表演絕技絕活,在車床上車削生雞蛋,得到了一致好評,新華網線上觀看超過500萬人次。正如總書記在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上的賀信中指出廣大勞動群眾要勤學苦練,深入鑽研,勇於創新,敢為人先,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2年9月2日,洪海濤參加了在湖南長沙舉辦的首屆大國工匠論壇,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國工匠和工匠人才一同展現風採、分享經驗、切磋技藝、提升素質﹔9月29日,參加了在山東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舉辦的首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產業工人創新交流大會,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全力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培養造就更多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為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作為一名航天人,雖然遠離城市、默默無聞,但看到我們國家航天事業不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心中滿是光榮和自豪。我將繼續秉承工匠精神,為國家航天科技生產制造領域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新的征程上,洪海濤依然充滿韌勁、滿懷激情、努力前行!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