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全鏈條節糧減損 耕耘好“無形良田”

——內蒙古資源節約集約見行見效系列報道之四

2024年04月11日08:0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在興安盟,“分散儲糧”正在向“集中儲糧”轉變,2023年節損糧食約4億斤,相當於省出一個產糧大縣。在通遼,精深加工助力節糧減損,一粒玉米玩轉“72變”,除了做飼料、榨油外,還能變成蘇氨酸、亮氨酸、甘露糖、硬葡聚糖等120多種高附加值產品。內蒙古578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幫助農戶及時清理、及時烘干、及時銷售收獲的糧食,大幅減少了糧食損失。

  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要端穩“中國飯碗”,必須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增產與減損並行,耕耘好“無形良田”。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弘揚節約光榮風尚,推進全鏈條節糧減損,健全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挖掘糧食機收減損潛力,推廣散糧運輸和儲糧新型裝具。完善糧食適度加工標准。大力提倡健康飲食,健全部門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管體系,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國之根基在民,民之命脈在糧。內蒙古瞄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動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約減損取得實效,為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多措並舉,以珍惜之心面對一粥一飯

  夜幕降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升騰起濃濃的“煙火氣”。

  在一家餐飲酒店內,飯香扑鼻、佳肴滿桌。用餐完畢的顧客,正在服務員的幫助下打包剩菜。

  “我們積極提倡‘光盤行動’,提示顧客適量點餐、剩菜打包,還通過成本核算,讓每一道菜的量降下來,標准提上去,在保証消費者吃好的同時堅決不浪費。”呼和浩特市天賦盛宴餐飲酒店總經理劉宏說,“我們是宴會酒店,過去辦宴會,每桌的菜量大,顧客吃不完容易造成浪費。今年酒店嘗試把每桌菜的總量降一下,把花樣變得多一些,滿足消費者更多選擇。”

  “吃多少,點多少,光盤行動從我做起”“愛惜糧食,人人有責”“勤拿少取,杜絕浪費”……如今,在內蒙古大大小小的餐館裡,隨處可見節約糧食的宣傳標語,愛惜糧食成為“新食尚”,適量點餐、剩菜打包已經成為很多人外出聚餐的消費習慣。

  堅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近年來,內蒙古通過立標准、建制度,強監管、嚴執法,廣宣傳、重引導,分門別類制定措施,打出一套制止餐飲浪費“組合拳”,通過輿論引導、積極倡議等“軟引導”與壓實餐飲企業主體責任、規范食品經營行為等“硬約束”並重的方式,持續加強節約糧食、制止餐飲浪費工作。

  為了壓實平台責任,強化行業自律,市場監管部門向“美團”“餓了麼”等網絡訂餐平台及經營者倡議,倡導理性、綠色消費理念。指導落實制止餐飲浪費相關工作,鼓勵網絡訂餐平台上線多樣化的線上銷售外賣功能模塊,推出單人套餐或多人套餐等多品類外賣餐食供消費者選擇,引導消費者合理點餐。

  近日,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批准《學校食堂餐飲節約規范》《機關食堂餐飲節約規范》2項自治區地方標准制定項目快速立項,更好發揮標准支撐作用。這2項自治區地方標准,涵蓋學校、機關食堂餐飲節約的基本要求、過程控制、宣傳教育、監督與評價等內容,將實現餐飲節約效果可監測可評價。

  在社會各方共同努力下,新舉措正在強力剎住餐飲浪費行為。內蒙古還建立起“紅黑榜”機制,向社會公布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發現的正反典型,激勵各餐飲單位和消費者從自身做起,理性消費、杜絕浪費。截至目前,全區共發布“紅黑榜”4期,紅榜上榜餐飲單位516家,黑榜上榜餐飲單位288家。

  不棄微末,以科技力量守護一米一粟

  每年秋天,機收減損都會成為沃野上“搶糧奪豐收”的重要一環。

  在內蒙古重要的小麥產區巴彥淖爾市,去年秋收期間,提前組織各地做好機手培訓、機具准備和檢修等工作,確保農機具和機手以良好的狀態投入農業生產,充足的機械有效保障機械化收獲需求,小麥機收率達到100%。

  在去年秋收關鍵時期,赤峰市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意識,組織各級農牧部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對秋糧機收減損技術進行大力宣傳講解,使機手、農牧民充分掌握技術要點,確保秋糧機收損失率穩定在國家、自治區規定的范圍以內。

  減少糧食生產過程中的損失和浪費,是遏制食品浪費的第一道關。自治區農牧廳將主要糧油作物機收減損列為農機化重點工作,精准制定機收減損工作方案,大力開展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和安全生產宣貫,引導農戶和農機手因地制宜選擇收獲時機、適合機具和機收方式,千方百計減少損失。

  從加快農機具更新、減少機收損失到提供烘干服務、減少壞糧風險,再到推廣智能糧倉、降低儲糧損耗,節糧減損讓端牢中國飯碗更有底氣。

  每天早晨8點,赤峰市巴林右旗城鎮糧食儲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周麗芳都會准時對政策性糧承儲倉庫進行一次大“體檢”。周麗芳大約會花上一個半小時來通過信息化監管平台和實地巡檢,查看糧食溫度、倉房濕度及糧情是否異常。

  “我們嚴格執行‘每日巡查、每周測查、每月檢查,危險糧天天查和風雨雪天隨時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糧食安全儲存。”周麗芳告訴記者。

  巴林右旗城鎮糧食儲備有限公司是自治區認定的政策性糧食儲備企業,承擔著國家、地方儲備糧承儲任務。在周麗芳身后是形似集裝箱的12棟標准化平房倉,每棟長45米,一棟棟整齊排列,總倉容可達6.5萬噸。

  科技支撐,讓糧倉越來越“智慧”。據了解,通過推進倉儲設施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的升級換代,內蒙古倉儲設施標准化、技術裝備現代化、儲糧管理規范化水平穩步提升。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讓節約成為另一種方式的“增產”。內蒙古積極推動糧食生產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型,有效提高節糧減損能力,著力耕好節糧減損這塊“無形良田”。(記者 韓雪茹 李國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