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經濟

推動設施農業大發展,內蒙古怎麼做?

2024年03月25日09:0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促進設施農業大發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為此,春節過后,內蒙古公開印發《關於支持設施農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內政辦發【2024】4號文件之一,下稱《措施》),努力實現到2026年推動全區設施農業面積增加到280萬畝以上,到2030年構建起區域布局更加合理、科技裝備顯著改善、發展質量與效益和競爭力不斷增強的現代設施農業新格局。

  結合自治區實際,《措施》主要確定了6項內容。

  支持設施農業規模化發展——對城市周邊“菜籃子”基地和設施農業發展優勢區,採取先建后補方式支持規模化發展,新建普通日光溫室500畝以上、塑料冷棚1000畝以上、單體智能溫室50畝以上以及集中連片改造普通日光溫室1000畝以上,按照新建普通日光溫室每畝2萬元、塑料冷棚每畝2000元、智能溫室每平方米100元、改造提升普通日光溫室每畝1萬元的標准,對建設主體給予補貼﹔對新建或擴建1000畝以上且集中連片面積達1萬畝以上的設施農業園區所在旗縣(市、區),每個獎勵500萬元,每增加2000畝,再獎勵100萬元,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鼓勵全產業鏈發展,獎勵資金重點用於設施農業擴大規模、提升改造及補齊育苗、智能化控制、加工倉儲、冷鏈物流、專業市場等產業鏈短板,提高蔬菜供應率。

  推進農業設施產權融資——在全區范圍推行農業設施確權登記頒証,提高頒証精准度和覆蓋面,推進金融機構以農業設施物權証、經營權証等創新開展抵押貸款業務。

  創新金融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現代設施農業項目貸款實施貼息支持,在已有貼息政策基礎上,自治區各級財政再貼息10%—20%,中央和自治區財政累計貼息不高於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90%且不超過3%貸款利率(實際利率低於LPR的按實際利率計算)﹔設施農業貸款擔保費率不高於1%﹔擴大設施農業保險參保范圍,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實行保險全覆蓋等。

  加強設施農業科技創新——加大設施農業科技項目支持力度,開展水肥一體化、環境智能管理和戈壁設施農業、老舊溫室改造提升等新模式、新技術創新及引進推廣﹔依托科研單位或企業成立設施農業研究院,引進區內外設施農業領域高層次科技人才,加大設施農業本土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將更多設施農業機械化裝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等。

  大力發展庭院經濟——鼓勵農民利用房前屋后等閑置院落空間,因地制宜發展設施種植以及設施化集中的家庭工廠、手工作坊、特色文創產品園。全區按東、中、西分布,每年擇優遴選150個整村發展庭院經濟示范村,以整村或整鄉為單位,按照項目管理申報扶持資金,支持發展特色種植、休閑旅游、電商服務、生產生活服務等多類型庭院經濟。

  推動設施農業多元化發展——針對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市場需求,支持區域設施特色產業發展,鼓勵發展設施花卉、瓜果、藥材、苗木、食用菌等高附加值特色產業﹔支持設施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高效栽培、水肥一體、統防統治等標准化社會化服務。

  另外,《措施》提出,土地出讓收入、土地指標交易收入、科技投入資金等優先支持設施農業項目﹔支持有條件的戈壁、荒漠、鹽鹼荒地等區域發展設施農業﹔在“以水定地”前提下,保障設施農業用水﹔設施農業生產用電實行農業用電政策﹔支持設施農業綠色循環發展,鼓勵利用光伏發電增溫補光,充分利用地熱和工業廢熱、廢氣(二氧化碳)等服務於設施農業生產。

  《措施》提出,全區各地要嚴格履行“菜籃子”市長責任制,積極發展設施農業,涉及的專項支持資金一律按“先建后補、分級負擔、據實補助、滾動實施”的方式撥付﹔各牽頭部門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明確相關標准、申報程序、建設內容等。

  推動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是功在當代、利在后世的大事。能否將好事辦好?內蒙古正在以生動實踐作答!(記者 楊帆)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