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院長路戰遠——

讓貧瘠土地釋放更大潛力(講述·弘揚科學家精神)

本報記者 吳 勇
2024年03月21日09: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路戰遠在操作實驗儀器。
  本報記者 吳 勇攝

  人物小傳

  路戰遠:1964年生,內蒙古寧城人,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院長、內蒙古大學和河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從事土壤耕作與作物栽培等方面研究工作,在我國農牧交錯區農田生態保育和保護性耕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開創性研究成果。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國際國內專利授權117件,2019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走進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院長路戰遠的辦公室,最引人注意的不是書本資料和榮譽証書,而是散落在桌面上的泥土和秸稈樣本。“可別小瞧這些‘土裡土氣’的東西,這是我們團隊攻克保護性耕作難題的關鍵。”路戰遠說。

  “巧妙利用這些秸稈,可以實現對貧瘠耕地的改造。越是條件艱苦的地方,改造后的潛力就越大。”工作39年,路戰遠長期堅守生產一線,在內蒙古農牧交錯區的貧瘠土地上,設計推廣適合當地的保護性耕作技術,讓這片土地展現出新的生命力。

  “農業科研出成果慢,這是一場考驗責任心、耐力、毅力與奉獻精神的長跑”

  北方農牧交錯區是我國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生態安全屏障,其中超過70%位於內蒙古自治區。20多年前,在旱情和大風的影響下,這一地帶土壤沙化嚴重,沙塵暴屢屢襲來,耕地退化問題嚴峻。

  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在生態環境脆弱、自然條件多變的農牧交錯區,探尋一條保護性耕作的路,無疑是一場攻堅戰。不少人一想到在風沙裡摸爬滾打卻不一定能出成果,事兒還沒開頭就打了退堂鼓。

  “我想去試試,一旦有所突破,受益的是農牧民。”明知困難重重,路戰遠卻義無反顧。他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現實條件,依照規范化、系統化的工作流程,設計了一套周密的計劃。

  從事農牧交錯區研究的20多年間,路戰遠平均每年有100多天奮戰在一線。光照、地面溫度、風力和風蝕量……隻要下鄉,路戰遠和團隊成員每天都是天還沒亮就手拿記錄本趕到現場,經常一忙就是一整天。“眼前的土地一望無際,隊員們會對著空曠的地方大喊幾聲,釋放壓力。”團隊成員、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副研究員王建國坦陳這背后的艱辛。

  春天,冒著沙塵在田間和農民共同耕作﹔夏日,頂著酷暑調查土壤與作物生長情況。“有時候工作到很晚,索性就住在農戶家,團隊成員與農戶建立了深厚感情。”路戰遠說,“農業科研出成果慢,這是一場考驗責任心、耐力、毅力與奉獻精神的長跑。”

  經過不懈努力,關鍵技術指標日漸明晰,防蝕保墒、雜草防控、耕地保育、豐產增效等一系列技術體系逐步建立,團隊成功揭示了268種農田雜草的發生和危害模式,填補了農牧交錯區雜草防控研究領域的空白。其中,團隊提出的雜草綜合防控技術體系,將雜草防除率提高20%以上﹔免耕播種技術確保了作物苗期的均勻強壯﹔免耕少耕的農田不再受雜草侵擾……憑借這些貢獻,路戰遠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並獲得省部級科技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獲得國際國內專利授權117件,2019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保護耕地資源的同時,更為生態環境構筑堅固的防線”

  “農田不用年年翻耕了,秸稈一覆蓋,風起不卷沙。”路戰遠簡單概括他和團隊試驗研究的“春耕不翻土、秋收后秸稈留田”做法。起初,這種模式遭到了一些農民的抵制,說他這是“懶漢種田”。“那些年,農技推廣很困難。”路戰遠回憶。

  為推廣新技術,路戰遠帶著團隊,一家一戶上門做工作,耐心講解保護性耕作新技術。“傳統的翻地耕作會打亂土壤結構,增加土壤侵蝕,導致水分流失。實施秸稈覆蓋,採用不翻地或少翻地的方法,可以有效保護土壤結構,提高水分保持能力。讓土地得到‘休養’的同時,又減輕了人們勞作的重負,何樂而不為?”路戰遠進一步解釋說,採用新技術耕地,並不會影響農作物產量。

  路戰遠明白,農業科研的最終目的是轉化為生產力,單靠一個人、一個團隊挨家挨戶推廣,效果十分有限。2011年,他連同團隊成員籌集資金近40萬元,編輯出版印制了《保護性耕作技術·蒙漢對照》科普畫冊17萬冊,免費分發給農牧民,極大推動了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普及推廣。

  2017年春季,呼倫貝爾地區經歷了一場大風,傳統翻耕地面被沙石覆蓋,採用了新技術的耕地,因黑土層實施秸稈覆蓋,土壤中秸稈、根系等腐爛后形成有機質,積累了一層厚實的肥沃土壤,這更堅定了路戰遠推廣技術的決心。“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要再快一些,保護耕地資源的同時,更為生態環境構筑堅固的防線。”他說。

  截至目前,在路戰遠的推動下,相關技術成果在內蒙古及其他生態環境類似的省份得到廣泛推廣,累計應用面積超過了2.4億畝,對減緩農牧交錯區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保護與改善生態環境,以及增加農業產量、提高農民收入等,有著重要意義。

  “為了讓農牧民能夠在土地上獲得更多收成,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這不是我個人的成績,而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談到這些年取得的成績,路戰遠總是把團隊挂在嘴邊。

  1985年,路戰遠剛參加工作時,在內蒙古農業學校(現內蒙古農業大學)的試驗田裡做管理員,后來成為教師、農牧科技研究員、農業專家,一路走來,他對團隊建設、青年人才培養有著特殊的情結。

  路戰遠對團隊的要求嚴格而明確:必須確保每一項數據都有確鑿的來源﹔每項科技成果在推出前,都需經過小組討論、團隊研討,並征詢國內其他專家的意見,反復驗証其准確性﹔每接手一個項目,都應實現“標本兼治”,系統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嚴謹的科研態度,推動團隊做出一項項高質量成果、解決了一個個實際問題。

  除了給團隊提出要求,路戰遠和大家的相處也不乏朋友間的親密。在團隊成員遇到困難時,路戰遠會毫不猶豫伸出援手。

  “路老師個人出資,幫助減免家庭困難學生的學費。他還制定了科研成果獎勵機制,鼓勵學生們投身科研,努力產出高質量論文、著作、專利等成果,已累計提供資金超過200萬元。”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張向前曾經是路戰遠的學生,如今,他每年有超過200天身處田間地頭,開展實地實驗。

  在路戰遠的帶領下,團隊走出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內蒙古草原英才等20余人,培養了碩士、博士研究生38人,團隊獲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創新團隊、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等多項榮譽稱號。

  “我今年已經60歲了,但我感覺自己的事業才剛剛起步。”路戰遠說,“為了讓農牧民能夠在土地上獲得更多收成,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記者手記

  躬耕田野  執著探索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路戰遠堅定的眼神裡,透著對土地的敬畏與熱愛,這是他對科研工作無限執著的動力所在。

  科研攻關是對知識的不懈探索,也是社會責任和人文關懷的體現。面對貧瘠的耕地,路戰遠仍然能看到其中蘊藏的巨大潛力。近40年,他的身影穿行在風沙之間,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希望。

  在路戰遠的帶領下,團隊的每一項科研成果,都在為改善農牧民生活和推動農業發展提供助力,未來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科研工作者投身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1日 06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