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區校騰飛協奏曲 書寫科技合作新篇章
北臨火車東站,東望白塔機場,在呼和浩特市的東部創新區,一家新型研發機構——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及其打造的上海交通大學呼和浩特科技創新中心悄然坐落。在這裡,一條條交通大動脈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為構筑科創資源匯聚的創新生態圈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也預示著它肩負的不平凡使命。
研究院作為自治區與上海交通大學開展科技合作的實體創新平台,自 2020年落戶以來,積極落實“科技興蒙”行動,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目標,面向應用基礎研究、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奮力打造一流新型研發機構,不斷探索合作新機制與新模式,將校地合作觸角延伸向全區,為區域產業發展打通“交通”脈絡。
共建校企合作平台21個,開展合作項目137項,67項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孵化或引進企業112家......砥礪四載,碩果累累,一批批重大成果競相涌現,一個個合作創新平台相繼落地,產學研深度融合與科技賦能產業在這裡快速崛起,助力內蒙古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上海交通大學呼和浩特科技創新中心
聚焦產業發展強勢發力
加快布局落子創新平台
在烏蘭察布豐川循環經濟開發區豐鎮產業園氟材料聯合研發中心內,科研人員正加緊開發多種PVDF新材料。
“氟聚合物比一般聚合物有多種優勢性能、在多個關鍵核心領域有重要應用。而PVDF是氟聚合物第二大產品,現在已經成為行業內不可取代的關鍵化工新材料。”內蒙古三愛富萬豪氟化工有限公司杜麗君博士介紹,2023年企業與上海交通大學、研究院合作並共建氟材料聯合研發中心,並在研究院支持下正在開發新型PVDF涂層材料,該材料具有涂層不開裂、低溫成膜等優異特性,在光伏產品領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內蒙古三愛富萬豪氟化工生產基地
上海交通大學副研究員金鑫表示,目前團隊依托氟材料聯合研發中心,針對新型電池體系等領域與企業聯合開展科研攻關,提前開發新型含氟聚合物,進行產業布局,在核心原料端保障新產業落地,助力自治區氟化工產品進一步提高工業附加值和行業競爭力。
搭建平台,協同創新。這是研究院深耕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向全區輻射創新平台,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生動實踐。
眾木成林,眾行致遠。截至目前,研究院與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呼倫貝爾市等6個盟市政府建立協同創新中心,共建各類“新型研發機構”“聯合研發中心”“聯合工程中心”“創新中心”等21家,協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技術研究,以創新激發產業高質量發展效能。
“緊扣內蒙古產業鏈,將地區資源、產業優勢與高校科技、人才優勢緊密結合,積極匯聚創新要素,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研究院執行院長董樊麗說,各地區創新平台的推進建設,有效帶動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研究院將深化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激活區域發展新動能。
發揮新型研發機構優勢
成果落地轉化按下“加速鍵”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應用日益廣泛,極大提高醫療行業的效率和質量,為患者、醫生帶來更多便利福利。
去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影像醫學科柴軍教授帶領團隊成功完成首例人工智能手術導航機器人聯合CT引導肺結節經皮活檢術,引起業內外廣泛關注。
“常規開展CT引導下穿刺活檢,術中需要多次CT掃描,穿刺時間較長並輻射劑量較大。”柴軍介紹,他們利用上海交通大學顧力栩教授團隊科技成果,實現了在人工智能引導下對肺結節穿刺一針到位,減少了掃描次數及輻射劑量,降低了出血、氣胸等並發症的發生率,同時提高了醫生操作的安全性、准確性、便捷性。
“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肺結節早診早治中心”揭牌
2023年,顧力栩教授團隊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合作,依托“肺結節精准診療手術機器人”,建立自治區首個肺結節癌症早診早診中心,在華北地區率先開展肺結節暨肺癌的早篩、早診和微創治療,帶動創新臨床技術的層級推廣,已成功實施臨床試驗10余例。標志著我區肺結節進行活檢、消融、粒子治療等經皮微創治療技術邁入智能化時代。
加速成果落地轉化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環節。
研究院聚焦內蒙古所需,充分發揮自身所能,將先進科技力量與產業需求交織碰撞,通過“科技互動驛站”“伙伴研究組”“咨詢顧問”等多元化方式,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研究院累計與300余家區內企業在產業、科技、人才等方面廣泛開展技術交流、創新合作,開展行業共性技術研發和關鍵技術攻關79項,實施合作項目137項,實現67項科研成果轉化應用。促成超高純氧化鋁、稀土氧化鋯結構功能材料、風機葉片綠色回收、內蒙古特色谷糠高值化利用等一大批中試產業化項目落地建設,有力促進內蒙古產業轉型和創新發展。
厚植豐沃科技創新土壤
激發創新發展無限潛能
作為北京冬奧會后舉辦的全國冬季項目綜合性體育賽事,“十四冬”是歷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中規模最大、項目最多、標准最高的一屆。這場宏大冰雪運動盛宴背后,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科技的力量。
奇安信集團“十四冬”網絡安全保障遠程指揮中心
“網絡直播已經成為用戶觀看體育賽事最重要的渠道,我們為自治區承辦的‘十四冬’賽事活動提供網絡安全保障,實現了大會賽事網絡安全保障零事故。”奇安信網神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趙曉說。
董樊麗介紹,內蒙古作為國家“東數西算”重要樞紐節點,網絡安全關乎國計民生。2022年研究院引進奇安信,雙方在網絡安全領域共建自治區首個“網絡空間安全實驗室”,並與自治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廣泛開展合作,形成科技創新力量,筑牢網絡安全屏障。
近年來,研究院通過加強上海交大呼和浩特科創中心的“總部經濟+研發中心”、上海交大包頭新材料產業園的“中試生產基地”、相關盟市政府和企業的上海“科創飛地”三個載體建設,構建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助力企業孵化,增強企業創新能力。
數據最有說服力,如今越來越多企業在這裡孵化成長、發展蛻變。目前,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學呼和浩特科技創新中心累計孵化及引入企業52家,涵蓋網絡安全、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智慧農牧等領域,據統計,2023年引入和孵化企業產值近3億元。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新材料產業園中試生產的7個項目產值超過7000萬元,累計孵化引入企業60家。在上海交大主校區周邊,一批來自內蒙古的科創飛地正在加速布局,研究院引入鄂爾多斯電冶集團、內蒙古三愛富公司等4家企業建立了上海研發中心,與赤峰市科技局合作設立了上海人才飛地辦公室。
研究院以實踐証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未來研究院將繼續肩負使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優勢創新資源向內蒙古集聚,助力科技“突圍”工程,深度融入“蒙科聚”創新驅動平台,不斷擴大合作范圍,奏響校地騰飛協奏曲,書寫科技合作新篇章,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一域十二城 一曲黃水謠
- 新媒體閱讀 請掃二維碼 黃河蜿蜒,流經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成九曲環繞之勢,臨空俯瞰,美不勝收。 與此相映成輝的是,秦、魏兩段古老長城,橫亙在准格爾旗的山脊上,雖然經過歲月磨礪,但是蘊含的精神卻歷久彌新。…
- 內蒙古關於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和三大標志性戰役推進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的令
- 2024年,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七次全會部署,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和三大標志性戰役,高質量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1500萬畝,加快推進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建設,新增新能源裝機1320萬千瓦、配套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230萬畝,努力構筑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和生態安全屏障,以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回報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內蒙古的關懷厚愛。 一、提高認識,壓實責任。…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