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草原文化

揭秘恐龍“巨無霸”

2024年03月19日09:0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查干諾爾龍屬蜥腳龍類。蜥腳類恐龍是最大的陸生動物,它們腦袋小,尾巴、脖子很長,四肢如大象腿一般強壯,以植物為食。

查干諾爾龍股骨 化石 高1.8米

查干諾爾龍復原圖。這類恐龍最早出現在南非晚三疊紀地層中,並於三疊紀晚期和侏羅紀早期開始蔓延,繁盛於侏羅紀中期至白堊紀早期。

白堊紀早期生態復原畫

精彩講解掃碼閱讀

在內蒙古博物院遠古世界展廳的中央天井中,陳列著該院的鎮館之寶——查干諾爾龍骨架。它腳下是高逾6米、面積約150平方米的巨型台座,頂棚是巨幅噴涂的藍天白雲背景,空中懸挂著4件翼龍復原雕塑模型,與天井四周的展示項目遙相呼應。進入該展區的觀眾,無不被查干諾爾龍龐大的骨架震撼,於是,這裡便成為博物院最聚人氣的拍照留念區。

查干諾爾龍因化石發現地點而得名。1983年初冬的一天,一個面色紅潤的中年漢子氣喘吁吁地來到內蒙古博物館(現內蒙古博物院)文物保護管理部,用生硬的漢語夾著蒙古語激動地說:“我看到一條幾百米長的巨龍的脊梁骨躺在山坡上。”工作人員經過仔細詢問得知,中年漢子是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的牧民,放牧時在查干諾爾鹼礦一帶發現了棕紅色的巨大骨骼。

1985年,內蒙古博物館的古生物學者李榮等人在查干諾爾鹼礦附近經過勘察、測量、發掘,在距今1億2000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早期砂質泥岩層中發現了1具大型恐龍的骨骼化石,由於礦物質的填充,呈棕紅色,質地十分堅硬。發掘出的化石主要有頭骨后部、牙床、牙齒、部分頸椎、大部分背椎和尾椎、完好的四肢骨、肩胛骨等。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著名恐龍專家董枝明先生研究鑒定,這是一具從未發現過的巨大恐龍化石,屬蜥腳龍類,圓頂龍科中的新屬種,命名為“查干諾爾龍”。

1987年8月1日,查干諾爾龍成功完成了復原裝架,差不多有四層樓房那麼高。為了更好地展現查干諾爾龍,2018年,內蒙古博物院遠古世界展廳升級改造,該院運用高科技技術讓查干諾爾龍“長出”內臟、肌肉和皮膚,真實地呈現出查干諾爾龍的生活狀態,重塑其生存的中生代熱帶、亞熱帶叢林環境。

查干諾爾龍屬蜥腳龍類。蜥腳類恐龍是最大的陸生動物,它們腦袋小,尾巴、脖子很長,四肢如大象腿一般強壯,以植物為食。這類恐龍最早出現在南非晚三疊紀地層中,並於三疊紀晚期和侏羅紀早期開始蔓延,繁盛於侏羅紀中期至白堊紀早期。三疊紀是公元前2.5億年至公元前2億年的一個地質時代,它位於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標志。

原始的蜥腳類恐龍體態小巧輕盈,后期則不斷進化成史上空前的龐然大物。在恐龍進化過程中,巨型化是一個相對普遍的現象。恐龍的三大類群——植食性的蜥腳類和鳥臀類、肉食性的獸腳類在進化中均出現了巨型代表,其中蜥腳類恐龍更是進化出了地球歷史上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大型蜥腳類恐龍在體型增大的同時,全身的組織器官、身體結構和生理特點,也相應進行了一系列為適應身材大型化的配套進化,這一切變化來源於自然環境對生物提出的挑戰,生物為了更好地生存而不斷進化。

查干諾爾龍和其他大型蜥腳類恐龍一樣,具有許多獨特的生物特征:長脖子,擴大攝食范圍,在無需移動身體的情況下能自如擷取食物﹔小頭,牙齒僅執行簡單的剪切、夾鉗、撕剝動作,向口中採集植物,頭部無需附著強壯肌肉,頭骨向輕小化發展,減輕脖頸負擔﹔鳥式呼吸,與哺乳動物的潮汐式呼吸不同,鳥類的呼吸是單向的,且擁有復雜的肺泡系統,呼吸頻率遠高於前者,蜥腳類恐龍的頸部也有相同的氣囊結構,在高效呼吸的同時,進一步減輕脖頸的重量﹔更高的基本新陳代謝率,蜥腳類恐龍的新陳代謝很快,生長速度驚人,使它們可以快速地獲得龐大體型,減少掠食性動物對其生存的威脅﹔卵生,對於哺乳動物而言,體型越大,繁殖速度越慢,后代就越少,例如大象,每4年才產1至2頭幼崽,而在同一時間段,蜥腳類恐龍卻可以下數百顆蛋,在面臨危機時,相比大型哺乳動物,蜥腳類恐龍具有更快速地恢復種群數量的潛力。

查干諾爾龍化石是研究恐龍家族系統演化、分布范圍、適應特性、確定地質年代、揭開地球變遷奧秘,再現古地理、氣候、生態環境等方面珍貴的實物資料。(記者 高玉璞 通訊員 張建升 楊絮)

(本版圖片由內蒙古博物院提供)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