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二連浩特

斯琴:北疆國門下的“鏗鏘玫瑰”

2024年03月08日15:12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圖1:2024年3月7日,斯琴為出入境旅客提供通關咨詢。

斯琴為出入境旅客提供通關咨詢。郭鵬杰攝

在我國對蒙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二連浩特,有一座象征著中蒙兩國友誼的七彩虹橋,虹橋下就是二連浩特公路口岸旅檢大廳,在這裡經常能看到一位臉上挂著微笑,熱情服務中外旅客的女警官,她就是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三隊副隊長斯琴。從警17年來,她真誠服務出入境旅客,用青春和熱血守護著口岸的安全穩定。因工作成績突出,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1次,被國家移民管理局表彰為“全國移民管理機構成績突出女民警”。

業務培訓的“總教官”

斯琴正在進行証件研究。郭鵬杰攝

斯琴正在進行証件研究。郭鵬杰攝

業務培訓“總教官”、邊檢業務“萬事通”,提起斯琴,同事們對她的印象是全站的“業務大拿”。

“業務學習沒有捷徑,隻有日積月累,才能厚積薄發。”入警之初,斯琴就給自己制定了明確的目標:把邊檢業務學深學透,用手中的驗訖章為祖國守好國門。

為了迅速提升業務水平,斯琴主動拜師學藝,白天跟著教員學理論,晚上到多媒體教室練習上機﹔現場跟班實習時,遇到不理解的難點就記錄在筆記本上,利用休息時間查閱邊檢相關法律政策﹔主動翻查近年來全站查獲的案事件,利用收繳的偽假証件,逐一對比學習。

短短幾個月,斯琴就整理出厚厚的一摞筆記,記錄下了各類証件鑒別和防偽技術要點,好學勤思的斯琴很快就嶄露頭角,從一名邊檢“小白”成長為証研“大咖”。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了更好帶徒育人,斯琴通過自學考取了法律職業資格証書。在她的感召影響下,該站先后有7人獲得法律職業資格証書,6人考取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逐漸成熟。

一支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斯琴深知打造專業、一流人才隊伍的重要性,她把提升全站民警能力素質,作為隊伍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積極與北京、上海、深圳和廈門總站溝通對接,共同搭建起4總站區外高級教員培訓平台,與區內14個兄弟單位構建起邊檢業務交流渠道,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業務學習交流30余次,錄制培訓課程32課時,為總站和兄弟單位民警授課10余次,為一線檢查員源源不斷輸送“養分”,助力民警業務綜合素質提升。

外貿企業的“娘家人”

斯琴和同事探討最新証研動態。郭鵬杰攝

斯琴和同事探討最新証研動態。郭鵬杰攝

“去年公司進出口貨運量能再創新高,離不開邊檢站的大力支持,你們就是我們企業的‘娘家人’!”1月31日,二連鑫晟泰公司負責人將一面寫有“心系企業解憂難,國門衛士顯擔當”的錦旗送到了斯琴手中。

二連浩特口岸是我國對蒙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進出口企業多、類型廣,在口岸通關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問題,斯琴把企業的“難處”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通關時效是每個外貿企業都關心的問題,我們要營造一流的口岸營商環境,讓企業在通關過程中感到家的溫暖。”在“規范口岸通關秩序,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專項活動部署會上,斯琴的講話擲地有聲。

她牽頭成立“企業娘家人”活動小組,走訪進出口企業,開展助企紓困專題調研,召開“開門納諫、服務解難”警企交流座談會,與重點企業建立“點對點”聯絡機制,暢通問題和意見收集渠道,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企業咨詢、建議平台,及時掌握企業訴求。

二連浩特昊罡果蔬糧油進出口園區有限公司主營果蔬糧油出口業務,由於有易腐特性,果蔬生鮮出口對通關速度要求很高,如果查檢時間長,或多次裝卸,都不利於保証果蔬品質,直接影響企業效益。

斯琴在細致調研分析的基礎上,聯合口岸聯檢單位建立“中蒙農產品綠色通道”,設置專人專崗為企業提供通關服務,對運輸果蔬的車輛做到“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確保果蔬車輛通關零等待,查驗零延時。

“高效順暢的通關環境給了我們擴大出口業務的底氣,我們將持續拓展海外業務,讓更多的新鮮果蔬走出國門。”二連浩特昊罡果蔬糧油進出口園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志剛充滿信心地說。

“我們公司從事活羊進口業務,裝車時間不確定,有時候車輛到口岸較晚,邊檢站專門為我們延長通關時間,我們做外貿企業的真的很感動!”提起邊檢站優質高效的通關服務,北京英菲蒂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二連浩特分公司總經理鄭敏贊不絕口。

斯琴還帶頭研究制定預約快捷通關、專區候檢引導、車體智能查驗、延時通關驗放等舉措,口岸通關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23年,二連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員、交通工具分別同比增長1196%和164%,口岸總過貨量達1900多萬噸。

孩子眼中的“不稱職媽媽”

斯琴的父親是一名有著25年軍齡的老兵,斯琴從小在軍營中聽著父輩守邊防的故事長大。

“小時候父親經常不在家,幾個月都見不到一次,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就覺得軍人特別的神聖,對部隊充滿憧憬。”2007年,大學畢業的斯琴“女承父業”來到內蒙古二連浩特市,用自己的青春繼續守護著父輩們戰斗過的地方。

2010年,斯琴和愛人組建了“雙軍人”家庭,兩人在祖國北疆寫下愛情宣言:邊關有我們青春的壯志和激揚澎湃的夢想,我願與你並肩前行,一同譜寫生命中最美的華章。

2019年,斯琴的愛人轉業到呼和浩特市工作,當時斯琴正在業務科擔任副科長,在執勤一線從早忙到晚,6歲的兒子隻能隨丈夫到呼和浩特上學,一家人開始了聚少離多的兩地生活。

“我一年也回去不了幾趟,我的愛人又當爸,又當媽,根本沒有自己的業余時間,他是從我們單位轉業的,對我的工作也比較理解,給了我特別大的支持。”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愛人的理解和家人的支持,正是斯琴義無反顧投入工作的底氣。

“家長會一次沒去過,生病不在身邊,在孩子眼中,我應該是個不‘稱職的媽媽’。”作為母親不能照顧孩子,斯琴心中深感愧疚,但堅守在北疆國門下的斯琴從未有過一絲抱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時從未有過一次退縮。

她說:“國家賦予了我們為國把關的責任,作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就意味著責任和擔當,奉獻和犧牲,我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寫下無悔的青春華章。”(郭鵬杰)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