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推動就業形勢持續改善。
在人民網開展的2024年兩會調查中,“就業”是熱詞之一。今年全國兩會上,如何穩就業保民生,也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代表委員表示,要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不斷鞏固就業向好態勢。
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
“當前,我國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確保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穩定是抓好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委員說,學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充分了解畢業生就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幫扶工作。信思金委員建議,完善高校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機制,提高畢業生與就業崗位的匹配度。
跨省到輸出地洽談用工、包機包車接人到崗返崗……新春伊始,全國多地開展跨省勞務協作,推動務工人員就業訴求和企業用工需求精准對接。“跨區域信息共享和有組織勞務輸出機制不斷健全,有效緩解了企業招工和農民工就業難題。”汕頭超聲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黃貴鬆代表說。
江西省貴溪市樟坪畬族鄉黨委書記雷燕琴代表介紹,該鄉地處深山,近年來通過因地制宜發展香菇種植等特色產業,讓困難群眾在家門口安心就業、持續增收。雷燕琴代表建議,開展困難群眾就業援助活動,應做好信息摸底,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制訂“一人一策”援助計劃。
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
不斷穩定和擴大就業,才能促進勞動者增收致富,為實現共同富裕筑牢堅實基礎、創造良好條件。
企業發展有活力,吸納就業才更有動力。“拓寬就業渠道,首先要穩住企業這個‘基本盤’。”河北省邯鄲市科協主席、民建邯鄲市委副主委凌濤代表建議,用足用好就業補助資金,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擴崗支持力度。
碳排放管理員、大數據架構師、直播間布景師……當前,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主要內容的“三新”經濟衍生出許多新的就業增長點。北方工業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全明委員建議,強化各部門政策聯動和協同配合,積極完善相關產業政策,持續激發就業活力。
基層發展需要人才,也提供了廣闊就業空間。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徐睿霞委員表示,去年以來,內蒙古持續拓寬基層就業空間,挖掘基層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司法輔助等就業機會,組織實施“三支一扶”“社區民生基層服務計劃”“中小企業人才儲備計劃”等項目,共吸納1.35萬人就業。
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公共就業服務是促進就業的重要手段。
“做好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是適應就業發展形勢的重要舉措。”浙江省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葉苗代表表示,近年來,寧波市圍繞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目標,不斷健全覆蓋城鄉、可持續、均等化的公共就業創業基層服務體系,“我們將大力推進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建設,積極引導市場化社會化組織參與,推動構建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公共就業服務新格局。”
構建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要結合群眾就業需求變化,統籌解決“有沒有”和“好不好”的問題。“我們積極創新群眾穩崗就業服務工作舉措,按照用工需求精准培訓,為務工群眾提供就業咨詢、勞動維權、子女就學等服務。”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縣長楊凱代表建議,加快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鼓勵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等參與,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便利。
“就業大篷車”送崗下村,直播帶崗進行線上招聘……2024年“春風行動”已在全國開展,預計提供就業崗位3000萬個。“做好‘春風行動’就業服務工作,關鍵要提升供需匹配效率。”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重慶理工大學校長杜惠平委員建議加強民政、人社、市場監管等部門數據的深度互通,打造人力資源供需平台,對企業用工需求及勞動力市場供給信息進行分析匹配,持續推進供需精准對接。
(本報記者吳丹、李縱、王丹、張棖、竇瀚洋、李卓爾、趙夢陽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8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