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龍騰北疆慶盛世 紅紅火火鬧元宵

——全區各地歡度元宵佳節見聞

2024年02月25日09:2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賞花燈、吃元宵、猜燈謎、鬧社火……2月24日,又是一年元宵至,內蒙古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各族群眾在熱鬧紅火、喜慶祥和的氛圍中歡度元宵佳節。

在首府呼和浩特,喜聞樂見的非遺民俗表演、燈光秀、煙花秀、猜燈謎等活動吸引市民從四面八方涌來,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尤其是首次亮相的《又見昭君》及《花綻青城》《鳳起賽罕》三場不同主題的高空秀表演把國風、昭君、鳳凰等一系列傳統文化元素與科技相結合,令現場一片沸騰,大家既欣賞到難得一見的空中藝術盛宴,也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中商世界商場內,烏蘭牧騎為群眾獻上精彩的文藝表演,商場外“大鍋元宵宴全城”惠民活動,為廣大市民送上熱氣騰騰的元宵和節日祝福。

“咚咚鏘……”正月十五,伴隨著激越的鑼鼓聲,由烏海市6個街道辦事處組織的18支社火巡游隊伍身穿各色鮮艷服飾走上街頭。花車打頭,演出隊伍緊隨其后,各類社火表演輪番登場,鑼聲、鼓聲、歡呼聲匯成一片。當晚8時20分,該市元宵節“煙花大秀”在夜空絢麗綻放,整個燃放時間持續30分鐘,“龍騰鳳舞·喜樂元宵”“萬紫千紅·盛世烏海”“星辰大海·錦繡未來”三個篇章接連呈現,將烏海的夜色裝扮得絢麗多彩,也把當地的鬧元宵活動推向高潮。

鄂爾多斯市推出豐富多彩的非遺展演和民俗文化活動,讓群眾熱熱鬧鬧歡度佳節。在康鎮景區,來自全國9個省市的20多項非遺九州絕技、30多類民俗演出,深受群眾歡迎。在伊金霍洛旗郡王府廣場,9名身穿漢服服飾的舞者跟隨音樂翩翩起舞,吸引過往市民和游客紛紛駐足觀看。康巴什區青少年發展中心舉辦了第8屆新春游園會,通過科學實驗、互動游戲、民俗體驗等,讓孩子們在玩樂中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傳統佳節的喜慶氛圍。鄂爾多斯市文化館組織開展了“七彩花燈靚北疆 龍年主題花燈展”“北疆色彩描繪未來系列書畫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暢享“文化大餐”。

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陽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30余個家庭的孩子們歡聚一堂,聽中華民俗故事、猜龍形燈謎、做五彩花燈、包古法元宵。今年元宵節,該市各地借助“十四冬”在當地舉辦的有利時機,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動,活躍群眾節日文化生活。滿洲裡市的焰火晚會和秧歌展演,牙克石市的“燈耀林都,福潤萬家”元宵花燈會,扎蘭屯的“別樣元宵燈謎會,趣味競猜迎佳節”,鄂溫克族自治旗的“冬運精神匯聚團結力量”等活動精彩紛呈,呼倫貝爾古城沉浸式巡游和廟會,逛夜市、賞冰燈、猜燈謎、扭秧歌、文創非遺、舞龍舞獅、人偶互動,讓廣大群眾在游玩中感受“紅火鬧元宵 幸福中國年”的濃厚氛圍。

在錫林郭勒盟,“魅力北疆·幸福錫林”2024錫林浩特元宵節文旅系列活動在歡鬧聲中拉開帷幕,烏蘭牧騎表演、傳統鑼鼓、舞龍舞獅、秧歌等節目豐富多彩,看點十足。今年,錫林浩特市將傳統韻味和時尚元素融為一體,讓市民在“年趣·看元宵演出”“年俗·猜元宵燈謎”“年味·逛元宵集市”“年禮·抽元宵好禮”等眾多活動中品味非遺、民俗,感受傳承、享受快樂。

在通遼市科左中旗科爾沁社區,社區的小朋友們在志願者指導下制作花燈和猜燈謎,現場氣氛活躍,歡聲笑語不斷。科左中旗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融入節日文化當中,不斷增強傳統節日的吸引力、凝聚力。

在包頭市,歡騰的鑼鼓,靈動的獅子,翻騰的長龍,逗趣的秧歌……各色傳統民俗表演爭相上演,夜晚各式各樣的花燈璀璨迷人,營造出歡樂、祥和、健康、文明的節日氛圍。在中直路兩側,由一機集團32家單位展出的24組花燈,從“飛龍在天”到“萬象更新”,從“輝煌一機”到“一機風採”,從“龍鳳呈祥”到“錦繡中華”,猶如華美的樂章生動展現了企業發展壯大的輝煌歷程。北重集團精心制作的25組大型花燈,亮相兵工路與富強路、青山路交叉口,引得游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你看,我做的花燈漂亮吧!”“我跟媽媽配合制作的是小龍人花燈。”小朋友們圍坐在一起制作花燈,在歡聲笑語中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元宵節期間,興安盟各地舉辦滾冰節、“乘風破浪會有時 龍騰四海鬧元宵”無人機秀、“千燈萬福 喜樂元宵”燈會、“龍騰祥雲展福瑞·萬馬奔騰興北疆”正月正秧歌匯演、“正月十五鬧元宵 千家萬戶頌北疆”2024元宵節大型群眾聯歡晚會等20余項形式多樣的活動,套圈、制花燈、猜燈謎、服飾秀、煙花秀等近百種民俗活動紛紛登場,讓群眾在喜慶、熱鬧的氛圍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在阿拉善盟巴彥浩特鎮,來自盟舞蹈家協會、阿左旗烏蘭牧騎、巴潤別立鎮高蹺表演團隊、漫葡藝術團等團體的1200余名演職人員帶來了安塞腰鼓、馬頭琴串燒、舞龍舞獅等精彩紛呈的12個節目,贏得觀眾掌聲不斷。今年,阿拉善盟在節目編排、內容創作等方面做了精心籌備和策劃,將傳統文化元素和民族特色以及現代風格融入節目中,體現了濃郁的時代氣息。

在赤峰市寧城縣三座店元宵廟會,高蹺、秧歌、舞龍、旱船、花籃、三座店抬閣背閣等文體娛樂項目輪番上演,深受群眾的歡迎。三座店抬閣背閣2011年9月被列入自治區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集造型、雜技、彩扎、戲劇、音樂為一體,體現了高、難、險、美的特點。“今年的元宵節很熱鬧,人山人海,能夠看到流傳200多年的三座店抬閣背閣,感覺十分震撼,希望這項民間藝術能夠得到傳承和發揚,讓更多人看到這種表演。”觀眾張輝說。

在巴彥淖爾市盛大的元宵節社火表演現場,舞龍舞獅、威風鑼鼓、腰鼓、太極扇、廣場舞、踩高蹺、河套大秧歌等民俗表演輪番登場,火紅的秧歌扭出盛世的安康和對祖國的祝福,富裕起來的河套農牧民用優美的舞姿表達著喜悅的心情。該市各旗縣區還舉辦了“猜燈謎”活動,一串串大紅燈籠高高懸挂,一條條謎面一字排開,歡聲笑語中,一條條謎底紛紛被猜中,大家興奮地去兌換精美禮品,盡情享受其中的樂趣,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社火表演更加熱鬧,希望我們的日子像社火一樣紅紅火火,也祝願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烏拉特前旗西山咀鎮居民賀偉平興奮地說。

(綜合記者 皇甫秀玲 郝飚 布音額尼爾樂 李新軍 張璐 薛一群 格日勒圖 高敏娜 劉宏章 李雪瑤 薛來 報道)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