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福暖四季 龍騰九州

2024年02月08日09: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龍鳳玉璜。
  圖②:紅山文化玉豬龍。
  圖③:玉龍鳳佩。
  圖④:青花釉裡紅雲龍紋天球瓶。
  圖⑤:陶寺龍紋盤。
  圖⑥:重慶銅梁火龍表演。
  重慶市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
  圖⑦:唐代赤金走龍。

  從歷史上龍形象演變的過程,我們可以感知中華文化的魅力。農歷甲辰龍年來臨之際,讓我們跟隨文博專家的講述和記者的筆觸,追尋來龍去脈,心懷美好祝福,迎接春節到來!

  ——編  者  

  

  在考古遺址,與龍邂逅

  郭大順

  在考古遺址中,人們經常與遠古的龍邂逅。

  在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現的龍形石堆塑形成於距今8000年前后,是目前公認的最早的龍。這一人工堆塑的龍形象位於遺址中部,長19.7米,可分辨出頭、身、尾。因為擺塑在一條石脈上,石質的色澤和質地比較相近,猛一看,這條龍的形象並不突出,但它置身在聚落的中心,周圍是類似廣場的空間,頭尾緊鄰遺址最大的兩座房址,身體下方又指向遺址唯一的由10座墓葬組成的墓葬群,凸顯這一龍形堆塑的特殊性。

  距查海遺址西北部100多公裡的內蒙古敖漢旗小山遺址,屬於距今約6000年前的趙寶溝文化。在遺址中心房址,一件大型陶尊上有刻劃龍紋。這件陶尊紋飾的刻劃技法,用流暢的線條表現龍在天空遨游的狀態,以密集的網格紋表現龍體的不同層次﹔尤為特別的是,它的圖案布局顯示出由近而遠的透視效果。這些高超的技藝,都是在陶尊內外兩個曲度較大的腹面上完成。

  以擺塑技法成形的龍形象,在距今6000年前后相鄰各區域考古文化中多有發現。在敖漢旗的興隆溝遺址發現的豬首龍,是用陶片和石片擺塑彎曲的身體。在河南濮陽西水坡,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用貝殼擺塑的龍形象。在湖北黃梅縣焦墩遺址,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用河卵石擺塑的龍形象。最新的發現在江蘇南京高淳區薛城遺址,是以蜆殼堆塑的龍形象。

  距今5500年前后,龍題材十分發達,數量大、類型多、分布廣,龍的形象有定型化趨勢。

  玉雕龍是紅山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素,對后世影響較大。廣為人知的是牛河梁紅山文化的玉雕龍和女神廟的泥塑龍。

  紅山文化玉雕龍有兩類,一是C形玉龍,一是環體玉龍。C形玉龍至今沒有考古發掘品,兩件征集品都來自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中北部,那裡是趙寶溝文化分布較為密集的地區。C形玉龍的首部具有鹿的特征,背部飄舉的長鬣應與鹿角有關,額部上下的網格紋也是趙寶溝文化陶器常見紋飾。環體玉龍是紅山文化玉器中發現最多的種類之一。牛河梁第二地點一號塚第四號墓擺放在墓主人胸部的一對玉龍,一大一小,一精一粗,對比鮮明。環體玉龍在制作上採用了圓雕工藝,用料較精,刻紋流暢,有的還增加了減地陽紋手法,是紅山文化玉器中從用料、制作工藝到造型都十分考究的一類,充分顯示紅山先人對龍題材的格外重視。

  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宣化洋河南發現了紅山文化積石塚,同樣隨葬有典型的環體玉龍等紅山文化玉器,顯示了紅山文化的影響力。

  長江中下游的崧澤文化晚期、凌家灘文化以及稍后的后石家河文化也有玉龍被發現,形象與后世的龍形象更為接近。從商代到春秋戰國,都發現有環體玉龍。河南三門峽西周晚期虢國墓、陝西韓城梁帶村春秋晚期芮國墓、陝西鳳翔戰國中期秦墓發現了完整的環體玉龍。陶寺遺址和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彩繪龍紋,二裡頭文化陶器上的刻劃和綠鬆石鑲嵌的龍形,商代玉龍和青銅器上的盤龍紋,大多為卷體,只是龍體增加了鱗紋裝飾,其前身可追溯到紅山文化玉龍。

  還可以從組合關系看紅山文化環體玉龍的重要地位。在遼寧朝陽半拉山第12號墓發現的環體玉龍,緊相依靠的是一件石鉞,下壓一件玉璧,“鉞璧龍”的固定組合一目了然。有類似組合的是遠在環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其固定組合是“鉞璧琮”。環體玉龍在紅山文化玉器中的地位,相當於良渚文化的玉琮,具有標識意義。

  壇廟塚與玉龍鳳在西遼河流域突然出現,是紅山文化與中原仰韶文化等碰撞交匯產生的文明火花,其中就有吸收中原仰韶文化先進的彩陶技法,並結合當地傳統創造出來的彩陶龍鱗紋。仰韶文化彩陶花卉圖案與紅山文化龍形象的結合,是花與龍的結合。至於后世不斷變化的龍形象,反映的是更大范圍的多元文化的結合。

  無論玉龍、彩陶龍還是龍與鳳的組合,都是在距今5500年前后基本定型。后世的龍形象雖有變化,但大都延續5000多年前的基本形態。從堆塑、刻劃、玉雕、彩繪,直到定型,龍在區域文化中既各有起源,又有北南之間的交流和傳播影響。

  

  陶瓷器上的龍紋靈動奔放

  王  瀾

  龍紋,在陶瓷發展的過程中隨處可覓。

  陝西寶雞北首嶺出土的仰韶時期的鳥銜魚紋彩陶壺、高陵楊官寨出土的廟底溝時期的“龍”紋彩陶缽,上面所繪的魚和四足動物是否為龍,還有很多討論空間。陶寺出土的彩繪陶盤上所繪的帶鱗蛇形紋飾為蟠龍形象,已被學術界廣泛認可。商周時期,龍紋被廣泛應用於青銅器和玉器的裝飾。秦漢時期,龍的形象經常出現在畫像磚和陶瓦當上,造型靈動奔放,充滿張力。

  北朝時期開始出現的白瓷,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無論南方的青瓷還是北方的白瓷,都不乏採用龍紋裝飾的例子。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白釉雙龍耳瓶,工匠將瓶之雙耳巧妙制作成龍形,龍首緊銜瓶口,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五代越窯青瓷刻花龍紋碗在碗內壁剔刻出3條翻江倒海的祥龍,碗心的團龍蜷身回首,內壁的龍首尾相應,似互相追逐,寫實生動,立體感強。

  兩宋是中國古代制瓷業大發展的時期,瓷窯遍布神州大地,名窯名瓷輩出,龍的形象也在這一時期得以規范化、程式化。汝窯、定窯、南宋官窯、龍泉窯、磁州窯等著名窯場都生產飾有龍紋的產品,龍紋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樣貌。汝窯、南宋官窯和龍泉窯以青釉器見長,無論模印還是堆塑,龍紋在或薄或厚的釉層下若隱若現,充滿神秘感。定窯在其擅長的精細白瓷上,或刻劃或模印龍紋,團龍和團螭龍居多,圖案嚴謹規范。磁州窯作為宋金元時期的民間窯廠,擅長釉下褐黑彩和剔刻技法,所飾龍紋瀟洒率性,生活氣息濃郁。

  元代瓷器上的龍紋,身姿修長飄逸,神態率真稚拙。山東菏澤市博物館藏有一件元代磁州窯白地褐彩龍鳳紋罐,龍的形象憨厚拙朴。揚州博物館藏霽藍釉白龍紋梅瓶,以刻劃技法展現一條祥龍在朵朵祥雲中追逐火焰寶珠的生動場景。該瓶的兩種色釉對比鮮明,深邃的霽藍既像蔚藍的大海,又似清澄的藍天。

  明清御窯瓷器的龍紋設計和制作皆達到了中國古代制瓷業的高水平,龍紋逐漸呈現格式化的樣貌,燒制不計成本,質量精益求精。行龍、團龍、夔龍、應龍等不同形態的祥龍,或騰雲駕霧,或翻江倒海,或穿行於花叢,或潛淵於蓮塘。為了更好地在瓷器上表現生動的龍紋,工匠們想出了多種多樣的表現技法,既有青花、釉裡紅等高溫釉下彩,又有紅、綠、金彩等低溫釉上彩,也不乏青釉、紅釉、白釉、洒藍釉等單色釉之下的刻劃和模印工藝。故宮博物院藏有乾隆款青花釉裡紅雲龍紋天球瓶,造型穩重端庄,其上以青花繪制雲紋,以釉裡紅描畫龍紋,青花和釉裡紅分別以氧化鈷、氧化銅作為呈色劑,二者的最佳呈色溫度差異較大,而本瓶所繪釉裡紅龍紋紅艷沉穩,青花雲紋藍色純正,窯工需要精確控制窯溫和火焰氣氛,才能同時燒制出純正的藍色和紅色,燒造難度較高。

  技術的精益求精和藝術的守正創新,共同成就了中國瓷器的輝煌。

  

  銅梁龍舞的風採

  劉新吾

  火花飛舞,宛如滿天繁星。鑼鼓聲中,一條長龍如翻江倒海般呼嘯而去,贏得觀眾陣陣喝彩。在重慶銅梁區玄天湖龍舞廣場,大型非遺山水實景劇《追夢·銅梁龍》正在上演。

  銅梁龍舞興盛於明清時期,最早可追溯至唐宋。人們通過舞龍寄托美好願景。在多次國慶慶典和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暖場表演的舞台上,都有銅梁龍的風採。

  “‘龍出宮’是為了尋找龍珠,要舞動龍珠,將龍吸引出來,讓龍跟著龍珠晃動一圈,再高高揚起龍頭。”在舞龍練習場地,國家級非遺銅梁龍舞代表性傳承人、年屆八旬的黃廷炎正在用心指導。

  黃廷炎從小追著龍燈滿街跑,與龍舞結下不解之緣。1988年,北京舉行首屆國際旅游年舞龍大會,銅梁川劇團代表四川省參賽,演員黃廷炎主動請纓,擔任龍舞導演,負責50米長的大蠕龍的動作編排和訓練。

  當時,銅梁龍舞隻有“之字拐”“雞渣步”等幾種簡單套路。黃廷炎決定探索創新,加入故事情節,以舞蹈方式編排,設計出20余個新的表演形式,再融合川劇特色的場景、音樂、體育、雜技,讓銅梁龍舞獨具特色,一舉摘下桂冠。

  在黃廷炎等人的努力下,銅梁龍舞逐漸從民間藝術步入大雅之堂。在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上,龍舞方陣出場,三排重鼓,九條巨龍,氣勢磅礡,讓銅梁龍舞美名遠播。2006年,銅梁龍舞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遠赴海外開展文化交流。

  在盛大龍舞的背后,銅梁形成龍燈制作、演藝表演和文化旅游“一條龍”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惠及當地群眾,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光芒怦然綻放,花火映入眼帘。在銅梁龍燈彩扎基地,55歲的周合平正在焊接,右手拿著電焊槍,左手穩固住鋼絲,並給工人講解。

  “這隻‘蝴蝶’是整套龍燈骨架的一部分,先把鋼絲彎曲,再焊接起來。”周合平介紹,龍燈制作工序中,首先要扎架,然后是裱糊、彩繪。

  周合平出生於一個龍燈彩扎世家,父親、祖父都是有名的彩扎高手。從小耳濡目染,他學得一手好技藝,也成為龍燈彩扎非遺傳承人。

  隨著現代工藝的發展,龍燈彩扎也在與時俱進,已經實現了半機械化制作。“以前的龍頭有10多斤重,舞動不靈活,我們改變材質,減輕一半重量,可以舞出更精彩的動作。”周合平說。

  龍燈彩扎產業還助力鄉村振興。周合平的老家太平鎮坪漆村,原是銅梁的5個市級貧困村之一。近年來,坪漆村建起龍燈彩扎基地,開展技術培訓,組織彩扎務工,幫助村民增收。周合平作為基地的技術指導人員,免費培訓村民。脫貧戶周光學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外出務工,建在家門口的彩扎基地讓他看到了希望。“淡季一天能賺100多元,旺季能賺300多元。離家近,還照顧了娃和老人,很劃算!”說起彩扎,他的臉上幸福感滿溢。

  “近年來,我們以‘銅梁龍燈會’這個節慶活動為主要載體,推動龍文化與旅游融合。”重慶市銅梁區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宗和雲說,隨著規模與質量提升,龍燈會每年接待游客400萬人,旅游綜合收入達12億元,正在成為銅梁經濟文化發展的新動能。

  

  在博物館感受金龍之美

  付  裕

  陝西歷史博物館“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陳列6條唐代赤金走龍的玻璃展櫃前,常常圍滿觀眾。

  這些小金龍,1970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遺址。它們長吻細頸,頸部彎曲呈S形,雙角焊接在頭頂的凹槽中,龍足焊接在龍身之上,須髯、鬣毛、鱗片等細部均採用鏨刻手法,尾部由粗而細,尾端簡短有力地回勾,具有動感。雖為手工打制,6條金龍的身姿步態都略有不同,或站或走,活靈活現﹔形體雖小,但形神俱備、生動有趣,體現唐代工匠制作金器的嫻熟技巧。

  天然絢麗的色彩、炫目耀眼的光澤、獨特的貴金屬性質……黃金獨特且珍貴的屬性,加上中國人對於龍文化的喜愛,產生了獨具魅力的“金龍”。

  考古發掘資料表明,我國最早的金制品萌現於夏代。直到商代,金器才有一定范圍的發現。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的商代遺址和墓葬中均出土有金器。春秋戰國時期,金器的分布區域明顯擴大,使用日益增多,秦漢金銀器逐漸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並擺脫了青銅工藝等傳統技術的束縛,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漢代多採用錘揲、焊接技術,往往在錘打成立雕或淺浮雕之后,再加以鏨刻。此外,還流行採用掐絲與焊綴金珠技法。

  金銀器生產需要發達的社會經濟基礎和充足的原材料作為保障。唐代金銀採礦、冶煉技術的提高和普及,是唐代金銀器制造業突飛猛進的基礎。這也能從另一條“金龍”身上得到印証。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唐代鎏金鐵芯銅龍,表面鎏金、內含鐵芯、通體銅制,龍身體細長,兩隻龍爪緊扣地面,龍頭與龍身呈S形,龍嘴張開,露出龍牙和龍舌,兩隻圓睜的龍眼直視前方,龍角緊貼頭部向后伸展,龍尾高高上揚。龍頭和龍爪細致入微,龍身流暢簡潔,富有動感。   

  中晚唐以后,隨著南方金銀器的迅速崛起,唐代金銀制造業進入南北輝映時期。南北金銀器開始在種類、形制、紋樣乃至制作工藝等方面呈現各自明顯的風格特征,並一直延續至宋遼。遼代金銀器中最有特點的紋飾之一是龍紋。1986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的遼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金帶銙,共有8件,模壓成型,花紋細部鏨刻,為公主腰帶。每件金帶銙都呈圭形,四邊有凸棱,正面鏨刻神氣活現的龍紋,四周鏨刻海水江崖和雲紋。其中,4件為升龍,4件為降龍。內蒙古博物院還展出了一件遼代銀盒,是遼代金銀器的代表性文物之一。盒蓋頂部中心部位模壓出四爪龍紋,作龍騰狀,周邊模壓出雲紋﹔盒蓋肩部模壓出10隻展翅飛翔的金鸞鳥﹔其下刻劃出金牡丹。盒身刻有5隻獅子和5隻鳳凰。

  這些獨具魅力的精美文物,記錄了龍在中華文化中的身影。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作者提供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8日 20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