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激蕩高質量發展“活水”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2023年以來,霍林郭勒市下好優化營商環境“先手棋”,想新招、出實招,以營商環境的“優”,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帶動經濟運行的“穩”,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精耕細作優服務。為不斷提升服務質效,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霍林郭勒市進一步打通網絡壁壘,在5個蘇木(街道)、23個嘎查村(社區)鋪設政務外網,實現“綜合窗口”全覆蓋,使得便民服務中心(站)624項“就近辦”事項能夠“就近能辦、樓下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2023年,累計產生延時服務辦件數量 2023件,其中咨詢類375件,實際辦件 1648件﹔政務服務中心窗口累計受理事項405498件,辦結403597件,辦結率99.53%。其中,即辦件受理323994件,辦結323994件,現場辦結率為100%﹔承諾件受理37179件,辦結件35440件,辦結率95.32%。
政務服務大廳工程建設項目服務區。
精准施策提效能。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霍林郭勒市完善統籌協調機制,加強跨部門工作合力,實現主動靠前服務、及時跟進服務、精准精細服務,通過“拿地即開工”、多証齊發、“並聯審批、容缺受理、會商聯審”等措施,進一步壓縮項目手續辦理時間,至少節省39天,為企業發展按下“快進鍵”,為項目招引“鋪路架橋”。
精益求精紓企困。為解決企業所需所盼,創新制定43個工程項目報建審批指標任務相關配套制度,進一步提高並聯審批、聯合驗收的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分級分類管理,制定城市更新等18個情形化審批流程,精簡審批材料、持續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設置工程建設項目綜合服務專區,將14個部門的36個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納入其中,由綜合服務窗口統一受理、審批、發件……
通過搭建“一張網”、設立“一個窗口”、繪制“一張表單”、建立“一套機制”,各主題式、情景式審批時限由原來的平均68個工作日壓縮至33個工作日,最長時限不超過40個工作日,審批環節由原來的15個環節壓減至5個環節,甚至3個環節,著力打造了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最優服務模式。2023年,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辦理項目92個、事項297個,告知承諾制辦件84個,市政公用聯合報裝接入辦件7個,辦理並聯審批項目86個,聯合驗收項目28個,驗登合一項目2個,單棟驗收項目1個,帶方案出讓土地的拿地即開工項目1個,工業用地“標准地”出讓項目2個,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証6個。(於淼、郭喜超)
來源:霍林郭勒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