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鄂托克前旗

鄂托克前旗29個抱團村再次集體分紅

2024年01月24日10:17 |
小字號

“真沒想到,‘飛地抱團’讓我們村一下子就拿到4萬多元的‘大紅包’。”

“這次分紅能更好地為我們發展村集體經濟,同時也更好地服務於本村老百姓。”

……

1月22日,鄂托克前旗城川鎮召開2023年度嘎查村集體經濟分紅大會,向該鎮29個嘎查村(社區)發放73.35萬元,讓所有嘎查村(社區)共享集體經濟發展的紅利。

分紅現場熱鬧非凡,前來領取分紅的嘎查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個個臉上喜氣洋洋。

“本次是我們‘飛地抱團’集體經濟的第二次分紅,第一次分紅是20000元,這次又是20000元,我們將集體經濟的分紅一部分用來救助困難群眾,另一部分投入到我們集體經濟的小型旅游綜合區項目中,在此期間還可以解決農牧民就業問題,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城川鎮呼蘆素淖日村黨支部書記張海飛說。

鄂托克前旗城川鎮地處蒙陝寧交界處,部分嘎查村由於位置偏僻、面積偏小,導致集體經濟發展緩慢。為了從困境中謀發展,化劣勢為優勢,2022年,由城川鎮29個嘎查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投資入股,自籌集體資金290萬元,申請鄉村振興項目款1000萬元,聯合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鎮城川嘎查建設了佔地17.9畝的倉儲保鮮冷鏈基地。蔬菜保鮮庫項目實行“公司+嘎查村+農牧戶”的村企同建、合作共贏的運營方式,對保鮮庫實行外包經營服務,確保29個嘎查村集體經濟每年年底實現兩萬元以上的保底分紅。同時,對全旗蔬菜產業的儲存、制冷、銷售都帶來巨大的幫助,直接拓寬了辣椒等蔬菜的銷售渠道。

此外,為了延長產業鏈,在鄂托克前旗委、政府積極協調下,通過引進城輝農畜產品包裝箱生產廠,幫助劣勢發展的嘎查村在位置較為優勢的城川嘎查租用“飛地”,抱團發展壯大聯合體集體經濟。“飛地”抱團聯合體共鏈接城川鎮羊場壕村、巴彥希裡嘎查、新寨子嘎查、阿日勒嘎查、黃海子村及蘇壩海子村六個嘎查村,通過與企業科學規劃、合理建設、高效管理和利益分配等聯合機制,實現互利共贏的嘎查村集體經濟抱團發展模式。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這種“飛地”抱團發展模式,就是為了打破在嘎查村發展的限制,把“飛出地”一方投資的資金和項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隸屬的“飛入地”一方。據了解,六個嘎查村每村投資50萬元,共投資300萬元,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加不低於5%的收入。

“2022年,我們嘎查在泡沫箱廠入股57萬元,給冷庫入股10萬元。今天,泡沫箱廠分紅到22500元,冷庫分紅20000元,我們把這些錢拿回去,一部分錢用於給貧困大學生、大病救助,一部分來壯大我們的集體經濟。”城川鎮阿日勒嘎查黨支部書記斯慶扎布說。

“鴻成鄉村產業發展公司是2022年4月份成立,公司成立以來,不斷的擴展業務,綠化養護、鄉村維修等產業。為了有更好地發展,計劃2024年擴大公司經營范圍,比如說新能源、光伏等服務,進一步為咱們入股的嘎查村(社區)提供長久穩定的收入。”鄂托克前旗鴻成鄉村產業發展公司董事長康海飛說。

村集體經濟,一邊承載著鄉村各項設施建設,一邊承載著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鄂托克前旗全面落實自治區兩件大事、市“三個四”工作任務,奮力推進“四區”建設,聚焦“攻項目、優產業、抓落實、提效能”攻堅年任務,將“飛地”理念運用於村集體經濟發展,創新提出“飛地抱團”發展模式,採取產業合作發展、集約化經營等方式,讓資源流動起來、產業興旺起來、群眾口袋鼓起來,跨域“牽手”,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下一步,我們城川鎮將繼續放大飛地抱團集體經濟發展的優勢,整合資源和資產,圍繞全鎮產業發展突出黨建引領作用,為集體經濟增收、老百姓致富增添動能。”鄂托克前旗城川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統戰委員特日格勒說。

“飛地抱團”方式,破解了嘎查村(社區)單一發展的困境,使資金變股金、嘎查村(社區)變股東,讓嘎查村集體經濟“從小到大”,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讓原來的“單打獨斗、分散資源”變身為“抱團發展、投資股本”,形成了企業與嘎查村(社區)利益共享的“鏈式反應”,為發展壯大嘎查村級集體經濟進行了有益探索,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有力保障。(白亞梅、李冉、閆偉)

來源:鄂托克前旗委宣傳部

(責編:苗陽、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