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昆都侖區:城建“通”民心 轉角“繡”幸福

早上7點,伴隨著整個城市的脈動,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各條城市道路人流涌動、車流暢通。
出門、下樓、拉著推車......居住在昆都侖區吾悅桃李郡小區的張海峰大爺哼著小曲出發去早市。這兩天,他家門口的區間道剛剛鋪設完成,走在這條變寬變美的瀝青路上,張大爺心裡說不出多高興:“這路修好了,視野寬了,感覺這個心情也跟著敞亮了!”
家住明日星城知情苑小區的出租車司機楊光,說起今秋青年路地下管網改造時的情景,滔滔不絕地對筆者說:“過去,一到雨天這裡就排水困難,路面坑窪不平不說,積水很難排走。現在路修通了,我跑活兒都感覺很順暢!”
道路通了,寬了,美了!昆都侖區城市道路大規模升級改造后,這是老百姓對路最直觀的感受。從初秋到寒冬,昆都侖區的城市道路建設也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動作、大手筆。北沙梁路、昆北東路、青年路、朝陽道、吾悅桃李郡區間道、森林春天區間道......,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每一條主干道、每一處背街小巷,昆都侖區用一擊擊響鼓重錘拉開了順應民意、傾聽民生的道路升級改造工程的序幕。
2023年,為提升路網承載能力,方便周邊居民出行,昆都侖區把開展民生實事項目作為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的實踐載體,努力推動每一項民生實事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隨著三八路與南排道之間的青年路項目管線鋪設完成,並於2023年11月16日正式通車,2023年的7條市政道路建設項目及5項地下管網改造項目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包頭市昆都侖區住房與城鄉建設局李欣介紹說。
路,承載著發展也寄托著未來。如果把路比喻成暢通城市發展的血脈,那城市的公共生態空間就是扮靚城市風貌的形象面孔。
7.9平方米,這是昆都侖區最新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白雲間·口袋公園”是昆都侖區20多座口袋公園中的一座,2023年10月剛剛完工。公園位於昆河鎮悅和社區一號園南側,佔地約14500平方米,設置了兒童樂園、休閑廣場還有運動步道。同時,步道內安裝不少公共座椅,讓居民群眾能夠走得進去,也坐得下來。
包頭市昆都侖區昆河鎮悅和社區“白雲間·口袋公園”。劉慧璇攝
家住馥室成雙的78歲居民胡長英在沒建成口袋公園之前,經常坐著公交車去離家最近的八一公園散步,冬天因腿腳不便,活動范圍也不斷縮減,最后局限在小區內,隻能在樓宇間晒晒太陽。
自從“白雲間·口袋公園”建成后,胡長英經常前去散步休憩。“大家再這裡抻抻胳膊,走走路,和鄰居閑聊家常,晒晒太陽,才感覺居住在這裡真挺舒服。”
這種源於民意的設計和創意幾乎在昆都侖區每一座口袋公園中都能找到。比如,“黃河邊·運動公園”因瀕臨黃河大街而設置了“黃河”主題的水浪藝術造型﹔“鐵軌記憶·和平站台游園”以保留原有鐵軌的方式,打造了火車主題帶狀公園﹔還有設置各種文化長廊的寓教於樂型口袋公園。這些精雕細琢的綠化“口袋”,扮靚了城市的顏值也兼顧了城中有園、生態和諧的城市內涵。
截至目前,昆都侖區共建成20處全民友好型口袋公園,建設北沙梁路等6條道路,改造青年路等4條雨污水管網,治理74處老舊小區,共計修復人行道硬化面積21549.87平方米、瀝青路面2059.91平方米,疏通污水管線30641米,污水井1070座,總改造面積約7萬平方米。
市政道路,通的是民心。街角空間,繡的是幸福。
“我們想方設法地破解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在建設美麗宜居昆都侖區的實踐中跑出‘加速度’,讓主題教育成效可觀可感可量化,真正讓民生實事各個項目干出影響、取得成效,取信於民、造福於民。”包頭市昆都侖區住房與城鄉建設局局長劉曉東信心十足地說。(劉慧璇)
來源:昆都侖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