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鄉蕎麥走出“深閨”
講述者:楊穎(第六批全國農村創業優秀帶頭人)
我叫楊穎,是土生土長的赤峰市翁牛特旗人。2023年10月,我被評為第六批全國農村創業優秀帶頭人。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頒獎那天自己無比激動,滿腦子隻有一個聲音:讓家鄉蕎麥走出“深閨”,帶領鄉親們一起走上致富路,我做到了!
翁牛特旗是內蒙古蕎麥種植面積最大的旗縣。這裡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種植出的蕎麥顆粒飽滿、營養豐富。在翁牛特旗,靠蕎麥產業謀生的人有很多。其中包括我的父親,他在我15歲時開了一家蕎麥加工廠。
我始終對蕎麥有種特殊的感情。隨著年齡和學識的增長,我逐漸了解到,蕎麥雖然是家鄉的優勢作物,但是其產業發展卻存在產品少、產業鏈短等問題,無論是企業還是農戶,最終獲利都不大。
如何讓家鄉的優質蕎麥創造更大的價值?大學畢業后,我決定跟著父親到生產一線去尋找答案。每天做著又臟又累的工作,晚上躺到床上渾身酸痛,頭一沾枕頭就能睡著,還經常遭受同齡人的嘲笑……就這樣在車間工作了幾年后,我終於理清了思路——隻有實現全產業鏈發展,提升蕎麥的產品附加值,才能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抱著這樣的想法,2018年,我成立了內蒙古明陽農業科貿有限公司。希望利用蕎麥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把小蕎麥做成“大文章”,帶動更多家鄉人的腰包鼓起來。這些年來,每當遇到產品研發、資金周轉、產品銷售等問題想要放棄時,回想起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的夢想,便又有了堅持的動力。
公司經營逐漸走上正軌后,我對企業進行了3次擴建。目前,公司擁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的雜糧種植基地4萬畝、蕎麥種子基地400畝。形成具備年加工蕎麥2萬噸、年產蕎麥殼制品40萬件、年產雜糧禮盒35萬盒的生產能力,涉及11大系列270多個單品,覆蓋生產生活、民族文化、餐飲服務等多個領域。公司這種發展模式,填補了當地蕎麥全產業鏈發展的空白。
公司得到了快速發展,也有能力吸納更多鄉親們增收致富。我們與收入不穩定的種植戶簽訂種植收購合同,並為他們統一提供種子、有機肥和技術指導。同時,還聯合易地搬遷社區建立了幫扶車間,吸納搬遷群眾就業。在此基礎上,為搬遷區部分婦女培訓電商知識,指導她們開網店銷售公司的農產品。通過這些模式,把對鄉親們的幫扶工作嵌入到蕎麥產業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實現產業發展與助農增收的緊密結合。
我始終堅信,隻要腳踏實地做好事、艱苦奮斗做實事,就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未來,我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公司向農業系列產品精深加工轉型邁進的目標,讓公司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振興“排頭兵”,帶動更多人在家鄉就業增收。(見習記者 方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