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冬訪額爾古納(邊城記)

本報記者 王晶玥文/圖
2023年12月22日07: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俄羅斯族傳統建筑“木刻楞”。

白樺林中雪地上的動物腳印。

亞楠(右一)和姥姥、媽媽、外甥女合影。

掃碼觀看視頻。

我想把額爾古納叫作“睡美人”,因為在冬天,這裡的一切仿佛冬眠一樣。

前往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的路上,草原被皚皚白雪所覆蓋,白中泛黃、黃間夾白,好似潑洒下一大鍋蒙古奶茶。當地人說,額爾古納最美的季節在夏天——綠原莽莽,林海郁郁,游客眾多。現在,則是休養生息的季節。

在額爾古納市的幾天,我卻發現天越是冷,人們越是熱情。額爾古納的樣貌在我心裡愈發清晰,一些生動有趣的細節慢慢浮現……

從濕地到森林

發源於大興安嶺的根河,自東北向西南注入額爾古納河,經過這裡時,留下一顆明珠——額爾古納濕地。時值冬季,萬籟俱寂。如果說還能聽到什麼聲音,那必然是汽車引擎聲。聲音由遠及近,又漸漸遠去,還給此處一片安靜。

靜謐中有濕地守護者巡護留下的印記,由額爾古納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副局長欒剛領導的一支工作小隊,正沿根河兩岸分南北兩線,對濕地進行巡查。“每天如此,每次要七八個小時。”欒剛說,“這個季節需要重點關注私自鑿冰眼捕魚和下套捕獵。”

以前,濕地周邊有數十戶牧民,冬天捕魚偷獵、夏天放牧蓋房,對生態破壞極大。欒剛告訴我,10年前,這裡被原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對於上述破壞濕地行為進行巡查防范,科普教育也不斷增加。逐漸地,破壞事件少了,濕地恢復越來越好。2017年濕地公園通過驗收,正式挂牌“內蒙古額爾古納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生態好,如何見得?茫茫雪面上,大大小小的“腳印”就是証明。在對濕地的探訪中,雖然沒能見到動物的身影,但看到它們的腳印自由穿梭於游客棧道和濕地之間,我有一種“解謎”的樂趣——“這是野兔子”“腳印大點兒的沒准兒是狐狸”“這個拉成一長條,實在認不出”……目前,濕地公園共有6種國家一級、2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在濕地公園管理局高級工程師馮金山看來,蘭科植物茂盛也是濕地生態優質的典型指標。無人畜干擾破壞、臨近河畔潮濕的陰坡闊葉林地、腐殖質土被沖刷至緩坡或密集蒿草阻擋地帶、土質肥沃透氣透水鬆軟……雖然蘭科植物對環境要求苛刻,馮金山還是在濕地公園一處調查地塊發現了5000余株紫點杓蘭。

“我們本以為很快就能統計完,甚至把計數器歸零了,結果往前一走又是一大片,一下子查到晚上7點多。我當時就想,紫點杓蘭這麼多,它真的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嗎?”馮金山笑著說。目前濕地公園裡已統計的蘭科植物共8種1.35萬株,最密集的地塊每平方米有34株。眼下,蘭科植物陷入“沉睡”,馮金山堅信,有濕地守護者一整個冬天的巡護,來年,這些蘭科植物會一如既往地綻放。

從濕地公園一路向東北方向前行,草原和濕地逐漸隱去,取而代之的是層層密密的白樺林,將山坡映得發白。這不禁讓人想起《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描述:“白樺林是森林中穿著最為亮堂的樹。它們披著絲絨一樣的白袍子”。故事中,“我們”居住的森林起了大火,“我”的弟媳妮浩身為薩滿,為森林跳神求雨,最終大雨傾盆而下,林火才得以熄滅。現實中,保護森林免受火災侵擾的並非薩滿,而是護林員。

每年3月15日至6月15日、9月15日至11月15日是林區春、秋防火期,上護林國有林場黨委書記、場長李彬和他的同事們吃、住都在單位,隨時待命。“防火重任在身,像‘五一’‘十一’之類的節日,咱們30來人都要堅守在這裡。”

“現在不是防火期,是不是就可以休假了?”我心想。

“冬天也有重要任務”,李彬說,“樹木生長需要陽光,按我們的話說,有些長得慢的樹會被‘氣死’。這種枯樹敗枝最易長虫,所以看到就要砍下來堆成兩米見方的樹堆,待到自然腐爛化為天然肥料,既預防病虫害還能形成內生循環。另外,我們還專門噴洒針對闊葉林和針葉林的煙霧或藥劑,冬春季預防病虫害,夏季就能少長虫。”

就這樣,李彬每天日出而巡、日落而歸,暑往寒來,如此重復了30多年,可他不覺辛苦,“看漫山遍野的林子長得好,我心裡舒坦呀”。數據顯示,額爾古納市管理的林業面積共40多萬公頃,連續22年未發生重大火災,每位護林員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由南到北,這一片濃重的綠在“雄雞”頸部暈染開,讓額爾古納“呼倫貝爾的縮影”的名號更加響亮。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護林、護草、護濕地工作者悉心呵護的成果。

冬忙的牧民

室韋村養牛戶姜利軍大叔最近忙得很,“這幾頭二代西門塔爾牛揣著小崽兒呢”。姜大叔告訴我,“你看那肚子墜的,再過一個多月就生了。”

牛圈旁不遠處的“產房”裡,陽光照射進來,“隻要母牛一棒奶(淌乳汁),就帶進來准備生產。”姜大叔指指入口處的攝像頭,“入了夜還要時不時從監控裡看它下沒下小崽兒。”生產后的母牛體力不佳,要喂它喝紅糖水、小米粥恢復體力﹔首次生育的牛經驗不足,還要助產。在最冷的季節,姜大叔照護牛群卻是熱火朝天。

牛靠七八月打的夏草過冬,雖然省了出圈上山的時間,可是在家中牛圈裡,備草、水、鹽和拾糞等日常工作仍要照常進行。“養牛可不像坐辦公室,每個時間段有固定工作。這點活兒聽起來不多,但一遍遍重復也能忙活一天。”說話的工夫,姜大叔又拿起電鑽安裝起了新牛圈。

除了冬季辛勤勞作的傳統牧民,額爾古納如今也涌現了一批不分季節、日夜忙碌的新牧民:直播間裡,主播正在激情澎湃地介紹產品﹔評論區裡,粉絲們親切地稱呼主播為“老趙”。老趙名叫趙紅鬆,來自額爾古納的上庫力街道。

上庫力的路面上鮮見行人往來,拐進“撒歡牧場”,趙紅鬆正忙個不停。照護懷孕母羊、照顧小馬、制作上庫力烤餅,同時將這些工作拍攝短視頻上傳社交媒體平台、做直播……趙紅鬆有自己的考量:通過新媒體推廣產品、吸引游客到本地旅游﹔提供網購渠道,並以品質說話,達到老客戶復購和擴展新客戶的目的——兩者最終的導向是“將一生一次的旅游發展為‘一生一世’的購買”,把額爾古納農副產品的名聲打出去,讓更多人記住額爾古納的名字。

耕耘得到了收獲。“十多年前來過的朋友,有的還在網購我們的產品﹔有一個廣州旅游公司連續5年與我們達成冬季旅游合作。”趙紅鬆說。眼下,他又開始為旅游團到來作准備了。

農牧業,一直與額爾古納的老百姓相伴相生:新中國成立時,內蒙古其他地方及山東等地的移民遷入額爾古納,春夏種植春小麥、四季牧牛放羊,成為開發建設邊疆的主力軍。如今,科技手段運用於農牧業,還蹚出農旅融合的新路子,原先屯墾戍邊的活計成了致富經,額爾古納更富足,邊城人民臉上的笑意更深了。

“遠方的客人來了”

從上護林大橋開始,331國道穿過漫坡遍野的混合林帶,向西北延伸。經過30多公裡,路過一片色彩斑斕的建筑群,國道又倏爾拐彎往北而去,留下一條904縣道通過居住地外的門樓,繼續朝西北縱深。門樓上寫著的“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揭示了這裡的身份。

亞楠是恩和本地的俄羅斯族姑娘。亞楠帶著甜甜的笑容,帶我四處閑逛。在一根根圓木逐層壘摞而成的“木刻楞”旁,漢族居民楊秋蘭正在燒火做飯。“姐,忙著吶!”亞楠半個身子探進院子。熱鍋蒸騰起的熱氣水霧間,楊大姐回過身,“亞楠來啦!”腳邊,一隻小土狗見到生人“汪汪汪”地叫,楊大姐又對我說:“進來坐!別怕,它不咬人!”

恩和是個友好的地方,它的友好源於漢族、俄羅斯族、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等10個民族長期在這裡聚居,大家尊重彼此的民族傳統,一道慶祝各自的節日。依托這種多民族聚居形成的特色,恩和發展起了旅游業。亞楠給我算了筆賬,這裡平均每家每年靠旅游能掙10萬元,“除去基本生活開銷,到年末每家還能存五六萬塊錢。”游客人數眾多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騎電動車提不起速來。

70公裡外的蒙兀室韋蘇木,同樣的故事也在上演:游客可以在街邊小店買到美味的列巴,站在真正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遠眺額爾古納河和對面俄羅斯的小村庄,可以品嘗蒙古族的烤羊肉、跟店家老板學上幾句蒙語,如果想試試東北燉菜,也能尋到一家地道的餐館。每當夜幕降臨,七彩燈光亮起,絲毫不覺邊境城市的清冷,反而能體會到“詩與遠方”的美好。

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恩和村、蒙兀室韋蘇木臨江村、奇乾鄉奇乾村、莫爾道嘎鎮太平村等11個傳統村落,深入挖掘各地建筑風格、地理環境特點、民俗文化等,保護傳統村落,推動旅游業發展。截至今年10月,額爾古納共接待國內游客404.34萬人次,旅游收入近95億元。

離開前,亞楠邀請我到家裡小坐。一進屋,眼鏡便蒙上厚厚的霧氣﹔沒等眼鏡變透,亞楠的姥姥便塞給我一大把奶酪糖,亞楠的媽媽讓我嘗嘗熱氣騰騰的燉羊肉。亞楠舅舅的朋友,一位高鼻梁、灰眼睛的俄羅斯族大叔則情緒高漲:“遠方的客人來了,喝杯酒再走啊!”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動:冷清的冬日裡,邊城人民的熱情勝似夏天。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12月22日 第 12 版)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