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內蒙古包頭市:“夾心房”改造讓“憂居”變“宜居”

人民網記者 李睿 苗陽
2023年12月20日14:39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12月的內蒙古,天寒地凍,幾場大雪,讓這個冬天變得更加寒冷。但對於包頭市青山區鹿景苑小區“夾心房”居民逯小樂而言,這個寒冬變成了“暖冬”。

“我從出生起就住在‘夾心房’,房裡沒有上下水,尤其到了冬天,倒水就成了難題。”逯小樂回憶起過去艱難的居住環境,對於這次“夾心房”改造工程表示十分高興,“11月5日,我收到通知說要進行拆遷,11月11日,我就住在了現在政府提供的過渡房裡,並且政府還幫助我們搬了家,給了搬遷補助費,讓我們在這個冬天住上了暖和的樓房。”

逯小樂搬進了政府提供的過渡房。常靜攝

逯小樂搬進了政府提供的過渡房。常靜攝

所謂“夾心房”,是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已整體拆遷改造中遺留的佔地面積小、開發價值低,國有土地上尚未拆除的危舊平房住宅。“夾心房”普遍沒有燃氣、排污、取暖等生活設施,擁擠狹小、跑風漏雨,環境臟亂甚至存在安全隱患,與兩邊高樓林立、燈光璀璨的城市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回憶起與“夾心房”共存的日子,鹿景苑小區居民王桂英說:“一出樓門對面就是‘夾心房’,中間的過道十分狹窄,出行相當不便。尤其到了冬天,窗戶也不敢開,樓下取暖排出的氣體太嗆人了。”

青山區科學路街道鹿景苑小區“夾心房”改造前。受訪單位供圖

青山區科學路街道鹿景苑小區“夾心房”改造前。受訪單位供圖

為了讓“夾心房”變“暖心房”,解決居民的居住環境問題,包頭市研究制定《包頭市“夾心房”改造工程攻堅戰實施方案》,細化分解10項任務,逐一明確責任單位,倒排工期抓好落實。成立工作專班集中辦公,組建征拆安置、項目審批、工程建設、資金資產、信訪維穩等8個工作組,由縣級領導分關把口、高效調度,及時研究解決堵點難點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今年11月1日,包頭市召開“夾心房”改造工程動員部署會,通過全面摸底調查,包頭市梳理確定實施改造33個“夾心房”項目,涉及居民539戶,涉及青山區和昆都侖區兩個城區,佔地面積約87.71畝,改造面積約3.55萬平方米。這也是包頭市開展主題教育,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標志性工作。

據包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夾心房”改造辦公室主任蘇和介紹,鹿景苑小區“夾心房”改造作為此次改造工程的開端,從11月1日起,街道辦事處便進行入戶調查,11月7日拆除的3戶“夾心房”,正式拉開了包頭市此次“夾心房”改造工程的序幕。僅僅用時6天,鹿景苑小區11戶“夾心房”就完成拆除,拆除后的空地被硬化為停車位,方便小區居民解決停車問題。

鹿景苑小區“夾心房”拆除后的空地被硬化為停車位。人民網記者 苗陽攝

鹿景苑小區“夾心房”拆除后的空地被硬化為停車位。人民網記者 苗陽攝

截至12月4日,包頭市此次“夾心房”改造工程已全部拆除完畢,提前一個月完成目標任務。

“我們計劃2024年3月15日前啟動安置房建設,10月15日供暖前完成安置房建設和回遷工作。下一步要抓緊時間進行項目手續辦理,實現向百姓承諾的‘交房即交証’。”蘇和說。

為了實現“交房即交証”目標,包頭市住建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城管局等部門高效聯動,制定兩個月內辦結五大許可手續的方案,共涉及11個部門21個審批環節,開設全方位、全天候手續辦理“綠色”通道,實行“提前介入、專事專辦、專人督辦、即來即辦”機制,精簡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最優最快流程推動項目實施。

包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夾心房”改造辦公室主任蘇和向記者介紹相關情況。賈榮攝

包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夾心房”改造辦公室主任蘇和向記者介紹相關情況。賈榮攝

據了解,實施改造的33個“夾心房”項目中,有11處實行原地建設,在堅持原址安置的基礎上,對於不能回遷的,通過就近回遷安置或回購周邊存量商品房、貨幣補償等方式進行安置。本次改造工程由市住建集團和城投集團2家市屬國企承建,通過制定優化“夾心房”征收補償工作方案,頂格設定搬遷費補償、臨時安置費標准,增設簽約獎勵、階梯價獎勵等,鼓勵居民早日搬遷,最大限度讓利於民。

“這次拆遷,除了評估面積、積極簽約獎勵后的79平米居住面積,按照階梯價,我又出了不到13萬,換到105平米的新房,我們一家四口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逯小樂對於明年的新生活充滿期待。

此次包頭市“夾心房”改造工程,不僅跑出了“包頭速度”,叩響了民生“幸福門”,“改”出了百姓的幸福新生活,城市整體功能品質也得到明顯提升,包頭發展的底色愈加鮮亮。

(責編:苗陽、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