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一見青城 再見傾心 呼和浩特“青城十六景”發布

2023年12月15日19:22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富麗娟、實習生王澤桐)一見青城,再見傾心。呼和浩特自然資源豐富,巍巍陰山與滔滔黃河在此相遇﹔歷史文化深厚,大街小巷處處彌漫人間煙火氣。12月15日,“冰雪青城·悅動北疆”呼和浩特市冬季冰雪活動(北京)推介會發布了呼和浩特“青城十六景”。

“青城十六景”濃縮了青城 16 個典型的自然人文景觀,它們分別是:

大窯懷古——大窯遺址

早在鴻蒙初辟之時,人類文明就在大窯村刻下了痕跡。駐足大窯遺址,登高遠眺,崗阜起伏,回望歷史,懷古幽思。

青塚擁黛——昭君墓

琵琶一曲彈至今,昭君千古墓猶新。昭君出塞作為民族團結的象征,烙印在中華兒女的共同記憶裡。

白塔聳光——萬部華嚴經塔

留存千年的白塔,是我國現存遼塔中最精美的一座,每當日出或日落,古朴的白塔在霞光中熠熠生輝。

塞上老街

青磚黛瓦、雕梁畫棟,舊時的光影與今日的繁華交相輝映。

五塔映月——五塔寺

“月上柳梢頭”之時,隻見穹頂月光與舍利寶塔在太平缸中交相輝映、相映成趣,塔影伴明月,一派太平氣象。

屏藩朔漠——將軍衙署博物館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繁華錯落的立交橋下,“屏藩朔漠”在將軍衙署門前的照壁上濃縮出漠南第一府的歷史。

白馬訪古——呼和浩特博物館

咫尺間,白馬跨越千年,空中騰起的白馬身姿和傲骨精神,跨越時空屏障,奔赴更美好的光明,將千年歷史凝聚在這座城市。

絲路匠心——呼和浩特雕塑藝術館

霓虹閃爍,川流不息﹔絲路匠心,“文化軸帶”。國際藝術與城市文明交織出青城別有的韻味。

敕勒長歌——敕勒川草原

藍天白雲下,巍巍大青山,碧草如茵,一望無際,勾勒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動人美景。

神牛回眸——老牛灣黃河大峽谷

“神牛開河到偏關,轉身犁出老牛灣”。蒙晉交界之地,長城與黃河在老牛灣握手,握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的老牛灣。

哈素夕照——哈素海

黃河浩蕩涌進,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西南角留下一灣明珠——哈素海。“塞外西湖”的無限魅力在紅霞彌散時綻放人間。

聖水疊翠——聖水梁

聖水梁又名“神水梁”,這裡高山草原、鬆柏蒼翠,層層綠色,景色壯美,為跋涉而來的人們吟唱著沁入心靈的婉轉長調。

杏塢番紅——回民區烏素圖

百年杏花飄香,百裡風光如畫。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余脈形成的山灣處,杏塢番紅,為壯麗青城點綴出一抹柔情杏紅。

玉帶花海——大、小黑河

大、小黑河豐沛的水資源滋養了一代代呼和浩特人。水鳥翱翔,兩岸花海飄香,沉醉其中,讓人流連忘返。

馬鬃飛雪——馬鬃山滑雪場

飛馳冰雪,縱享絲滑。馬鬃山因山形酷似的馬鬃而得名。冬季飛雪降臨,雪場呈現出“走刃若游龍,頃刻似飛雪”的美景。

青山觀日——大青山步道

沿著大青山步道穿梭於山脊和溝谷之間,置身山頂,與陽光相擁滿懷,俯瞰連綿群山蒼翠,眺望青城全景,領略日出雲海的壯觀。

近年來,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呼和浩特依托景觀文化旅游“三帶”建設,豐富了文旅業態,擦亮了城市名片。完善的配套設施、真誠周到的服務也讓來到這裡的人們無不感嘆:“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古韻與開放、悠閑與繁忙、個性與包容,都鐫刻在呼和浩特的城市印記裡。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