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
農旅融合引客來
俯瞰東河區天禾稻田畫。 |
“列位少俠請就座,此處為大唐年間北方一處避世桃源……”隨著一陣游戲導語的引入,游客被帶入特定情景中,來一場身臨其境的體驗。每逢節假日,不少游客來到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沙爾沁鎮阿都賴村這座風光旖旎的村落,感受古村實景、綜藝類、換裝演繹的沉浸式“劇本殺”《阿都賴的隱秘傳說》。
在這場游戲中,游客可身著古裝,或握扇或佩劍,穿行於阿都賴村的桃李園林和蒙古包等地,在刺激的劇情中體驗阿都賴村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色。
“阿都賴村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古村落,為利用好植物園、村史館等資源發展農旅產業,今年以來,我們打造了‘農文旅+劇本殺’的農旅亮點品牌,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鄉村、感受鄉村,還為村集體增加8萬多元的收入。”阿都賴村黨支部書記德勒格爾介紹。該村不僅提供1300多畝實景場地,還派村民老鄉參與演出,讓游客在互動中感受鄉村文化,體驗當地風土人情。
作為“劇本殺”中首批上崗的村民,今年52歲的王秀梅扮演的是一名圍棋高手,在游戲中她為玩家提供重要的線索幫助。“參與到‘劇本殺’游戲,不僅能在家門口就業,一年有幾千元的額外收入,還能帶動村裡的農家樂和採摘園,認識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朋友,感覺自己也變得年輕了。”王秀梅說。村裡許多干部還免費擔任主持人、替補玩家等角色,讓“劇本殺”的體驗感更加精彩有趣,很快阿都賴村成為當地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而在阿都賴村不遠處的什大股村,每年夏日,在“稻魚空間”U型玻璃觀光棧道上,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他們或欣賞腳下七彩稻田風景,或在水域小島休閑垂釣,或在房車中野營野炊,品嘗美味的稻田蟹。
誰能想到幾年前,由於靠近黃河,這裡還是成片白花花的鹽鹼地。為將幾千畝的荒地利用起來,什大股村黨支部成立了什大股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我們外出學習,找到了鹽鹼地水稻種植新技術,組織黨員干部和村民一起挖塘降水、抬土造田、以漁治鹼,形成‘魚池—環溝—稻田’的循環種養模式,經過技術改造與精心設計,鹽鹼地裡種出了‘七彩水稻’。”什大股村黨支部書記苗新其介紹。
圍繞幾千畝的七彩稻田,村裡在其周邊建設了休閑垂釣、玻璃棧道、水域小島等田園景觀,利用依山傍水的優勢打造起集種養、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旅研學綜合體。“稻魚空間”田園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斷擴大,前來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
“我本來在外面打工,知道家鄉新建了這個景區后,就返鄉在附近開了個‘小樹林露營地’,沒想到生意還挺火爆,今年接待了3000余名游客,除去各類成本,僅旅游旺季就獲益4萬余元。”算起村子發展生態旅游給自己帶來的“經濟賬”,什大股村村民王龍不由地露出了笑容。
如今,什大股村每年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00萬元,帶動周邊400多戶村民參與,每戶每年增收約2萬元,解決村內剩余勞動力就業50余人,實現村集體經濟增長與村民增收雙贏。
“東河區將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結合文旅工作特色,串聯蓮花山、南海濕地等自然資源,打造綠色農旅精品線路,讓更多游客感受綠色東河的魅力,助力東河區鄉村振興。”東河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剛表示。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12月14日 第 1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