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進村快遞搭上了“順風車”

2023年12月12日07:3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冬日的北方,外面冰天雪地,肅穆一片,但在中國郵政公司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分撥中心,卻是一片火熱氛圍,這裡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分揀快遞包裹,然后將一部分整理出來,動作麻利地放進公交客車后備箱。

“通過‘客貨郵’融合模式,現在這裡每天有1500多件快遞‘坐著’公交客車,被送到旗裡各個鄉村服務點。”中國郵政公司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分撥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地域遼闊,蘇木(鄉鎮)分布零散,縱深100多公裡,快遞下鄉困難重重。自2009年起,克什克騰旗就不斷探索推動當地郵政公司和客運站合作,以縣、鄉客運站為節點,讓快遞“乘坐”公交客車下鄉進村。

推行“客貨郵”融合發展以來,當地客郵雙方開通多條“客貨郵”合作線路,實現每日多班運行,鎮村報刊和郵政快件配送效率大幅提高,快件送達村戶時間由原來的2天縮短至1天。

“為構建‘客貨郵’全域融合網絡,我們推動客運公司盤活客運站點閑置營業場地,將3600余平方米的場地改擴建成‘客貨郵’分撥中心。項目年底建成后,將實現快件運輸車輛與‘客貨郵’運輸車無縫對接,零距離轉運。”克什克騰旗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數據顯示,僅2022年全年,克什克騰旗通過客運車輛代運的快遞就多達26萬余件。

“原來我們的快遞都是去鎮裡取,現在直接送到了村裡,可方便了。”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宇宙地鎮大營子村村民王大姐告訴記者。

不僅是克什克騰旗,赤峰市林西縣今年2月底首輛載郵班車發車以來,也已陸續開通10條線路、投入10輛車,通達56個建制村(嘎查),日均下村快件達1500余件,基本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此舉在降低農村物流成本20%的同時,實現農村客運增收超16%。

進村快遞搭上了“順風車”,讓更多農村群眾享受到跟城裡一樣的寄遞服務,一定程度上也為農產品上行、消費品下鄉帶來了更多可能。“客貨郵”融合發展,既帶動了物流、客流、資金流,又激活了農村“沉睡資產”,有力支撐了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

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聚力推動“客貨郵”融合發展,出台支持政策,打通快遞進村“最后一公裡”。2月,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開展自治區第一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工作,以點帶面促進“客貨郵”融合發展。強化協同機制構建,聯合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和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分公司,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進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融合發展,統籌解決農牧民群眾出行、物流配送、寄遞服務三個“最后一公裡”問題。《通知》明確,各盟市交通運輸局、郵政管理局、郵政分公司要以資源共享、客貨兼顧、運郵結合、融合發展為原則,依托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客車和郵政、快遞網點健全的優勢,全力推動交通、郵政、快遞網絡節點共建共享,運力資源互用互補,加快構建“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功能集約、便利高效、深度融合”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新模式。

“目前,全區已開通25條‘客貨郵’融合示范線路,構建了4個縣級服務中心、23個鄉鎮運輸服務站和108個農村物流服務網點,通達至108個建制村,日均轉運包裹約3萬件。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推進全區‘客貨郵’融合發展,打通快遞進村‘最后一公裡’,為鄉村振興提供交通運輸支撐。”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運輸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 高慧)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