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培育新時代“大國良師”

2023年12月01日11:46 |
小字號

教師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以高質量教師推動高質量教育已成為發展共識。近年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把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來抓,推動建立了促進教育發展的“1+N”制度體系,為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構建起“四梁八柱”。同時,積極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協同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在教師編制、職稱評聘、績效工資、評價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教師這一源頭活水被充分激活。

在教師培養方面,對標教育強國目標,著力打造新時代“大國良師”。所謂“良師”,首先是心懷“國之大者”,始終銘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還應該是關注教育的“時之變者”,能不斷學習新思想、新技術,具備新時代教育改革所需的本領﹔更應該是關心“民之初者”,能體察教育民生之需,堅持公平正義,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努力。

在這一培養目標的指引下,呼和浩特市從3個方向發力:

一是始終把提高教師的政治素養和師德素養擺在首位。在“引、育、用、留”全過程中貫穿師德師風考察,形成學、測、獎、評相結合的專業化師德師風涵養體系,全力培育“國之大者”。

二是制訂系統性的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管理體制機制上,健全和完善國家、自治區、市、縣、校五級培訓體系,形成統籌規劃、分級負責、相互銜接、注重成效的管理體制﹔在培訓內容上,根據人才發展需要持續更新培訓資源。目前,呼和浩特市按照“新教師—骨干教師—名師—未來教育家”四級梯次分別設立了新教師規范化培訓項目、中青年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項目、“名師+”工程和“名校長+”工程,著眼於人才的全過程培養﹔在培養方式上,不斷豐富培養模式,形成人才培養閉環。以名校長培養為例,呼和浩特市今年遴選了一批校長參加由高校組織的“卓越校長”“領航校長”等高層次培訓,同時派出部分校長外出跟崗鍛煉,切實提升專業水平。下一步還將搭建以“名校長+”領航研修共同體為代表的常態化交流平台,形成“學—練—提”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為校長不斷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支撐。

三是重視干部隊伍的長期培育。進一步打通“區—市—校”三級干部流通渠道,打通從職稱到職務的流通壁壘,不斷優化干部結構。以校級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為例,自去年開始遴選了一批專業化、高素質的“80后”“90后”干部,以選聘的方式到直屬學校副校長職位挂職鍛煉。通過跟蹤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研判問題、解決難題的能力大幅提升,成為符合人民期待的“民之初者”,也成為干部“蓄水池”裡的“活水”和“清水”。

在教師資源配置方面,對標強師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呼和浩特市一方面構建起多部門、多主體、多利益相關治理部門的分工協調機制,一次性解決了包括教師編制與崗位、職稱評聘、權利與待遇等問題,實現了各項資源向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傾斜,為人才“用得好、留得下”創造了良好條件。另一方面全方位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堅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批、全國6所部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畢業生招聘一批、高學歷青年人才引進一批、骨干優秀教師引進一批”的工作思路,配齊建強教師隊伍。在此基礎上,呼和浩特市打出集團化辦學、“一地一策”幫扶、“縣管校聘”的組合拳。當前,全市已經建成63個“名校+”教育集團,預計今年底達到86個,這將惠及全市50%以上的學生,充分實現了優質校與薄弱校的聯動,進一步平衡校際資源。

在教師數字化轉型方面,積極響應時代號召,軟硬件齊發為成長賦能。呼和浩特市在推進“數字化校園”全覆蓋的同時,還致力於規范各類教育應用平台數據接入和分層分級存儲,暢通城鄉、區域、校際的數據對接,建立師生及學校發展的數字軌跡,為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創造條件。同時,強化對數據的分析,目前正在對“教育教學實時監測平台”進行試點,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課堂實況形成教師“畫像”,為教師調整教學及精准育才、選才提供了依據,也進一步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准確性。與此同時,加強利用全市已有的“智慧教育”市級指揮平台、“備授研評”一體化智慧教研雲平台推動城鄉、區域教研一體化,提升教師信息素養。目前,呼和浩特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工程已經上線,不僅包含了多渠道、多層次的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培訓課程,還以需求為導向,為教師提供了實踐層面的技能指導,為提升教師的數字化素養精准賦能。

來源:呼和浩特市教育局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