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豐收鄉執“三筆”促鄉村文明“新畫”

2023年12月01日11:09 |
小字號

培育樂民沃土,引領文明新風﹔提升村庄顏值,補齊短板弱項﹔助力鄉村振興,共創美好生活……近年來面對著新時代鄉村文明建設的新目標新任務,赤峰市敖漢旗豐收鄉黨委政府堅持執好“黨建引領、實干擔當、綠色發展”三支筆,突出黨建引領,用心、用情、用力繪就鄉村文明建設的“新畫卷”。

執“黨建引領”之筆 為鄉村文明點亮“引航燈塔”

深入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文明創建工作,探索“鄰裡和諧·鄉村和美”新路子,依托鄉村振興講習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微信平台等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黨員群眾參加鄉村文明建設培訓4期、3600余人次。通過集中座談、專家授課等形式,有效提高了鄉村兩級干部抓鄉村文明建設的能力。全面落實抓鄉促村工作職責,建立鄉村文明建設責任體系,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發揮全鄉179個基層網格的作用宣傳鄉村文明,利用網格員“親鄰裡、知民情”的優勢,加強理論政策、文明風尚宣傳力度,讓鄉村文明建設融入群眾日常生活。同時壯大村“黨建宣講員”隊伍,定期開展“支部書記講黨課”“黨建互動會”系列活動。引導村民丟掉“腐朽陳舊”的思想。為鄉村文明點亮“引航燈塔”。

執“移風易俗”之筆 為鄉村文明注入“源頭活水”

豐收鄉黨委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整治環境衛生,改善村容村貌。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建立工作制度,充分調動各村主動參與整治的積極性。引導農戶將村庄清潔整治、建設美麗庭院轉化為自覺行動。動員群眾參與到文明村創建工作中,使鄉村既有“顏值”又有“內涵”。常態化開展“美麗庭院”“最美家庭”“豐收好人”等評選活動,著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2023年共評選出美麗庭院5戶,最美家庭12戶,豐收好人45名等,推動全鄉“人人參與家鄉美”的熱潮。同時建立健全各村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四大”村民自治組織體系,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形成依規管村治理體系,提高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能力,實現“你要整治”變“我要整治”。鞏固了美麗宜居村庄的建設成果。推動文明創建工作上新台階。為鄉村文明注入“源頭活水” 。

執“綠色發展”之筆 為鄉村文明繪就“嶄新畫卷”

豐收鄉毗鄰大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山水相依、林草交替、環境秀美。近年來,豐收鄉深入推進農旅融合,讓集體經濟實現增收的同時,也為文明鄉村注入生機與活力。古村落內流水潺潺,春踏青、夏避暑、秋賞葉、冬享雪。綠色產業興旺發達,鄉村文明才更有底氣。面對前景可觀的鄉村旅游。豐收鄉探索“生態+康養+旅游”的產業模式,執“綠色發展”之筆,為鄉村文明繪就“嶄新畫卷”。2021年,豐收鄉籌措資金為宋杖子修繕過水路面一處﹔2022年,籌措資金近80萬元用於美化村落環境、升級街區亮化工程、建設游客休息中心及農耕文化展覽館。以武安州遼代白塔的維修和考古發掘為契機,依托此千年國保單位的歷史文化品牌增加觀光情趣,挖掘歷史民俗風情,打造集農業觀光、採摘體驗、文化體驗、天池游覽、特色美食於一體的現代休閑農業旅游區。三年來,吸引各類團體組織開展活動30余次,草莓採摘節等各種文旅活動吸引游客累計12000人次,帶動村民132人就業創業,戶年均收入增加1000元,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讓村裡人端起“生態碗”,吃上“生態飯”。

豐收文明之花的種子已在村民心中生根發芽,干淨整潔的街道,錯落有致的房屋,農家房前屋后的花卉,花香、果香縈繞鼻尖,文明新風在豐收的土地上吹拂不息,一幅產業旺、生態美、宜居住的文明鄉村畫卷鋪展開來。(鐘月)

來源:敖漢旗委宣傳部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