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頂蒙古包”到國際能源大通道

11月19日,巴彥淖爾市甘其毛都口岸管委會傳來好消息:甘其毛都口岸今年累計完成進出口貨運量3249.77萬噸,單日、單月過貨量全部刷新開關以來最高紀錄,通關過貨量繼續領跑全國陸路口岸,提前4個月完成自治區下達的2200萬噸目標任務。
在甘其毛都口岸“十二進七出”智能卡口,記者看到數輛滿載蒙古國煤炭、銅精粉的貨車依次入關。與此同時,多輛橘紅色AGV無人駕駛貨車從中蒙邊境線上的交互區吊裝上裝滿進口煤炭的集裝箱,沿著指定路線自動導引、有序通關。眼前這一派繁榮景象,很難讓人與30多年前隻有兩頂蒙古包的甘其毛都聯系起來。
甘其毛都是蒙古語,意為“獨一無二”,是中國距離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最近的陸路口岸。1989年12月,甘其毛都被自治區政府批准為中蒙邊境貿易臨時過貨點,兩個月后首次過貨,進口皮張、絨毛、肉食品等畜產品,出口日用品。
當時,甘其毛都過貨點條件簡陋、環境艱苦。“整個口岸基礎設施薄弱,站裡配備了一輛吉普車,隻有幾名干警,每天一早從烏拉特中旗海流圖鎮出發到甘其毛都口岸進行檢查,晚上再驅車趕回去,來回270多公裡,特別辛苦。”甘其毛都邊檢站第一任站長達木林告訴記者,“當時的貿易場所隻有兩頂蒙古包,出口的是米面和白糖,還有一些日用品,進口的是絨毛、皮張等畜產品。”
曾經的甘其毛都口岸是一個黃沙滾滾、人煙稀少的不毛之地,全年100余天為大風揚沙天氣,冬季室外氣溫低至零下35攝氏度,夏季地表溫度高達60攝氏度。很多人調侃,要想在甘其毛都生活下去,就要必備“三寶”——春秋的沙暴、腳上的血泡、嘴上的口罩。
“過去,這裡是一條街道一盞燈、一個喇叭全城聽。在口岸生活,經常是外面刮大風、屋裡刮小風,喝水用水要定時儲水,停水停電是家常便飯!”一名老關員回憶起剛建關的場景時唏噓不已。
雖然條件艱苦,但仍舊有很多穿蒙古袍、蹬皮靴的蒙古國邊民扎堆來“掃貨”,成為口岸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992年,甘其毛都被批准為季節性開放口岸,中國與蒙古國開始在這裡進行鋼材、水泥等大宗交易。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甘其毛都口岸貿易量不斷增加,2009年被批准為常年開放的公路口岸。“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進一步促進了甘其毛都口岸的發展。
在甘其毛都口岸礦能專用通道外,一輛輛懸挂蒙古國號牌、滿載煤炭的重型貨車排隊進入通道卡口,通關現場並沒有監管人員值守,每輛貨車隻需在卡口處停留幾十秒,便高效完成驗放流程順利通關。
進入甘其毛都智慧管控中心,口岸實時運行狀態一目了然。“口岸已經實現服務監管相結合、通關態勢‘一張圖’、安全應急適時化、綜合數據一體化、數據資源共享化、統計分析自動化等6方面功能。”甘其毛都口岸管委會副主任田桂虎介紹。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甘其毛都加快通關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原煤專用通道、“十二進七出”貨運通道等,進出口貨運量逐年攀升,躍居全國貨運量最大的公路口岸﹔
口岸黨工委扎實推進主題教育,採取周調研、月分析、季調度方式,到企業及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調研辦公10余次,解決難點問題12個﹔
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今年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4.62億元,提高通關能力、提升開放形象、改善人居環境﹔
積極探索多元跨境運輸模式,全面構筑汽運、AGV、鐵路、智能空軌互為補充的多式聯運通關過貨新格局﹔
“走出去”招商15批次,“請進來”對接企業22次,實施招商引資項目3項,落地項目總投資19.43億元,已完成支付5.34億元﹔
加快聯檢大樓改擴建工程進度,打造集旅游觀光、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獨具邊境文化特色的綜合性景區﹔
積極爭取打通“天賦河套”農產品直通蒙古國貿易通道,申建肉類進口指定口岸,推動口岸對外開放多元化發展﹔
一系列舉措,深刻改變著甘其毛都口岸的面貌,推動當地全方位辦好兩件大事見行見效。
“我們將瞄准綠色、智能、高效、安全的現代化口岸建設目標,在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通關過貨效能提升、鎮區人居環境整治、保障內暢外達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建設巍然蓬勃的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貢獻力量。”田桂虎說。
從隻有兩頂蒙古包的臨時過貨點,到商賈雲集的常年開放口岸﹔從季節性開放口岸到全國過貨量最大的公路口岸,甘其毛都已經成為活力無限的邊貿新城和國際能源大通道。(記者 薛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內蒙古開展青少年殘疾人運動員選拔工作
- 為進一步推動自治區殘疾人競技體育發展,加強殘疾人運動員后備力量和人才隊伍建設,今年以來,自治區殘聯聯合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體育局深入各盟市選拔青少年殘疾人運動員,著力建立項目分布科學、年齡結構合理、新老銜接順暢的優秀運動員梯隊。 “今年,我們赴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呼倫貝爾市等地開展了青少年殘疾人運動員選拔工作,主要為田徑、舉重、冰雪、乒乓球、羽毛球、盲人柔道等項目選拔后備人才,共對300余名殘疾青少年進行了選拔測試,通過體能測試等環節對殘疾人的身體素質進行細致了解,將有運動潛力的殘疾人登記在冊,並就殘疾人專項訓練、科學運動等方面進行了專業指導,初步達成培訓意向105人,通過選拔的運動員將有機會參加自治區組織的統一試訓,備戰2025年全國殘疾人運動會。…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