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高質量做好“崇文玉泉”這篇大文章

——專訪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委書記程重重

人民網記者劉藝琳 寇雅楠
2023年11月01日16:49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青城深秋,天高雲淡。穿過玉泉區林立的高樓,古朴沉靜的大盛魁博物館集群映入眼帘。行走在青磚灰瓦之間,雕梁畫棟入目,宛若穿越時光。

記者來到大盛魁博物館集群的一處書畫家工作室。書畫家孫卓章先生早早立於正房外等候,熱情招呼我們進入他的工作室,一瞬間墨香扑鼻而來,“崇文玉泉”四個端嚴高古的爨(cuàn)寶子大字進入了視線。

今年7月,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在大盛魁博物館集群內引入並設立了“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書畫藝術專業委員會暨孫卓章工作室”。工作室設立后不久,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便向玉泉區送來了感謝信。

信中這樣寫道:欣聞貴區設立了"孫卓章工作室",這是弘揚傳承書畫藝術、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滿足各民族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明智之舉,可以更好發揮書畫名家在文旅領域的示范帶動作用。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書畫藝術專業委員會暨孫卓章工作室外景。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書畫藝術專業委員會暨孫卓章工作室外景。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福地玉泉,底蘊深厚。近年來,玉泉區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深挖歷史文脈資源,發展文旅經濟,打造"崇文玉泉"。引入孫卓章書畫工作室正是提檔升級大盛魁博物館集群,建設首府文化會客廳的舉措之一。

“崇文玉泉”的內涵是什麼?又有什麼現實涵義?為深挖其背后的意義,近日,人民網記者專訪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委書記程重重。一幅文化玉泉的絢麗畫卷徐徐展開,百年老區正在重煥青春。

工作室內陳列的孫卓章書法作品。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工作室內陳列的孫卓章書法作品。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看歷史

塞外青城歷史文脈的根基之地

玉泉區因“玉泉井”而得名。“御馬刨泉”得玉泉,傳說玉泉井是清康熙皇帝的御馬刨地涌出的靈泉。程重重表示,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的發祥地,玉泉區距今已有450多年的歷史。

玉泉區是呼和浩特市區最早的古城所在地,清初稱“庫庫和屯”,萬歷三年明廷“賜”名“歸化城”。自清代建“新城”后,民間俗稱此地為“舊城”。

玉泉區文物古跡眾多,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塞外青城歷史文脈的根基之地。這裡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有體現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的大召、席力圖召、乃莫齊召、五塔寺、觀音寺、寶爾汗佛塔﹔有見証民族友好團結的昭君博物院﹔有展示歷史商貿文化的大盛魁文創園﹔有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的塞上老街歷史文化街區﹔有集生態涵養、休閑游憩、旅游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大黑河郊野公園、小黑河門戶公園。

大黑河城市露營基地(林下空間)。玉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大黑河城市露營基地(林下空間)。玉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其中,塞上老街區塊(街區由“四街八巷二十四院”組成)先后被評為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第一批國家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自治區歷史文化街區、首批自治區非遺特色街區等。

今年夏天,孫卓章為塞上老街西城門樓書寫了“柔遠門”和“崇德向善”匾額,並為大召南北牌樓分別書寫了“古風浩蕩”“地靈醴泉”牌匾。

“工作室環境安靜,非常適合寫字作畫。”孫卓章很感動也很珍惜:“感受到玉泉區非常重視文化產業發展,特別感謝這份信任。”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書畫藝術專業委員會暨孫卓章工作室內景。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書畫藝術專業委員會暨孫卓章工作室內景。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看現在

“崇文”傳統煥發新生機

程重重表示,近年來,玉泉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採取市場化運營模式,按照“文旅經濟強起來、文物場所活起來、文創產品火起來、文博場館用起來、旅游景區串起來”的工作思路,重點打造30萬平方米塞上老街區塊、1.6萬平方米大盛魁北區區塊、5萬平方米洗滌劑廠、制鎖三廠城市更新區塊,謀劃實施了11個文旅項目,持續提升“崇文玉泉”品牌價值,使“崇文”的傳統煥發新生機。

大盛魁博物館集群。玉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大盛魁博物館集群。玉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程重重對玉泉區的發展做了清晰的介紹:

——文旅經濟方面,玉泉區在今年完成了塞上老街西段提升改造工程和區塊10萬平方米的亮化提升,提升改造后的塞上老街區塊已成為游客必來的網紅打卡地﹔對大黑河城市露營基地(林下空間)提檔升級﹔學習借鑒上海等城市更新改造成功案例,在保留老廠房工業元素風格的基礎上,將老廠房進行改造升級,打造了全市首家城市更新項目——勱立體育文化產業園。

——文物場所方面,完成了席力圖召、觀音寺、弘慶召、小召牌樓4處文物修繕工作,扎實做好財神廟、惠豐軒、大盛魁商號舊址3處文保單位盤活工作。

——文創產品方面,著力打造玉泉區區域文化品牌——“玉泉造物”,研發了紅色玉泉、大盛魁、“塞上第一財神廟”等6個系列50余個原創文創產品。

——旅游景區方面,圍繞“吃在玉泉、住在玉泉、游購玉泉”,打造7條精品旅游線路,培養專業化講解員隊伍。

——文博場館方面,玉泉區按照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結構優化、特色鮮明的非國有博物館集群發展思路,定位首府文化會客廳,完成了大盛魁博物館集群重新規劃和提檔升級。

程重重告訴記者:“‘孫卓章工作室’、馬頭琴博物館等文博場館先后在大盛魁博物館集群入駐,標志著玉泉區文博事業正朝著專業化、規范化的道路邁進,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特色文化交流、提升地方文化軟實力,助力首府打造‘博物館之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塞上老街西段提升改造。玉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塞上老街西段提升改造。玉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看未來

高質量做好“崇文玉泉”這篇文章

談到目標,程重重說,玉泉區將以爭創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為目標,加快構建“四季、四地”旅游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全力做好“崇文玉泉”這篇文章。

塞上老街內的中俄蒙互貿商品展銷基地。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塞上老街內的中俄蒙互貿商品展銷基地。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強化歷史文化街區的精細化管理。深度挖掘文化內涵,發揮大召景區、中國燒賣美食街、大盛魁博物館集群的區位優勢,從交通、游覽、餐飲、住宿等10個方面,持續提升基礎設施和業態,扎實做好塞上老街區塊的精細化管理。

——提前謀劃好冬季文旅活動。依托玉泉區豐富文旅資源,謀劃春節、元宵節期間文化廟會及大黑河冰雪節、小黑河燈展等冬季文旅活動,配合好元旦新華廣場舉辦的跨年夜敲鐘活動,讓首府的“煙火氣”更濃。

——繼續推動文博場館用起來。立足玉泉區文博場館經營現狀,打破地域和空間限制,完成大盛魁博物館集群剩余藏館入駐,盤活大盛魁南區閑置資源,開展歸化城展示館、綏蒙抗日救國會、錢幣博物館等館際合作交流,讓文物“活”起來、文博場館“火”起來。

——扎實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依托大黑河玉泉區段12公裡自然生態風貌,統籌規劃河流、林下、漫灘、千島湖、花海等現有資源,提檔升級大黑河城市露營基地,規劃建設房車營地配套項目。按照“旅游景區網紅打卡村、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村、農文旅融合休閑旅游度假村”的發展定位,採取政府引導、市場化的運作模式,積極引導大黑河郊野公園、昭君博物院、南湖濕地等景區周邊村庄謀劃“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打造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村。玉泉區正在積極推進大庫倫農文旅鄉村振興示范村項目。

——做好洗滌劑廠區塊的城市更新改造。扎實開展文旅產業賦能城市更新行動,堅持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在已成功改造運營制鎖廠城市更新項目——勱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基礎上,加快協調解決洗滌劑廠區塊遺留問題,啟動實施洗滌劑廠區塊城市更新項目建設。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