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托縣:百萬畝玉米迎豐收 科學種植提效增產

在托克托縣新營子鎮,機手駕駛收割機在田間收割玉米。新華網發(烏力更 攝)
收割、脫粒、粉碎秸稈、裝車……秋收時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近百萬畝玉米迎來大豐收,種植戶搶抓晴好天氣,駕駛一輛輛玉米收割機往來於田間,全面開啟收獲模式。
在伍什家鎮哈達圖壕村的一塊玉米地裡,一台大型籽粒收割機來回穿梭,將金黃飽滿的玉米粒裝進運糧車,2名工人隨后撿拾機器拉下的玉米,確保顆顆歸倉。
玉米種植大戶樊艦艇說:“去年玉米畝產600多公斤,今年畝產達到了800公斤左右,主要受益於選用密植品種、滴灌水肥一體化、機械化作業等科學種植。”樊艦艇介紹,目前玉米收購價每噸2730元,拋去流轉費、種子化肥,每畝地可收益300元。
據托克托縣農牧推廣中心主任任恆介紹,今年托克托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13萬畝。其中玉米99.4萬畝、大豆3.4萬畝,較上年有不同程度增加,實現了糧豆面積雙增。
在托克托縣新營子鎮,機手駕駛收割機將玉米裝進卡車。新華網發(烏力更 攝)
今年以來,托克托縣把玉米大面積提高單產,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推廣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調控高產技術,針對淺埋滴灌、膜下滴灌、黃河水直濾滴灌等不同的灌溉方式,在技術應用和管理上力求精准。
任恆說,我們推進優良品種更新換代,做到精准選種﹔推廣使用的移動式黃河水直濾水肥一體式灌溉裝置,做到精准推廣﹔應用北斗導航播種和提升整地質量,保証播種密度和播種質量,做到精准播種﹔全生育期兩遍防控病虫,做到精准防控。
在精准水肥管理方面,托克托縣在原有水肥管理基礎上,應用了阿爾格微藻肥約5萬畝。這種微生物藻類肥料中的藍藻能固定空氣中的氮,使其轉化為植物可吸收的氮素,並具有改善鹽鹼地的作用,同時綠藻細胞中含有大量葉綠素,可以促進植株光合作用,吸收土壤中CO2並釋放O2,合成有機質,起到改良土壤、促進作物增產提質的作用。
河口村岳輝濤種植的地是鹽鹼地,今年在縣農牧推廣中心指導下混合選用微藻營養液實施精准水肥管理,玉米長勢健壯、籽粒飽滿,每畝增產200多斤。
目前,托克托縣水肥一體化面積達34萬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97萬畝次。同時引進推廣深鬆機、翻轉犁、驅動耙、聯合整地機等機械,改旋耕為深鬆深翻精細整地,提高了整地質量,玉米籽粒直收2萬畝以上,實現精准收獲。(李國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