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熱點城市何以花落呼和浩特?

日前,在第23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第二批中國投資熱點城市名單發布,共計18個城市上榜,呼和浩特市位列其中。
成為投資熱點城市的密碼是什麼?城市永葆活力的基因是什麼?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持續擦亮綠色生態發展底色。2022年,呼和浩特市優良天數合計329天,較上一年同期增加11天,達標率90.1%。推進“三北”防護林兩階段、五期工程建設,累計完成475.4萬畝任務。截至目前,該市森林面積為594萬畝、草地面積為5819.38萬畝、濕地面積為526.38萬畝、林草覆蓋率達到35%以上,生態底色更加鮮亮。
從綠色制度到綠色保護再到綠色產業,呼和浩特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呼和浩特市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重點培育“六大產業集群”。其主要包括:從“一棵草到一杯奶”,培育以乳業草種業為核心的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從“一粒硅到一顆芯”,加快推進中環產業城、華耀光電等項目建設,積極吸引和布局產業鏈上下游項目﹔牢牢把握“雙碳”戰略和能源安全兩大主線,完善清潔能源產業鏈條,培育以綠色電力為基礎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從“一顆芯到一片雲”,緊抓全國“東數西算”工程布局機遇,結合自身資源能源優勢,培育以大數據雲計算為重點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從“一粒玉米到一粒藥”,打造國內一流生物醫藥研發生產基地,打造鏈條完整的生物發酵與制藥轉型升級示范基地,打造以生物疫苗、生物發酵與制藥、中(蒙)醫藥為重點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從“化石能源到化工新材料”,全力打造全區精細化工示范區,重點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工、氯鹼化工“4條鏈”上發力,打造以節能低碳為方向的現代化工產業集群。
同時,圍繞“六大產業集群”,主推延鏈補鏈強鏈,重點瞄准投資大、產業帶動性強、附加值高的項目企業,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上半年,全市新引進招商引資項目470個,協議投資額4129.88億元。
呼和浩特市地處俄蒙歐“對外開放圈”、京津冀“兩小時經濟圈”、呼包鄂烏“一小時城市圈”、呼包鄂榆城市群,是連接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重要樞紐城市,是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一帶一路”草原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和國家向北開放、連接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樞紐城市。當前,呼和浩特市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平台載體、產業政策等多元優勢,構建形成了產業特色鮮明、發展優勢突出的“2+5+1”開發區布局體系,積極構建“東融、西聯、南通、北開”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全面建設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的高品質城市,這是呼和浩特市貫徹落實自治區對首府目標要求的具體實踐。
宜居方面,呼和浩特市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通城區斷頭路48條,改造背街小巷179條﹔更新改造老舊燃氣管網270余公裡﹔改造725個老舊小區,約996萬平方米,涉及居民11萬戶。
宜業方面,呼和浩特市圍繞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突破375萬、城區常住人口突破300萬的總目標,聚焦青年大學生和來呼工作人員兩大群體,著力從來呼人員最關注的就業、住房、教育醫療、便民服務等方面入手,提出四個方面18項舉措,大力吸引區內外高校畢業生留呼、回呼、來呼就業創業。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7.32萬人,新增技能人才8829人,技能人才突破40萬人,均在全區排名第一。
宜學方面,呼和浩特近年來新建改擴建中小學12所、新增學位2.1萬個,新建幼兒園29所、新增學位8000個。同時,正在加快推進“3年100所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建設。通過建立聯盟校,實施“名校+”工程,強校帶弱校,推動集團化辦學,為促進全市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持續“加碼”。
宜養方面,呼和浩特市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基本形成,基本構建起醫養融合化、居家社區養老社會化、養老機構多元化、健康養老智慧化的養老產業發展體系。目前已建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310個,覆蓋率達95%,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31個,覆蓋率達100%。
宜游方面,呼和浩特市已形成北部敕勒川草原、中部大黑河、南部黃河景觀文化旅游帶,共有A級景區47家,老牛灣黃河大峽谷、伊利草原文化旅游景區正在創建國家5A級景區。
“美麗青城 草原都市”,呼和浩特這座實力之城、發展之城、美麗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開放之城,正以鮮明的城市特色展現“投資魅力”。(記者 劉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