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為山:新時代內蒙古以開放包容、開拓創新的氣概打造“北疆文化”品牌

人民網呼和浩特10月14日電 (富麗娟、實習生楊光)10月14日,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主題的首屆呼和浩特國際雕塑藝術展在呼和浩特雕塑藝術館開幕。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席吳為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原主任、全國城雕委藝委會原主任曹春生,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包鋼,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鄭宏范出席藝術展開幕式,並為呼和浩特雕塑藝術館揭幕。中宣部、文旅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藝術展開幕式。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席吳為山致辭。王劭凱攝
開幕式上,吳為山為呼和浩特雕塑藝術館“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創作展示中心”授牌並致辭,法蘭西藝術學院院士迪埃·貝奈姆,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賀海東分別致辭。
“內蒙古不光有草原文化,還有紅色文化、長城文化、黃河文化、農耕文化。”吳為山在致辭中表示,新時代以來,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發揚蒙古馬精神,以開放包容、開拓創新的氣概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了貢獻。
吳為山說,藍天白雲,陽光燦爛,在祖國的北疆,在美麗的草原都市,志同道合的世界各國藝術家們共襄盛會,以雕塑藝術表現歷史、對話時代、暢想未來。我們的作品立在這裡,我們的感情更傾注在這裡。我們以藝術的生命情感,以藝術的形式美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感謝內蒙古人民給予我們這片綠色的大地,讓我們的作品可以在這裡呼吸,感受大自然的陽光雨露,獲得生命的滋養。
吳為山作品《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實習生 楊光攝
吳為山作品《馬可波羅》。人民網記者 富麗娟攝
吳為山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十周年。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主題舉辦的“首屆呼和浩特國際雕塑藝術展”,展現出新時代中華文化的開放姿態與包容胸懷。呼和浩特國際雕塑園、呼和浩特雕塑藝術館與本次展覽同時亮相,這裡不僅有聞名世界的經典之作,也有國內外老中青藝術家作品,它們在這裡實現了熔鑄古今、匯通中外的對話。這種對話,是平和的、平等的,是心靈的對話,是超越時空的對話!
吳為山作品《大草原》。人民網記者 富麗娟攝
吳為山介紹,本次展覽有不少紅色題材作品,其中,直抵人心靈的《長征組雕》凝聚了當代雕塑家對革命先輩的無限崇敬,生動展現了長征故事,是新時代以藝術創作賡續紅色文脈的壯麗史詩。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次展覽充分體現了“兩個結合”,體現了廣大的藝術家們為生態文明,為美麗中國建設注入了文化的血液。在此,向所有的參展藝術家致敬,向人類偉大的文明致敬。感恩偉大的黨、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人民。
吳為山作品《庄子》。王劭凱攝
吳為山作品《管子》。實習生 楊光攝
據悉,本屆國際雕塑藝術展首次把國內外優秀雕塑作品集中落戶呼和浩特,也將把文明之美、文化之美、藝術之美帶入首府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度,進一步豐富現代化城市的精神和文化內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