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輪驅動下的農旅融合

“這兒真是個休閑的好去處,每到周末我們都會來這裡放鬆放鬆。”初秋時節,通遼市的付超正在和家人在保安農場拍照打卡,這場綠色治愈之旅讓她“沉浸式”體驗了鄉野慢生活。
又是一年收獲季,通遼市開魯縣保安農場滿目蒼翠,鄉野深處生機勃勃。今年,保安農場雞心果種植總面積發展到7750畝。其中規模最大的紅滿園果樹專業合作社種植面積2200畝,打造高標准化示范基地800畝。2021年,合作社投資20萬元建設了4座桃棚,種植油蟠、壽桃、黃桃等,今年又投資120萬元,建設了集餐飲服務、休閑娛樂、體驗觀光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讓林果產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既換來了“金山銀山”,又留住了美麗鄉愁。
紅滿園果樹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庄麗媛介紹,由於每年來果園採摘雞心果和蟠桃的人很多,這裡環境好,大家都想領著老人孩子好好玩一玩,今年合作社建起了鄉村旅游基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體驗農村生活、感受鄉野氣息,有很多人特別懷念農村的這種感覺。接下來我還想開展鄉村民宿、農事體驗、農田認領等多個項目,讓游客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農業文化和生活方式,感受農村的寧靜安逸。”庄麗媛說。
保安農場黨委副書記苗志軍說:“在雞心果產業發展過程中,保安農場跳出了林果產業的傳統思維,更加注重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圍繞境內12公裡環湖賽道做文章,依托周邊3500畝雞心果和1500畝經濟林,建設魚塘10處、荷花池2處、農家樂5處,年接待游客近萬人,帶動就業30人,年人均收入3萬元。”
“林果產業+鄉村旅游”雙輪驅動激發了消費活力,農旅融合為鄉村振興增添了綠色動能,“以林果促旅游、以旅游興林果”的新發展思路讓保安農場積蓄了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力量,也讓林果種植戶們對鄉村旅游的廣闊前景和林果產業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滿期待。
“合作社現在成功加工了雞心果果干,市場認可度比較高,下一步,還想多開發一些果汁、果酒、白酒等產品,進一步豐富雞心果產品品類,延伸產業鏈條。另外合作社基地種植的雞心果已經通過綠色食品認証,果品也遠銷到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我們也會進一步科學化、標准化管理果園,提升雞心果品質,走高端市場。”庄麗媛說,她相信開魯雞心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會越來越高,她也會帶動更多的人通過種植雞心果、走農旅結合道路增收致富。(記者 郭洪申 通訊員 劉源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