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題

內蒙古通遼市:直播間裡聊電子勞動合同 持續釋放“數字人社”紅利

2023年09月28日15:27 |
小字號

“什麼是電子勞動合同?”

“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的好處是什麼?”

“電子勞動合同有哪些應用場景?”

9月28日,通遼市人社局聯合市融媒體中心舉辦的《人社政策直通車》節目正在直播,通遼市人社局政務服務科科長王春雨和勞動關系科科員肖春亮就什麼是電子勞動合同以及推廣電子勞動合同的意義、注意事項、應用范圍等問題進行現場解答。

“電子勞動合同+數字人社”應用推廣直播訪談節目現場。包烏蘭攝

“電子勞動合同+數字人社”應用推廣直播訪談節目現場。包烏蘭攝

電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經協商一致,以可以視為書面形式的數據電文為載體,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訂立的勞動合同。

“推行電子勞動合同可以有效降低企業運行和員工管理成本,提高勞動合同檔案管理效率,降低勞動合同簽訂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避免因勞動合同管理不規范引發的各種問題。同時,對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減少勞動關系隱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肖春亮介紹。

自今年2月份以來,通遼市人社局多措並舉推行電子勞動合同,以企業較為集中的工業園區、街道、樓宇為重點區域,以用工規模較大的企業為重點對象,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進直播間、進建筑工地等方式,對電子勞動合同的實施條件、服務管理等企業和勞動者關心的重點問題進行現場解答,指導企業和勞動者依法訂立和管理電子勞動合同,依托電子勞動合同辦理人社業務,切實提高企業和勞動者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的積極性。

工作人員現場測試電子勞動合同相關功能。春林攝

工作人員現場測試電子勞動合同相關功能。春林攝

“與傳統紙質勞動合同相比,電子勞動合同要通過數字証書、聯網信息核驗、生物特征識別驗証、手機短信息驗証碼等技術手段,需要勞動者親自操作才能進行簽署,真實反映勞動合同訂立人身份和簽署意願,可以有效避免代簽問題。”王春雨介紹說,“電子勞動合同從簽訂到變更及續訂終止全流程可記錄、可查詢、可追溯,有效規避了合同濫用、造假等因使用和管理不當引發的糾紛風險。”

據了解,3月1日,通遼市率先簽訂自治區第一份電子勞動合同,電子勞動合同工作全面進入“互聯網+勞動關系”時代。截至目前,自治區簽訂電子勞動合同56520份,其中通遼市簽訂了20962份,位列全區第一。

通遼市人社局依托電子勞動合同平台依法簽署的電子勞動合同,與蒙速辦和內蒙古自治區網上辦事大廳數據統一交換平台實現數據共享,實現電子勞動合同在政務服務場景的應用。同時,及時梳理匯總分析電子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終止等相關數據,動態掌握企業勞動用工情況,強化勞動關系矛盾風險監測預警。此外,通過聚合就業、社保、勞動關系等業務板塊數據,為企業和勞動者“精准畫像”,提供更加精准化、專業化、一體化的企業用工、職業指導、職業培訓、補貼申領、待遇享受等服務。

“推行電子勞動合同是通遼市人社局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舉措,是深化數字人社改革的重要內容,更是推動便民惠企的一項有利舉措。通遼市作為全區首批電子勞動合同試點地區,將進一步完善數據應用、豐富應用場景,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釋放‘數字人社’紅利,為群眾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務。”通遼市人社局副局長岳光澤表示。(包烏蘭)

來源:通遼市人社局

(責編:張聿修、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