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廣電”網絡讓農牧民樂享“智慧新生活”

“廣電網絡千兆光寬帶的接入,讓我們真正體驗到‘極速上網’的便利,享受到高品質的千兆寬帶產品服務。”扎蘭屯市如意家園小區居民王先生開心地說。
9月18日,中國廣電內蒙古網絡有限公司扎蘭屯市分公司使用試運行的千兆無源光網絡綜合網管系統,開通了全區首個廣電網絡千兆用戶,自此,我區廣電網絡寬帶業務發展步入千兆時代。這是“智慧廣電”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關乎民生、連接民心,中國廣電內蒙古網絡有限公司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智慧廣電媒體,發展智慧廣電網絡”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國有文化企業屬性,開展牧區智慧廣電寬帶網絡覆蓋與服務工程、智慧廣電固邊工程等重點民生項目,全力助推地方信息化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
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地廣人稀、人居分散,不少邊遠牧區存在信息網絡基礎落后、通訊信號質量差等“老大難”問題。為此,自治區政府決定實施牧區智慧廣電寬帶網絡覆蓋與服務工程,採取政府補貼、企業承建的方式,對全區33個牧區旗縣進行基礎網絡建設。此項工作作為惠民項目,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中國廣電內蒙古網絡有限公司主動擔當項目建設重任,全力以赴實施推進。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潮格溫都爾鎮查干敖包嘎查牧民烏蘭其其格這幾天身體不適,在家裡打開電視,通過智慧廣電系統,便聯系到了旗蒙醫醫院的醫生,通過電視屏幕,與醫生進行“面對面”問診咨詢,及時了解身體狀況對症服藥。
“過去牧區沒有通訊網絡,與外界聯系十分困難,看病就醫最近也需要去幾十公裡外的基層衛生院,牧區智慧廣電網絡覆蓋與服務工程實施后,通過網絡視頻,足不出戶就可以及時就診,少跑了很多路,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烏蘭其其格說。
中國廣電內蒙古網絡有限公司通過技術攻關,優化了有線無線網融合覆蓋技術,有效解決了邊遠農牧區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導致的網絡覆蓋困難問題。在升級4K智能機頂盒,不斷提升廣播電視、寬帶接入、智能應用一體化服務能力的基礎上,還依托廣電網絡雲平台和數據傳輸能力,建設了牧區智慧廣電數據綜合管理系統,實現了對所覆蓋牧民用戶“點對點”的精准化服務,推動公共服務與人民群眾心貼心、零距離,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牧區智慧廣電寬帶網絡覆蓋與服務工程已經完成全部工程建設和用戶安裝任務。項目總投資9.44億元,新建、租用鐵塔1551座,建設基站8759套,敷設光纜2.61萬公裡,租用光纜7085公裡﹔覆蓋33個牧區旗縣、281個蘇木鄉鎮、1200余個行政村、2400余個嘎查、2500余個自然村。共計為14.5萬戶牧民群眾接入了廣電網絡,提供20M以上寬帶和100套以上廣播電視節目,形成了“智慧廣電進牧戶、網絡覆蓋惠民生”的良好口碑。
如今,信息化生活方式為牧民群眾打開了聯通外界的窗口,貧乏單調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在草原深處,牧民使用WiFi網絡直連,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樣刷微信、聊語音、看視頻﹔通過高清電視節目,第一時間聽到黨和政府的聲音,及時了解本地政策信息和惠民政策……
通過集寬帶網絡、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於一體的“智慧廣電”信息化服務,牧民群眾的生活更“智慧”了。“當地牧民隻要在牛羊棚圈、草場等處安裝視頻監控裝置,就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視機,隨時隨地監控自家牲畜的活動及周邊草場環境。通過廣電網絡接入實現牧場監控后,再也不用雇佣放羊人員,節約了大量的開支。”中國廣電錫林郭勒盟分公司副總經理趙海濱介紹,牧民還可以通過電視大屏直接向旗裡獸醫部門問診牛羊等牲畜的疾病,有效實現了群眾咨詢、辦事“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的目標。
“智慧廣電”建設工程,為當地經濟帶來了新的商機,牧民們通過互聯網將農牧業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以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服務助力農牧戶增產增收,為推動固邊富民提供了重要保障。
今年以來,中國廣電內蒙古網絡有限公司在全面完成牧區智慧廣電寬帶網絡覆蓋與服務工程的基礎上,在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的11個邊境旗(市、區)實施了智慧廣電固邊工程(一期)項目。截至目前,廣電網絡公司已完成固邊工程一期11個邊境旗的各項招標工作。7月底,完成呼倫貝爾市6個邊境地區的智慧廣電固邊工程干線光纜和機房建設,實現部隊SDH信息專網的業務開通,並在專網內實現專用文化信息平台功能落地,滿足邊境群眾和邊防官兵看電視、用寬帶等文化視聽和綜合服務需求,將黨的聲音傳遞到內蒙古的每個角落。(記者 於欣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