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推深做實農牧產業增量增質 著力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

2023年09月23日09:2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牙克石農機豐收作業。

草原短尾羊。

呼倫貝爾市大豆喜迎豐收。

新巴爾虎左旗廣袤的田野。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大豆企業。

扎蘭屯市高油大豆生產基地。

鄂溫克族自治旗草原短尾羊測量建檔。

九月的莫力達瓦,稻谷飄香、秋收正忙,作為第6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呼倫貝爾市主會場,辛勤勞作的人們將在這裡共同見証豐收的盛況。金秋的呼倫貝爾大地,麥浪翻滾、瓜果飄香、牛羊肥壯,一幅現代農牧業蓬勃發展的畫卷徐徐展開……

巍巍興安嶺,滾滾呼倫水,美麗富饒的呼倫貝爾,自然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素有“綠色淨土”“北國碧玉”的美稱。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緊緊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總體目標,實施農牧業增量增質發展行動計劃,農牧產業發展量質齊升,為全市經濟社會穩大局應變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政策+領導” 夯實農牧業高水平統籌格局

古詩雲:“稻花香裡說豐年。”在莫力達瓦,呈現著“豆花香裡說豐年”的喜悅景象。莫力達瓦作為全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農牧業產業化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取得了長足發展,成為呼倫貝爾市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陣地,大豆更是成為具有區域品牌效應的特色農作物。

今年的呼倫貝爾豐收節活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農歷秋分這一天(9月23日),呼倫貝爾各地舉辦豐收節系列分會場活動。9月26日,盛大的主會場活動將在莫力達瓦騰克鎮騰克達斡爾民俗村舉辦,通過農民技能展示、豐收盛宴、鄉村體驗、農民文藝展演、首屆呼倫貝爾市“豐收杯”籃球賽(村BA)等多個互動環節,讓參與者共同慶祝豐收的喜悅。

“慶豐收 促和美”是本次豐收節的主題。一個朴實的主題,一份庄嚴的宣告:農牧民的豐收、社會的和諧美好,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政府的好政策。

呼倫貝爾市委書記高潤喜在赴農業農村部對接匯報工作時表示,呼倫貝爾市將始終精准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糧食安全戰略,圍繞“穩糧、擴豆、增油”目標思路,加快推進農牧業現代化,在全力抓好穩產保供的基礎上,推動農牧產業發展向優質高效轉型。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聚焦“五大任務”,充分發揮黨委、政府高位引領推動作用,全力推進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持續加大向上爭取力度,積極主動做好有關事項和項目服務保障工作,加快推動爭取事項、項目落地落實,助推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按照“擴大數量、增加產量、提高質量”的要求,發揮市委牽頭抓總作用,制定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書和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工作方案,明確26項重點任務,分解至旗市區,細化制定糧食生產、設施畜牧業、奶業振興、耕地質量提升、草產業發展、種業振興、農畜產品精深加工、農牧業經營機制創新等12個行動計劃,每個行動計劃配套制定重點任務清單、項目資金支撐清單、技術支撐清單和管理辦法清單4個支撐清單,同步成立12個工作專班,進一步壓實責任,逐級壓茬推進。

呼倫貝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及永乾在專題調度全市農牧產業增量增質發展和林業牧草產業工作時表示,要扎實推動高標准農田建設、種業振興、奶業振興、飼草擴種等重點工作,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庭院經濟、鄉村旅游,千方百計做好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增加產量的文章。

通過自上而下緊密聯動的工作推進,呼倫貝爾市今年上半年一產增加值完成40.27億元,增長8.3%,高於全區0.9個百分點,高於上年同期1.3個百分點,超額完成既定目標。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2829.21萬畝,較上年增加11.96萬畝,預計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30億斤以上﹔牲畜存欄達到1252.3萬頭隻,肉類產量達到8.07萬噸,同比增長18.9%﹔奶牛存欄達31.5萬頭,同比增長10.4%﹔牛奶產量達39.9萬噸,同比增長18%,高於全區13.2個百分點﹔五輪“進京赴區”爭取涉農資金8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0.9億元。

這一組亮麗的數據,彰顯著呼倫貝爾市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也亮出了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農牧業綠色高效發展的底牌。

呼倫貝爾市農牧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存厚表示:“下一步,農牧部門將持續聚焦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充分落實市委、市政府相關部署,發揮主管部門職能,聚焦推進農牧產業增量增質發展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水平,加快建成農牧業強市。”

“科創+農機” 闖出農牧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五谷豐登,並非僅僅來自風調雨順的自然饋贈,更來自於科學的頂層設計和廣泛的基層創新。

“種子是農業的‘根’,同樣的辛勞,種子不同,產量就大不相同。咱經過科學改良后的種子,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收成呢。”在莫力達瓦豐收節活動開展之際,一個身影已經迫不及待地向前來圍觀籌備過程的農民講解種子繁育的過程和莫力達瓦黑土地適用的大豆品種,他就是呼倫貝爾市中農種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李慶國。

2020年,李慶國成立了這家公司,現在公司擁有一流的服務技術團隊及科研育種團隊,是集“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公司。李慶國在以實際行動踐行“科技助農”,而龍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辛再學則是專注於提升農機裝備水平。“有了科技與狠活的小種子,也要配合高效的機械化生產方式,產量才能真的提上去。”辛再學說。

近年來,辛再學通過成立合作社流轉鄉親們的土地,廣泛採購大型農機具集中耕種,不僅讓鄉親們增加收入,同時,還讓村裡的剩余勞動力經過培訓后成為了農機具操作者,有了再就業的機會,有效助力了鄉村振興。

辛再學與李慶國各自產業間的配合,正是莫力達瓦“科技創新應用+農機裝備水平建設”聯動模式的縮影,以科技創新育種為“驅動力”,農機裝備帶來的高效生產方式為“執行力”,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有效增強農產品自主創新力、持續發展力和市場競爭力。

據王存厚介紹,呼倫貝爾市大力推進農牧業科技研發,打造了國家級氨基酸綠色制造重點實驗室、全區首家大豆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全區首家盟市級奶牛DHI生產性能測定中心﹔選育完成大豆、馬鈴薯新品種7個,其中蒙豆1137、登科5號入選國家推廣名錄,“蒙薯22號”“蒙薯23號”入選國家區域試驗區﹔開展三河牛胚胎移植51枚﹔強化技術推廣,打造優質高效增糧示范區14個、綠色高產高效萬畝片2個、千畝方45個、百畝田80個,開展試驗45項、集成技術模式19套﹔建設8個“看禾選種”平台,示范推廣品種265個。

在農機裝備建設方面,呼倫貝爾市編制完成《呼倫貝爾市現代農牧機械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規劃》,統籌謀劃全市農機裝備發展布局。落實農機購置補貼1.52億元,補貼各類農機具7027台套,全市農機保有量達53.4萬台套﹔完成機械整地1678.6萬畝、機播2525.7萬畝,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5%,保持全區第一﹔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耕地深鬆等用地養地復合型機械化技術,開展免耕播種1100萬畝、秸稈還田1650萬畝、深鬆整地400萬畝、機械植保2700萬畝,佔全區實施面積的56%,全區第一。

“優化+振興” 打造農牧業高蓄能特色產業

秋收的喜悅遠不僅農業方面,呼倫貝爾草原面積1.5億畝,其中天然打草場3000多萬畝,生長著鹼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素有“牧草王國”之稱。每年8月—9月,內蒙古草原進入牧草收獲季,牧民們開著機器割草、晾晒、打捆,為牲畜儲備過冬飼草。

9月初,在鄂溫克族自治旗好力寶嘎查牧民滿都拉家的3300畝天然打草場,看著厚厚的牧草,滿都拉預測今年能打800多捆,足夠家裡30多頭牛和1000多隻羊過冬。“今年雨水充足,牧草長勢非常好,我想再購置一些打草設備,干起活來更快,更省勁。”

草場的繁盛,對應的是畜牧業發展的良好勢頭。

草原上,膘肥體健的牛群、羊群悠閑覓食﹔田野中,一望無際的麥浪隨風起伏……在呼倫貝爾廣袤的大地上,農牧產業增量增質發展的新時代號角正在吹響。

牢記殷殷囑托,呼倫貝爾市始終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以農牧產業增量增質發展為契機,堅持產業化理念、工業化思維、市場化導向,農牧業產量持續增加、結構不斷優化、效益穩步提升,為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邁出堅實步伐。

畜牧業是呼倫貝爾市的傳統產業。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加快畜牧業現代化發展,把穩產保供的著力點放在綠色優質產品供給上,優化畜種畜群結構,提高標准化、規模化養殖水平,鞏固提升畜牧產能。加快發展設施畜牧業,積極提供技術支撐,推廣成熟、先進養殖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確保牛羊肉產量持續增長。

“保障牧業產品供給鏈充足穩定,優化牲畜育種和養殖產業化升級是工作重點。”據呼倫貝爾市農牧局畜牧科科長諾敏介紹,呼倫貝爾市大力推廣“牧繁農育”“戶繁場育”模式,鼓勵養殖場戶發展肉羊經濟雜交、肉牛冷配改良,推廣草原短尾羊和三河牛品種﹔著手起草莫力達瓦肉羊產業鏈試點方案,本著集中資金資源、聚合發展要素,探索開展肉羊全產業鏈發展試點,著力推動嶺東肉羊規模化擴大存欄﹔發展設施畜牧業,計劃創建18家肉牛標准化示范場、23家肉羊標准化示范場,力爭設施化養殖肉牛肉羊生豬存欄達到563萬頭隻。

呼倫貝爾市地處國際公認的“黃金奶源帶”,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悠久的奶牛養殖傳統。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持續加大奶源基地建設和產品優化升級,積極推進奶業振興項目實施進程,不斷提高奶業現代化水平,穩步推進奶業振興。一手抓“草源”,制定飼草種植實施方案,分解下達105萬畝種植任務並上圖入庫,落實羊草20萬畝、苜蓿5萬畝、燕麥30萬畝、青貯玉米50萬畝;一手抓“奶源”,全力推進3個規模化養殖場和10個中小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項目建設,實施“一場一策”跟蹤調度,今年二季度已全部實現開工。抓好機制建設,積極應對生鮮乳價格波動情況,建立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保障奶農與奶企利益,並協調財政和農業保險部門加大生鮮乳價格指數保險投保比例,推動生鮮乳收購價格盡早企穩。

農牧業增產豐收繪制鄉村振興藍圖,呼倫貝爾市正向著農牧產業增量增質、農村牧區宜居宜業、農牧民富裕富足邁出新步伐。(郭成)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