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托克旗:移風易俗潤民心 文明新風進萬家

今年以來,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點線面同時發力,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盯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聚焦農村牧區精神文明建設主題主線,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引導廣大群眾摒棄落后觀念,破除封建迷信,營造講文明、除陋習、樹新風的良好社會氛圍。
盤活“陣地”點,讓移風易俗處處有影響
近年來,鄂托克旗統籌盤活各種類資源,推動移風易俗“觸角”向“小陣地”延伸——把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草原書屋、未成年人之家、文體活動中心等陣地充分整合盤活,建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9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8處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20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124戶新時代文明實踐戶,使全旗16萬群眾都能夠就近就便使用文明實踐陣地。同時,把陣地向公園、廣場、景區、企業、校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拓展,在每個文明實踐所、站、點均設立移風易俗宣傳欄,因地制宜張貼移風易俗公益廣告、宣傳漫畫,播放宣傳視頻等,不斷豐富移風易俗宣傳教育的內容和手段,形成疊加效應,實現了移風易俗宣傳在每個文明實踐陣地“抬眼即見、觸手可及”。
鄂托克旗烏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延伸“隊伍”線:讓移風易俗時時有人抓
鄂托克旗把深化移風易俗宣傳作為文明實踐活動的“必修課”,指導全旗75個嘎查村全部修訂了村規民約,將禁止大操大辦、鋪張浪費、隨禮攀比等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全部納入村規民約。棋盤井鎮烏仁都喜嘎查村規民約入選《全國優秀村規民約選編》。全旗75個嘎查村全部成立“四會”組織,並專門組建了一支由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等代表為主要成員的移風易俗志願宣傳隊,採取“線上+線下”“入戶+座談”的形式,將移風易俗宣講課堂搬進田間地頭、休閑廣場與社區企業,今年以來開展宣講志願服務70余場次,累計發放倡議書2萬余份。同時,依托“多多評·碼上鄂托克”平台探索建設道德銀行,細化道德標准和具體行為評分細則,群眾可憑獲得的“道德積分”兌換生活日用品、享受上學、出行、貸款等各項優惠政策,讓移風易俗引領文明新風尚。
群眾憑獲得的“道德積分”兌換生活日用品。
拓寬“項目”面:讓移風易俗事事有回音
今年以來,鄂托克旗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反對浪費、崇尚節約、婚喪喜事新辦等移風易俗理念利用新媒體進行常態化宣傳。通過全媒體線上平台和戶外LED屏、宣傳海報等線下平台刊載播出﹔依托各蘇木鎮文體廣場、草原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播站等,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活動50余場,用群眾身邊的事、用群眾愛聽的話,潛移默化轉變群眾思想觀念,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全旗6個蘇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持續開展“文明,讓生活更美好”主題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法律進村、免費義診、科普宣傳、健康知識普及、移風易俗知識宣傳等文明實踐活動。堅持把活躍在農村牧區的文化能人、民間藝人組織起來,以黨的政策、好人事跡為題材,編排創作一批三句半、小品、好來寶等精品力作,開展義務演出活動,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農牧民群眾樂起來、美起來。同時,根據群眾需求建立點單模式,精准對接百姓需求。15支常備志願服務隊積極作為、主動出擊,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講、專題演出等活動,受益群眾超5000人次,得到群眾廣泛“點贊”。
蒙西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移風易俗志願服務活動。
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不斷涌現,一些不適應時代的陳規陋習正逐步得到改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文明祭掃漸成時尚,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已成主流,不斷傳遞著可愛鄂托克的溫度,凝聚著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楊永勝、李艷、折慧)
來源:鄂托克旗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