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多元文化交匯線

2023年09月14日08:5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烏蘭察布市商都縣賁紅溝長城(消失段)(東-西)。

呼和浩特市武川縣麻忽圖長城牆體夯層(西-東)。

北魏雙羊五輪金飾牌。

包頭固陽白炎淖城圐圙古城蓮花紋瓦當。

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北魏皇家祭天遺址。

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白星圖長城4段石牆(白星圖3號戍堡東側)(東南-西北)。

北魏時期,長城的建設和修繕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使用當地的土石,通過精巧的工藝和巧妙的設計,建造出了防御性極強的城牆和烽火台,至今仍然可覓蹤跡。

北魏長城的修建不僅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也使得游牧和農耕秩序得以恢復和重塑。北魏時期的長城既是南北文化交匯的中心,也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

長城是軍事防衛線和經濟、文化匯聚線。北魏時期通過長城把各地區文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將內遷民族富有生機活力的文化基因移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為燦爛的中華文明注入新的活力。

先河:首次由北方民族政權修筑

橫亙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陰山山脈巍巍挺拔。它西起狼山,東包大馬群山,至多倫,東西長約1200公裡,坐落在北緯41°-42°之間的祖國正北方。

陰山山脈不僅是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也是一條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地理上的自然分界線。

內蒙古境內的北魏長城實以陰山山脈為界,多是借助陰山山脈獨特的地形優勢,利用陰山山脈作為天然屏障,形成一個可以控制南北往來的要地。正如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所言:“長城之建筑實建筑於自然地理界限上”“人類文化亦多以長城為界”,這些都反映了長城南北不同的風俗和生活狀況。

據考証,北魏長城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北方民族政權修筑的長城。

關於北魏長城,第一次見諸史料記載的是《魏書·太宗紀》。該書中記載:明元帝拓跋嗣泰常八年“二月戊辰,筑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裡,備置成衛。”《魏書·天象志》也記載:泰常“八年春,筑長城,距五原二千余裡,置守卒,以備蠕蠕”。

北魏政權建立后,為抵御陰山以北的柔然(別名蠕蠕,是公元四世紀后期至六世紀中葉在蒙古草原上繼匈奴、鮮卑等之后崛起的北方部族),遂仿效前代中原王朝,在北部邊疆地區修筑長城,經后人考証,多為修繕利用戰國、秦漢長城而沿用。

對北魏長城做綜合研究的主要有艾沖和李逸友兩位學者,兩人觀點有所抵牾,他們各自著文對北魏長城的走向等進行考述,但兩人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北魏曾3次修筑長城。

2010年,在當時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文物局領導下,由烏蘭察布市北部地區長城調查隊等4支調查隊參與的北魏長城調查工作集中展開,初步將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北魏長城分為4條線路,即泰常八年長城、六鎮長城南線、六鎮長城北線以及太和長塹。

《內蒙古自治區長城資源調查報告·北魏長城卷》稱: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北魏長城,按照以前相關專家學者的調查研究,自東向西分布於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因此,關於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北魏長城,主要集中於東起烏蘭察布市商都縣,西至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和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一帶。此外,錫林郭勒盟境內的一段長城也被認為是北魏長城。

北魏長城所處的北部邊境北連柔然,南接中原,西通西域,東臨庫莫奚、契丹等,而陰山山脈橫跨其東西,長城便成了一道融通南北往來,東西交流的交匯線。

承沿:沿用前朝壕塹形制修繕

北魏第一次修筑長城,是在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李逸友在《中國北方長城考述》中寫道,北魏王朝第一次修筑的長城,應是將赤城至五原間的秦漢長城加以修葺而成。

由此斷定泰常八年長城主要修繕利用秦漢長城,大致以秦代蒙恬修筑的位於陰山山脈北坡的秦始皇長城的東端(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毫沁營鎮坡根底村附近)為界,以西部分利用了陽山秦漢長城,以東部分利用了戰國趙北長城,再向東至卓資縣三道營古城東北,又向南利用了蠻漢山秦漢長城。泰常八年,長城在北魏六鎮長城筑就之后仍在使用,是六鎮長城之南又一道重要的軍事防御線。

歷代的長城是由長城牆體和其他配套的設施共同組成。而北魏長城的防御系統包括:長城牆體、軍鎮、戍城、戍堡等。

以北魏長城牆體為主線,貫穿沿線戍堡。軍鎮是設置在邊地的附帶有軍事功能的行政單位。戍城是為了加強防御,使得各軍鎮之間聯系更為密切而設置。戍堡則仿照了秦漢長城中的障城,處於長城牆體的內側,是長城戍守軍卒生活的地方。

酈道元《水經注》中描述高闕戍左近的陽山秦漢長城時,徑直稱之為“長城”。由酈道元的記載可以發現,北魏不僅沿用了前朝的高闕戍,其左近的前代長城(陽山秦漢長城)在北魏也繼續發揮著作用。

《內蒙古自治區長城資源調查報告·北魏長城卷》載: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北魏長城的主體是六鎮長城,六鎮長城越過了陰山山脈,六鎮中的懷朔、武川、撫冥等四鎮,均分布於烏蘭察布草原上。兩道北魏長城,在今烏蘭察布草原地區一南一北分布,與六鎮及其他軍鎮戍堡聯合構成了北魏北部邊疆的軍事防御體系,因此可將這兩道長城統一命名為“北魏六鎮長城”。

六鎮長城南線起自烏蘭察布市商都縣東北部,止於陰山山脈北麓,六鎮長城北線,由東向西分布於四子王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和武川縣境內。《內蒙古自治區長城資源調查報告·北魏長城卷》寫道,六鎮長城南、北線的西端均與陽山秦漢長城的東端大體位於同一條線上,因此,六鎮長城向西與泰常八年長城一樣,也是利用了陽山秦漢長城。據此得出結論,北魏六鎮長城修筑的時間晚於南部鎮城的建立,且規模不大,工程草率,並沒有東西完全貫通北方草原,與北魏王朝源自北方游牧民族,重野戰而輕防御有關。

北魏長城雖修筑規模不大,但其長塹的構筑形制上承東漢長城的壕塹形制,下啟金界壕,在中國長城發展史上具有特殊意義。

實証:長城內外交往交流交融

北魏修筑的第四條長城為修筑於太和年間的太和長塹,東自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入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正藍旗境內。《魏書·高閭傳》記載,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高閭上表奏請於六鎮之北興筑長城之事,稱:“今宜依故於六鎮之北筑長城……人懷永逸,勞而無怨。”孝文帝詔曰:“覽表,具卿安邊之策”。

之所以被稱作長塹,是與它的構筑方式有關。由於這條長城絕大部分分布於草原上,地勢平坦,因地制宜,採用外側挖壕、內側夯土筑牆的方式來修筑,此后的金界壕也採用了同樣的修筑方式。多倫縣、正藍旗境內的這段長城均在地表呈土壟狀的分布特征。

蒙古高原土質較粗,土壤中的鈣質不易保存,加之北方地區風大侵蝕嚴重,多不適用於構筑長城,因此北魏長城多選取一些土質較好的丘陵谷地來進行修筑。

在北魏六鎮長城南、北線和太和長塹的沿線,除發現有北魏遺物外,還發現了很多金代的遺物,尤其是在這三條長城沿線還發現一些金代所筑的規模較大的城址,從而証明了這三條北魏長城均為金代所沿用。

關於太平真君七年畿上塞圍,據《魏書·世祖紀》記載:拓跋燾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六月丙戌,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筑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於河,廣袤皆千裡。”九年二月,“罷塞圍作”。

艾沖和李逸友均認為這段長城主要分布於今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的北境一帶,畿上塞圍環繞於北魏都城平城以南,顯然是為了捍衛平城而修筑的。細辨關於“畿上塞圍”的相關史料,包括了城堡、關卡和障牆等多種類型防御工事的結合,應屬於臨時防御性質,並非長城。

北魏是拓跋鮮卑建立的北方政權,陰山山脈以南是北魏王朝早期都城盛樂所在,也是北境防守之襟要,北魏在陰山山脈以北設置了六鎮等眾多軍鎮,並於部分鎮城之北修筑了長城,從而構成了一道軍鎮和長城相結合的綜合防御體系。

孝文帝是在北魏六鎮之一,現今武川壩頂祭祀遺址完成最后一次祭祀活動后推出遷都洛陽、入主中原的重要舉措,進而實現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民族大融合。

長城兩邊,有戰爭,也有交融,其中便包括貿易需求。以陰山為界,在北方的牧區與南方的農耕區之間,常常有著商貿往來。由於山南和山北兩種不同類型的生產方式,人們對差異化產品的需求便在相互貿易中滿足。包頭曾出土過春秋戰國時期趙國鏟形青銅貨幣的石制布范,刻有“安陽”二字,說明當時的陰山地區已有較為活躍的貨物交易。

另外,由於北魏採取了“廣辟塞垣,更招種落”政策,吸收中原地區農業人口來北疆開墾土地,同時戍邊軍鎮將士也成為長城兩邊交流交往的主要源流,這一切都對民族融合、經濟與文化發展等產生了重要作用。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武峰)

(本版圖片均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提供)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