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區:讓青春活力成為社區的最靚基色

以青春之名,赴時代之約。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環河街辦事處阿吉拉沁社區黨委圍繞“抓黨建、抓服務、抓治理”,通過建強組織、整合力量、細化服務等措施,打造以社區黨委為核心、青年志願者為主體、“大黨委”成員單位共同參與的“青春社區”服務理念,讓青年與社區共成長,讓青春力量在社區高質量發展中綻放光彩。
黨建+全科鍛造,聚力社工隊伍建設
阿吉拉沁社區實施社工隊伍建設三項行動,著力培育“全科通”的社區工作骨干,全面提升社工的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切實提升社區解決問題、服務群眾能力,持續激活基層社區治理活力,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選好“頭雁”,領航新征程。環河街辦事處按照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為阿吉拉沁社區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同時,街道十分重視社區黨組織書記工作思路的拓展,堅持日常培訓與集中輪訓相結合,2023年截止到9月,已組織外出學習、觀摩7次,促使社區在基層黨建引領綜合治理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升級﹔壯大“群雁”,注入發展活力。擔任“兩委”的社工,平均年齡26.3歲,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100%。社區不僅開展專門培訓,同時還鼓勵社工參加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考試,推動傳統社區工作人員向新時代社會工作者“變身”,5名“兩委”成員已取得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証書,社區工作專業化能力水平顯著提升﹔優育“雛雁”,涵養后備力量。2020年至2023年期間,社區不斷吸收壯大專職社工隊伍,針對新入職的社工,社區以黨性教育為核心,以履職能力為重點,精心“定制”學習課程,實現“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及時發現擔當意識強、工作能力強、有領導能力的人員,列為社區“兩委”后備干部重點培養。
黨建+團建賦能,激活社區“青力量”
青年團員是社區基層治理的生力軍,社區充分發揮基層共青團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學社銜接”在廣泛接收青年團員的同時,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團日活動,為共同締造美好社區注入“青力量”。
強化思想建設,提升“組織力”。理想信念是當代青年的立身之本,幫助廣大青年確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黨建帶團建工作的中心任務。阿吉拉沁社區團總支充分運用“線上+線下”雙重學習模式,線上建立阿吉拉沁社區團支部微信群,以共青團中央、回民區共青團、青年大學習等多媒體平台為載體,開展學習﹔線下以開展主題團日、“黨史團史知識競賽”“、講黨史故事為抓手,充分發揮社區團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著力打造載體,增強“引領力。引導青年團員更好的釋放青春活力,在社區治理大舞台中展現自我風採,是社區團支部開展主題團日的目的之一,特別在“學雷鋒”志願活動月、“五四”青年節等時期,社區團支部多次組織青年團員開展清潔家園行動、消防安全宣傳主題團日活動,並積極動員其參與到紅色宣講等志願服務行動中,為基層治理注入青春之力,實現基層團組織與團員青年的雙向奔赴,激發青年成長與基層建設雙向促進。
轄區青年團員馬璐琪說:“青春在於奉獻,能出一份微小的力量,改善轄區生活環境,心裡很是高興,希望日后的主題團日能開展更多有意義的志願服務活動,彰顯青春力量,為社會增添正能量!”
黨建+精准服務,注入發展“新活力”
阿吉拉沁社區轄區內60歲以上老年人佔比17%,未成年人佔比23%,社區通過走訪調查,精准對接“一老一幼”需求,通過黨建引領、精准對接,推動實現“老有所依”更有幸福感,“幼有所學”更有獲得感,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裡。
“安全”敲門,護民安。夏季高溫,是用電高峰季節,部分獨居老人對安全用電常識了解不夠,加上家中用電線路老化,極容易出現故障。對此,以凝聚青年力量破題,阿吉拉沁社區聯合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子和自動化學院志願者對轄區獨居老人用電情況進行集中摸排,主動深入到老人家中,進行用電安全檢查。檢查過程中,志願者們幫助老人們檢修用電線路、更換配件,排除獨居老人家中的電力安全隱患。同時,主動向老人們宣講安全用電常識、為老人撐起安全用電“保護傘”。
“上門”帶娃,解民憂。“你看,這道題你又粗心了,可以做個錯題本,集中歸納做錯的題目,有利於后期復習和鞏固……”在社區會議室大學生志願者李鑫政在給轄區小朋友進行一對一學習輔導。社區工作人員在日常入戶時發現,有的家長忙於工作,常常將孩子托給老人照顧,但老人無力輔導功課。“如果能有人幫忙輔導孩子的功課就好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在廣泛了解居民需求后,社區通過“大黨委”成員單位鏈接到了內蒙古農業大學,組成假期志願輔導團,為有需求的學生輔導作業。
青春已登場,社區更活力。下一步,阿吉拉沁社區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不斷創新思路、豐富載體,讓青年力量留在社區、干在社區、樂在社區,為社區治理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活力,讓青春活力成為社區的最靚基色。(齊浩彤)
來源:回民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