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北疆楷模 綠色烏審

嘎魯圖鎮:聚最廣泛的民意 惠有溫度的民生 共建人民的城市

2023年09月12日16:00 |
小字號

一座文明之城,必然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頻共振,創建文明城市就是為市民創造美好生活。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嘎魯圖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為民惠民靠民貫穿文明城市創建全過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凝聚起眾人拾柴的磅礡之力,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城市文明,讓文明城市創建成為造福群眾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心貼心聽取民意 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最高標尺

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了解群眾的想法和建議是最為重要的基礎環節,群眾想什麼,群眾不滿意什麼,這些情況摸清楚了,也才能制定出符合群眾期待的服務措施和辦法。為進一步廣泛聽取群眾對文明城市創建的意見和建議,調動好、保護好、發揮好人民群眾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今年嘎魯圖鎮深入開展“大調研、大走訪、大宣講”活動和“幸福來敲門 文明進萬家”群眾滿意度提升志願服務活動,堅持把群眾上門變為干部下沉,組織網格員和包聯單位在職黨員志願者走進居民家中、公園裡,在與群眾的推心置腹中了解他們的生活難題、心頭真實所盼,截至目前共走訪9800余戶,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1100余條。

實打實解決問題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當中去

文明城市建設,歸根結底是為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讓文明成果普惠民生。

通過敲門走訪活動,在問清楚了群眾的“心上事”,聽明白了群眾的煩心事、憂心事和揪心事的基礎上,將群眾反映需要解決的問題逐條梳理出來,進而明確接下來嘎魯圖鎮要實施的重點民生項目和亟需的重點問題。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主要領導深入文明創建項目實施一線和急難險重問題現場全力調度工作,各科級領導嚴格落實“每天文明創建至少一小時”工作制度,主動對接上級職能部門和包聯單位,拿出真招實招狠招,項目實施由分管科級領導全程跟進,確保項目落地落實,問題辦理由走訪人員全程跟蹤,並負責將辦理結果向受訪戶反饋,確保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

“談起今年我家門口新變化,真是說也說不完,社區共享餐廳吃的衛生又美味還有老年人補貼,社區共享便民攤位讓我們買菜方便又便宜,小區裡路面翻新了、綠化更好了,老年人活動中心、健身設施都給我們配備上了……真是趕上好時候了,我們享福了!我提議,咱們來首大合唱,就唱《北京的金山上》。”在億和小區黨群服務站,居民何麗阿姨和居民用歌聲禮贊著如今的美好生活。

今年以來共享餐廳、共享球場、共享菜園、共享托育中心、共享圖書角、共享居民議事廳、共享鄰裡中心、共享晾衣架一個個民生實事項目落地。城市精修細補完成20648平米,樓道維修78874平米,綠植補栽15894平米,補植71714株,更換窨井蓋285個,安裝健身器材20個,台階破損3765平米,停車位施劃158個……讓居民牽腸挂肚的難事、急事正在一樁樁一件件得到解決,嘎魯圖面貌新起來,百姓民心暖起來。

面對面宣傳文明 把群眾力量凝聚起來

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不是政府機構“單打獨斗”,讓廣大群眾成為文明的實踐者、傳遞者,是做好文明創建工作的關鍵所在。

為不斷激發群眾文明創建主體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著力在合力上再凝聚,今年以來嘎魯圖鎮創新思路以“我家門口新變化”“我們是一家人”為主題開展了“520共富共享鄰裡節”“周三共富共享網格日”“25號鄰裡日”“幸福來敲門 文明進萬家”“踐行微文明 爭做十好市民”等文明實踐活動300余場次,把活動場地從黨群服務中心深入拓展到大街小巷中,深入到居民小區,不斷豐富活動內容,義剪義診、微心願征集、趣味游戲、文藝匯演、有獎知識競答、發放市民文明手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樂民惠民育民文明實踐活動中,居民對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曉度、參與度、滿意度有了很大提升,文明素養逐步提升,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我鎮打出了“組合拳”、奏響了“交響曲”,推動形成政府、社會、市民多方參與、良性互動的文明創建的大格局。(白如雪)

來源:烏審旗委宣傳部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