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草原文化

北疆文化青城印記第二批注解

2023年09月12日10:0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青山巍峨,召城懷古。筑城絕塞呼和浩特,滄桑歷盡留下千載情思。

煙火繚繞,又見青城。歷史名城呼和浩特,涵養出獨特的城市氣質。

遙望它煙雲彌漫、波光閃耀的來處,每一座遺址古跡,每一條巷陌街道,每一項民俗技藝,每一座現代館院,每一種舌尖味道,都撩撥著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的思緒,勾勒出充滿溫情的城市記憶。

自“北疆文化 青城印記——尋跡文化符號集群”活動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經過近半年的前期工作,9月1日,在第二十四屆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啟幕儀式上,青城人民共同見証第一批50 個青城印記正式發布。

於9月5日在《內蒙古日報》刊發了第一批青城印記注解。今日,本版繼續刊發第二批50個青城印記。至此,通過線索征集、實地採訪、梳理論証、專家審定等過程整理出的100個青城印記全部公布完畢。

100個印記可能無法囊括青城人對這片土地的全部情感和記憶,但這是一個開始,將會有更多人挖掘出青城豐富的文化肌理,激發出青城充沛的時代活力。

第一序列:古風遺韻

岔河口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為規模巨大結構嚴整的環壕聚落居址。總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發現規模最大、保存較好、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對揭示本地區的史前編年具有極大的學術意義,為探索黃河中游早期文明的發端以及文明程度的標識都將產生極其重大的學術價值。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后城咀石城遺址

年代距今4500—4200年,是目前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龍山時代石城,為探索龍山乃至商周城市的形制布局、建筑規制、營造技術、發展演變等提供了較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反映了本地區與周邊包括中原地區密切的聯系與文化交流。

秦漢長城

呼和浩特市的秦長城沿用了趙北長城,並且加以修繕。呼和浩特市的漢長城,則是趙長城繼秦代沿用后的再度沿用,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和使用年限最長的長城之一。秦漢長城武川縣段全長約95公裡,秦漢長城呼和浩特市區段全長約10公裡。其中,秦長城坡根底段(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沙梁子古城遺址

年代大約為西漢中晚期。古城遺址內發現一處漢代官營手工業作坊遺址,這是我國北方草原地區首次發現大規模燒制磚瓦的官窯作坊。此外,在城址中部發現一座大型倉儲建筑基址,這是我國首次在北方長城沿線地區發現和發掘的倉儲類特別是疑似糧倉的建筑,填補了漢代邊城研究的空白,也對研究我國漢代建筑技術、漢代中央政權對北方長城沿線地區的經略以及北方農牧交錯地區的經濟形態等具有重要意義。

壩口子古城遺址

為漢代古城遺址,北魏時加以改建。古稱雲中塞,又稱“白道城”。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550米,東西寬約360米,分南北二城。該城在北魏和隋唐時期,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軍事、文化等方面都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既為連接陰山南北的交通樞紐,又是溝通中原地區和北方草原地區、中國和中亞西亞諸國的經濟貿易要道,並帶動了文化交流。

武川鎮古城遺址

武川是北魏初年在北方建立的六個著名軍鎮之一,在北疆存在近百年,是北魏六鎮中唯一保留名稱至今的地方。學界一致認為武川鎮古城遺址應在今武川縣境內,但在具體位置上有爭議。應該是武川縣城梁古城、二份子城灘古城、下南灘古城三座北魏古城其中之一。武川縣在下南灘古城樹立了“北魏武川鎮城址”標志碑。

唐單於都護府古城遺址

唐單於都護府治所在今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古城。土城子古城遺址年代包括漢、北魏、唐多個朝代,是漢代的成樂縣、北魏的盛樂都、唐代的單於大都護府古城遺址。古城遺址平面呈不規則的多邊形,東西1550米,南北2250米,面積約4平方公裡,城廊清晰、城垣雄偉。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內州古城遺址

始建於遼道宗清寧初年(1055年)。金、元沿用,明初廢棄。古城大體呈長方形,面積約16平方公裡。城垣輪廓大致能辨,只是牆體十分殘缺,唯東牆保存較好。城址四角設有角樓,現在隻剩下殘基,城牆外側設有突出的馬面。城內街道和建筑遺址已蕩然無存。城址地表下文化層堆積厚度一般在1.1米左右。

金界壕

金界壕,又稱金長城,金朝在其北部邊境興筑的界壕邊堡,是金代最大的軍事防御工程。始建於金太宗天會年間。金界壕大致分為:嶺北線、北線和南線。明昌年間興筑的南線,東北端起點在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七家村南,至武川縣上廟溝村大青山北麓為止,在武川縣境內長約70公裡。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勝衛古城遺址

東勝衛城是呼和浩特地區年代最早、面積最大的明代衛城。初設於洪武四年(1371年),是明初利用遼金元時期的東勝州城址擴展修筑而成。城牆遺址歷經600余年,如今基本完好。古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寬1930米,南北長2410米,周長8.6公裡,面積約4.5平方公裡。

歸化城遺址

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主持修建,1575年建成。1694年,清康熙年間歸化城曾進行重修和擴建,經過增筑后的歸化城逐漸形成了內外兩城的形制。歸化城是內蒙古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多種文化在這裡交往交流交融。

廣化寺造像

喇嘛洞召,清朝賜名“廣化寺”,是呼和浩特地區“八小召”之一。廣化寺的建筑由前后兩寺組成,岩刻藝術品刻於喇嘛洞召后寺的崖壁上。對廣化寺造像的保護及研究,有益於對內蒙古地區明清時代藏傳佛教藝術研究。明清時期滿、蒙、藏、漢等民族的交流與融合在寺院藝術中的彰顯,體現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事實。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席力圖召

始建於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是繼大召之后在歸化城建造的第二座召廟。清代康熙賜名"延壽寺"。寺內現存大經堂、漢白玉覆缽式白塔、古佛殿和兩塊御制滿、漢、蒙、藏四種文字的康熙征噶爾丹紀功碑。席力圖召在維護邊疆穩定、促進多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烏素圖召

烏素圖召是眾寺攢聚的建筑群落,也是內蒙古地區現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召廟建筑群之一。對於烏素圖召攢聚寺廟的數量,說法不一,但統稱“烏素圖召”。相繼建於明清兩代。寺廟建筑揉合蒙、藏、漢藝術於一體,形成如今類型豐富、布局多元、獨具地域特色的召廟建筑群。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剛座舍利寶塔

俗稱“五塔”,是小召屬召“慈燈寺”(俗稱五塔寺)院內最后一座建筑。五塔寺始建於清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十年(1732年)落成,五塔位於寺院之重重殿宇的后面。它是中國古代建筑中吸收和融合外來文化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塔通高16.5米、磚石結構,平面呈凸字形,由塔基、金剛寶座和五座小塔組成。整個塔體,布滿了浮雕佛像,共有1660余尊,故又稱“千佛塔”。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綏遠城遺址

始建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是呼和浩特地區古城中建造最晚的城,也是清王朝最后營建的八旗駐防城。現僅存將軍衙署及東北角城牆。綏遠城的設置對維護北疆地區的穩定、維護祖國統一起過一定的歷史作用。

望月樓

位於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東南角。建於1939年,總高約31米,平面六角形,呈六棱體塔樓。塔樓共分五層,下四層用磚砌,頂層木構亭式頂,頂上飾有一彎新月。呼和浩特清真大寺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為中國傳統建筑風格,展現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是回漢文化相融的體現及民族和諧友好的象征。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二序列:民俗故事

皮藝

也稱皮雕畫,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使用皮革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雕刻藝術,有描繪、雕刻、著色、層染、燙色、拋光、定形、半浮雕凹凸壓制等幾十道工藝。皮藝是一種古老的繪畫藝術形式,蘊藏了匠人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審美。2021年,皮藝(蒙古族皮藝)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青城面塑

中國面塑藝術早在漢代就有文字記載,青城面塑沿襲傳統,有証可查的歷史是從清代咸豐二年(1852年)由街頭發展而來。青城面塑技藝具有造型概括、簡練生動、色彩艷麗的特點,是中國鄉土文化的代表。2011,面塑(青城面塑)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

崔鐵爐

創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崔林是山西大同人,走西口來到歸化城經營打鐵生意。崔鐵爐以信立號,憑借精湛的技藝和匠人精神代代傳承。2021年,青城崔鐵爐打鐵技藝成為呼和浩特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牛角弓

是呼和浩特市傳統手工制作技藝之一,選取水牛角或岩羊角、牛背筋或牛蹄筋和彈性好的竹、樺木、荊木等材料,用動物膠等純天然材料黏貼合成。牛角弓造型古朴、結實耐用,是草原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2011年,弓箭制作技藝(蒙古族牛角弓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蒙古族馬鞍

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使用的馬具。蒙古族馬鞍制作融木工、刺繡、皮毛、金屬等工藝於一體。蒙古族馬鞍凝聚著手工藝人的聰明才智,是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標志。2008年,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蒙古象棋

蒙古語稱作喜塔爾或沙特拉,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傳統游藝競技項目。早在公元13世紀就流傳於蒙古族民間。蒙古象棋反映了蒙古民族英勇尚武的精神和出奇制勝的智慧,是代代傳承的中華文化瑰寶。2008年,蒙古族象棋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爬山調

也稱“爬山歌”“山曲”,是由移民傳入、流行於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一種短調民歌。具體產生時間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爬山調是各族勞動人民共同創作的口頭藝術形式,為促進內蒙古民間文化的繁榮和各民族的團結發揮了重要作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八角鼓

為八角鼓戲演奏樂器,因鼓身呈八角形而得名。八角鼓戲是滿族特有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清代隨滿清八旗兵駐屯邊塞流傳到呼和浩特市。八角鼓戲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民俗內涵,是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曲藝形式。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駝歌

是行走於駝道的商隊在漫長的道路上為自己鼓勁而隨口哼出的一種小調。經過幾代人的傳唱、創編,形成一種特有的調式和內容。歸化城被稱作“駝城”,駝歌在此被流傳下來。駝歌記錄了駝道的滄桑歷史、繁榮興衰,其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獨一無二。目前駝歌已被列入呼和浩特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騾馱轎

造型為兩頭騾子一前一后馱著的花轎,是民間傳統婚俗中的一種迎娶工具和婚俗習慣。清末民初,流傳於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騾馱轎體現了北方地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實踐,是婚俗文化多樣性的體現。2009年,騾馱轎婚俗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土默特祭火

是土默特人的一種傳統習俗。一般在每年的農歷臘月二十三舉行。土默特人認為,火具有驅邪、淨化功能,能醫治疾病,恩惠於人類,是光明、聖潔、興旺的象征。祭火習俗,蘊含著土默特人崇敬自然、尊重生命、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思想理念。2018年,祭火(察哈爾祭火、蘇尼特祭火、科爾沁祭火、土默特祭火)被列入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石羊橋傳說

石羊橋原址位於石羊橋西路和鄂爾多斯路交叉十字路口東南角。傳說有一位走西口來到歸化城的小伙子楊貴堂,因一隻領頭羊在一次事故中“發號施令”而避免更大損失,后小伙子生意越做越大。他在病逝前讓后人雕刻6隻石羊放在其墳地內,由此這個地方的這座橋被人們叫做石羊橋。如今石羊消失了,隻留下了地名,但是石羊橋的故事卻被人們津津樂道。

玉泉井傳說

舊名“御泉井”,位於玉泉區大召歷史文化旅游區內。關於玉泉井有一個御馬刨泉的傳說。相傳康熙皇帝西征討伐噶爾丹大捷,奏凱回師來到歸化城時,人馬飢渴尋不到水源,隻見其胯下御馬騰空而起,四蹄刨坑,地面瞬時涌出泉水。此處被后人稱之為“御泉井”。玉泉井是北方有名的古泉之一,有“九邊第一泉”的美譽。

月明樓故事

位於玉泉區大召前街,是一處美食景點。傳說當時康熙皇帝微服到歸化城的月明樓就餐,被店主敲詐勒索,堂倌劉三幫其解圍。后劉三升為掌櫃,月明樓成為當時歸化城名氣最大的茶館戲樓,並獲得御筆題額“月明樓”。這段康熙私訪月明樓的故事被流傳下來,大召寺內的古畫《月明樓》成為這段傳說的實物見証。

第三序列:巷陌時空

落鳳街

是綏遠城建成后形成的一條東西街,東起老缸房街,西至呼倫貝爾南路,西落鳳街長982米,東落鳳街長705米。因慈禧曾在此居住被人們稱為“落鳳街”,意為“人間鳳凰,曾經在這裡落過腳”。透過今日“落鳳”之名,可知老街背后塵封的歷史故事。

南街北街

以鼓樓為中心,南至和諧路,北至北二環快速路,是綏遠城建城時修筑的南北方向主要大街。民國十八年(1929)逐漸發展成為綏遠城的繁華商業街。多年來幾易其名,2003年更名為昭烏達路、哲裡木路,沿用至今。古老的商業大街見証了呼和浩特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巨變。

蘇虎街

舊稱蘇老虎街,東起哲裡木路,西至財神廟街,長435米。據記載,清末街中住著一位叫蘇老虎(其名為蘇二慶)的武術愛好者。1911年武昌起義震動全國,諸省紛紛舉義旗響應。蘇二慶護城有功被封官。1931年該街以蘇老虎之名被命名為蘇老虎街,后更名為蘇虎街,是一條特點鮮明的老街。

仁普巷

曾位於元貞永街東段路南,東起正白二甲街,西至北馬神廟街,長200米。民國初期,有一生意人任來拴來到綏遠城,在該巷西口開了一家經營肉食的肉鋪子,生意紅火出了名,被稱為任肉鋪。1931年,因“任肉鋪”不雅,便以任肉鋪諧音為名,將該巷命名為仁普巷。2000年后,仁普巷在城市改造中建起單位住宅樓,成為人們記憶中的名字。

正白二甲街

南起新華大街,北至青城巷,長730米。清代,該街多駐兵丁營房,東部為空地無建筑。民國二十年(1931)街巷命名時,因街西建有正白旗佐領署,故稱正白二甲街。1956年,正白二甲街更名為正白街。1975年,再次改名稱東升街。1982年,復原名正白二甲街。是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老街道。

南茶坊

南茶坊是歸化城特有的地名,曾位於歸化城南。康熙三十年(1691),清政府為讓來往於歸化城的人們有喝茶歇腳的地方,在城中東西南北設置了4個茶坊。南茶坊,當年是商人匯聚喝茶、談生意、交流信息的地方,也是茶商囤積茶貨的地方。這些茶坊經過300多年的歷史演變,東、西、北3座茶坊早已消失,唯有南茶坊因后期建成的“南茶坊小學”和“南茶坊公交站”而留名至今。

牛街

南起新華橋南街,北至新興巷,長約680米,是呼和浩特市一條繁華的特色美食街,集聚各類清真美食和特色菜館。牛街不僅有多姿多彩的美食文化,更有民俗民風、生活情趣的體現,獨特的餐飲文化促進各民族群眾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相互交融。

莫尼山非遺小鎮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於回民區攸攸板鎮段家窯村,於2018年建成,目前已入駐非遺項目80余項。小鎮以紅色文化、農耕文化、非遺展示、文化交流和舞台演繹為核心,旨在打造成為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及交流的重要窗口。2022年11月,入選“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非遺旅游景區”名單。

第四序列:館院記憶

內蒙古科技館

內蒙古科技館新館總建筑面積4.83萬平方米,2016年9月20日建成對外免費開放,外形以“旭日騰飛”為創意,賦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之視覺憧憬,常設展覽由五個展廳和公共空間室內標志性展項組成,以“探索·創新·未來”為理念,是一座“國內領先、西部一流”的現代化科技場館。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是一座展示自然資源的場館,是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獻禮工程,總建筑面積4.88萬平方米,館藏標本38994件,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要展示內蒙古森林、草原、水系、沙漠、動植物、古生物、古環境以及礦產、農牧業、蒙醫藥、旅游等各領域的自然狀況。

綏蒙抗日救國會舊址紀念館

位於大召前街的東側,與玉泉井毗鄰,原為玉泉區財神廟,現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玉泉區財神廟始建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整體建筑分為前后兩進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積1186平方米。抗日戰爭時期,劉洪雄、寧德青等共產黨人曾在這裡成立了“綏蒙各界抗日救國會”,以此為據點進行抗日斗爭。

多鬆年烈士紀念館

由故居和展陳區兩部分組成,重點展示了多鬆年同志從少年求學到接受進步思想教育,最終接受馬克思和共產主義思想,成為蒙古族早期共產黨員之一和堅定的無產階級先鋒戰士的成長過程。多鬆年烈士紀念館現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呼和浩特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第五序列:青城風物

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8.89萬公頃,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有著最典型的山地森林灌木—草原生態系統,是溝通東北、華北、西北動植物區系的過渡帶和大通道,是蒙古高原南緣及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重要的“森林島”,是陰山山脈生物及生態系統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

神泉生態旅游景區

神泉生態旅游景區位於托克托縣郝家窯村,是一處集湖泊、濕地、黃河、沙漠、古典園林為一體的綜合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由兩部分組成,佔地面積3.5平方公裡,依托黃河、庫布其沙漠、海眼神泉、江南園林豐富資源建設,是呼和浩特一張響亮的旅游名片。

和林格爾南山芍藥

和林格爾縣是北魏故都,也是芍藥的原產地之一,栽種芍藥歷史悠久。作為華北地區最大的芍藥觀賞基地,和林格爾南山旅游景區芍藥種植面積近630畝,共50多萬株、100多個品種,被譽為“華北第一”。

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

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於2017年建設完成,佔地面積150公頃,以草原絲綢之路文化為主線,巧妙運用園林造景手法,結合實際立地條件,分為盛世青城、庫庫和屯勝景、絲路迎賓、盛樂文化、雲中文化五個區段,再現草原絲綢之路發展過程中呼和浩特盛況,是集生態恢復、城市綠化美化、游覽觀光、娛樂休憩、歷史教學為一體的綜合型公園。

小草公園

小草公園東鄰絲綢之路大道,西鄰丁香路,北鄰學苑東街,南鄰鄂爾多斯東街,位於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中心位置,佔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以“草”為基底,還原草原自然風貌、模擬自然生態場景,是城市東部生態廊道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首府城區核心地帶最大的城市功能性疏林草地。

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

位於保和少鎮野馬圖村南側,北至生態路、南至規劃二路、東至呼和塔拉、西至規劃六路,立項總投資9.38億元,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大慶的主會場,還曾成功舉辦過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暨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首屆呼和浩特國際美食博覽會暨呼和浩特冰雪旅游文化活動開幕式等。

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

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坐落於土默川平原,規劃核心發展區38平方公裡,分為伊利全球樣板基地、乳業創新天地、乳都寰球中心、草原歡樂世界、“伊養谷”國際智慧康養社區、城市活力社區六大功能區,是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

■北疆文化 青城印記項目組:王靜宇 劉春 蘇昊 趙文萃 李倩 徐躍 蘭天 郭娜 趙敏 達古拉 烏旗 薛騰 金泉 劉墨墨 王志偉 劉春霞 李超然 蘇日娜 見習記者:陳庭萱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