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草原文化

秦漢長城

烽燧連綿映山河

2023年09月07日08:4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小佘太秦漢長城。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小佘太秦漢長城。

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達來庫布鎮甲渠候官遺址。

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達來庫布鎮甲渠候官遺址。

烏蘭察布市卓資縣梨花鎮漢代三道營古城。

烏蘭察布市卓資縣梨花鎮漢代三道營古城。

包頭市固陽縣天盛成段秦漢長城。

包頭市固陽縣天盛成段秦漢長城。

呼和浩特市坡根底秦長城。

呼和浩特市坡根底秦長城。

  內蒙古自治區長城佔全國長城總量的1/3,尤其以秦漢長城、金界壕最為精華。

  內蒙古境內的秦漢長城東起通遼市、赤峰市,西到阿拉善盟。再往西到河西走廊,都有秦漢長城分布。

  2019年,內蒙古啟動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計劃並開始選址,呼和浩特市坡根底秦長城、包頭市固陽秦長城被選中。

  內蒙古秦漢長城是“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交流交融的見証者。

  疆域安寧筑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的分裂局面。秦王朝一統天下之后,秦始皇派蒙恬率30萬大軍渡黃河攻取陰山高闕和北假之地,起烽燧、建塞亭、筑長城,且通直道,自九原至雲陽。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西北斥逐,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謫實之初縣。

  《漢書·匈奴列傳》記載:“於是漢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復繕故時蒙恬所為塞,因河而為固,漢亦棄上谷之斗郡縣造陽地於胡。”

  “河南地”是指黃河以南,即今巴彥淖爾市陰山南麓烏加河(黃河故道)以南地帶,包括今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北部及烏海市大部分地區。

  而“北假”,是指陰山東段查石太山以南,烏拉山及大青山北麓,即明安川、大佘太盆地和佘太川一帶。

  秦所筑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省岷縣),東至遼東,綿延萬余裡。而秦始皇始筑於陰山、北假地帶的長城,是萬裡長城中保存狀況最為完好的段落。

  這段長城是以陰山山脈為依托,充分體現了當時人類因地形邊險制塞、塹溪谷,可繕者治之的聰明才智,成就了長城牆體為主脈,烽燧、障塞為前哨,郡縣布防為后盾的軍事防御體系。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派遣大將衛青、李息率兵北上,出雲中至高闕,建置朔方郡,並改秦九原郡為五原郡,修繕加固秦長城作為防線。

  漢武帝時不僅修繕了秦長城,沿線的重要交通要沖增筑了亭塞,加設了烽燧,形成了一條更加完備的軍事防線,故而這條長城稱之為“秦漢長城”。

  秦漢長城烽燧以長城為主脈,沿線分布於長城內側的特殊位置,每逢山谷或轉折處一定有烽燧,而且在歧道和多曲處烽燧較密。有的矗立在高山之巔,有的靜穆於峽谷之畔,有的臨近長城,無論位置何處,凡是相鄰者必可相望。

  邊塞烽煙貫長風

  在全國8個有秦漢長城分布的省市中,內蒙古自治區數量最多,長度約佔全國秦漢長城的57%,遺存點數量約佔68%。主要包括:秦國利用原“趙北長城”“燕北長城”和“秦昭襄王長城”修筑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后在新擴張的領土上修筑的長城﹔西漢滅秦后修繕的長城﹔西漢增建的河西長城和外長城以及東漢為防御匈奴和烏桓而修筑的障塞。

  在內蒙古境內,位於包頭市的固陽秦長城和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的小佘太秦長城保存最為完整。

  始建於公元前214年的固陽秦長城位於陰山深處,是秦大將蒙恬率軍30萬而筑,漢武帝在位期間派衛青進行過修復,距今已有2200余年。其附近還有蒙恬大將點將台、匈奴萬箭穿石處、孟姜女哭倒長城段等遺址。

  固陽秦長城基本包括了秦長城的所有建筑類型,是秦始皇萬裡長城的精華地段,在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著很強的代表性,被譽為“秦長城的博物館”。目前,固陽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已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十四五”規劃項目庫。

  蜿蜒於巴彥淖爾陰山山脈地帶的秦漢長城遺跡應屬秦萬裡長城的中間段落,其中小佘太秦長城西至烏拉特中旗德嶺山,東與包頭市固陽秦長城相接。據考古專家鑒定,此為秦長城保存最為完整的段落。

  站在色爾騰山的秦長城遺址上眺望,群山巍峨,起伏曲折,城障壯觀,氣勢磅礡。腳下的長城沿山勢修建,宛若一條游龍蜿蜒於群山之中。這段軍事防御體系,不僅向世人展示了秦長城的重要作用,也記錄著2200多年來建筑技術、防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過程,對研究中國長城歷史文化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呼和浩特市秦漢長城是陰山山脈秦漢長城的起始地段,也是整個秦漢長城中最有研究價值的段落。

  秦長城與戰國趙北長城在呼和浩特市坡根底村北部的大青山腳呈“T”字形相匯,是戰國、秦、漢三朝代長城交會並存的節點。

  2019年,內蒙古啟動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計劃並開始選址,呼和浩特市的坡根底秦長城、包頭市固陽秦長城被選中,同時,巴彥淖爾至包頭段秦長城被列為萬裡長城形象標識段,高闕塞、雞鹿塞等障塞被列為萬裡長城形象標識點,已列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規劃。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內蒙古自治區)建設保護規劃綱要》中寫道,2020年11月26日,國家文物局對外發布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的通知,內蒙古自治區納入15段/處,其中烏蘭察布市卓資縣漢代三道營古城、包頭市固陽秦長城天盛成段、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居延遺址及漢長城等秦漢長城9段在列。

  秦時明月漢時關

  《漢書·武帝紀》記載,漢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漢武帝遣光祿勛徐自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廬朐,游擊將軍韓說將兵屯之。“廬朐”指阿爾泰山南麓某地,“塞外列城”即修在塞外的長城,被考古學界稱為漢外長城。

  漢外長城分南北兩道,南線由包頭市固陽縣進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向西經烏拉特后旗烏力吉蘇木進入蒙古國后又從額濟納旗北部進入阿拉善盟﹔北線,東由包頭市達茂旗進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經烏拉特后旗烏力吉蘇木進入蒙古國后,再折向西南進入阿拉善盟與居延邊塞相接。

  漢外長城,年代斷代為漢代,長城名錄裡為陰山漢代當路塞,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長城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均有分布。

  在今鄂爾多斯高原地區,可見有分布於今烏海市境內的所謂“鳳凰嶺長城”,它應是西漢時出北地郡沿著賀蘭山東麓、流經黃河西岸北上之后形成的最西北端一道防御設施。

  與其他盟市的漢長城有所不同,阿拉善盟境內的漢長城不是以牆體為主的防御體系,而是以亭障為主構成的防御體系。

  《內蒙古自治區長城資源調查報告·阿拉善卷》中記載,20世紀70年代,甘肅居延考古隊曾在肩水金關地表擾灰中拾得一枚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的殘簡,對肩水金關的試掘收獲了一枚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簡。這兩例漢簡,尤其是元狩四年簡的發現,說明在漢武帝太初二年以前,居延地區已經建立起一些亭障等防御和信息傳遞的設施。有學者結合甲渠候官出土簡文認為,到西漢昭帝、宣帝之時,居延地區曾大量建筑障塞。

  據《漢書·匈奴傳》記載:“是時(漢昭帝元鳳二年,公元前79年)漢邊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為邊寇者少利,希復犯塞。”綜此可知,自漢武帝時開始經營居延邊塞,后又經昭帝、宣帝兩朝的不斷增修完善,終於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居延邊塞防御系統,能夠有效地起到烽火候望、防御進犯之敵的功用,與阿拉善右旗的列燧一起拱衛著河西四郡以及河西走廊的安全。

  我國古代的北方長城最早修筑於戰國秦漢時期,這是我國歷史上富有活力和變革精神的時期。隨著鐵器和牛耕的普及,農業生產力有了革命性提高。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中原各諸侯國紛紛進行政治改革。

  秦漢時期中原農耕民族不斷向北方地區開拓進取,長城就是為保衛這些開拓的成果修筑的。客觀上,長城的修筑使農耕文明向北擴展,與游牧文明進一步密切接觸,促使兩種文明在長城地帶碰撞沖突、交匯融合,相互學習,相互吸收。

  內蒙古自治區長城涵蓋多達8個歷史時期,不同時期修筑的長城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前期長城修筑的繼承發展,秦時明月漢時關,秦漢長城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兼容並蓄、共同發展的最好印証。(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武峰 郭偉偉)

  (圖片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