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草原文化

戰國長城

漫道雄關越千年

2023年08月31日09:0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包頭市戰國趙北長城遺址。

包頭市戰國趙北長城遺址。

趙北長城起始點:興和縣大田士溝長城段。

趙北長城起始點:興和縣大田士溝長城段。

包頭市九原區梅力更3號烽燧採集的陶片。

包頭市九原區梅力更3號烽燧採集的陶片。

包頭市青山區前口子烽燧西南坡出土的陶盆。

包頭市青山區前口子烽燧西南坡出土的陶盆。

“許季姜”青銅簋。

“許季姜”青銅簋。

包頭市石拐區“胡服騎射”文化廣場。

包頭市石拐區“胡服騎射”文化廣場。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枳芨梁鄉道試烽燧。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枳芨梁鄉道試烽燧。

  內蒙古自治區境內長城空間分布范圍最廣,涉及歷史時代最多,工程規模最大,分布的地理單元最多樣,歷史故事最豐富,是我國長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內蒙古境內修筑最早的長城是戰國趙北長城,也稱作“趙武靈王長城”。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展開歷史長卷,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裡羌人盡漢歌”﹔從邊疆民族習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褲”、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等,展現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鑒融通。

  2020年,作為戰國趙北長城重要組成部分的“戰國趙北長城青山區東邊牆段”入圍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長城歷經歲月洗禮,形成了獨特的歷史景觀,凝聚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積澱了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內涵。

  探尋長城起始點

  春秋時期,列國之間為了相互防御而挖掘界溝,史書中稱作“封略”。

  戰國時期,隨著騎馬技術的不斷推廣,列國之間的疆界演變發展為壘筑的牆體,這種作為國界的長牆就是最早的長城,即早期長城。

  從2009年開始,內蒙古自治區長城資源調查項目組對戰國趙北長城進行調查,項目總領隊為張文平。

  《內蒙古自治區長城資源調查報告·戰國趙北長城卷》中寫道,內蒙古境內修筑最早的長城是戰國趙北長城,關於這道長城的修建,《史記》最早作了記載,此后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有所提及。

  在20世紀90年代,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學者李逸友先生對趙北長城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認為趙北長城的東端在今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大青山西麓,終點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布拉格溝口,其在內蒙古境內多為土筑,少量土石混筑,沿線有烽燧、障城。興和縣境內的戰國趙北長城牆體劃分為25段,有的已經消失,有的尚有殘存。

  《史記·匈奴列傳》記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筑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置雲中、雁門、代郡。”

  代,為趙國屬地,在今河北蔚縣東北宣化境內,趙武靈王於此置郡。

  “陰山”,由大馬群山(屬東段,在河北西北部和內蒙古邊境)、樺山(屬南段,在烏蘭察布市集寧、豐鎮以東,接大馬群山)、輝騰梁山、大青山、烏拉山、狼山等山組成。

  戰國趙北長城自東向西分布於烏蘭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和巴彥淖爾市4個市,除東部的一小段位於燕山山脈西端南麓外,絕大部分位於陰山山脈南麓,總體呈東西走向。

  李逸友在《中國北方長城考述》中稱,戰國趙北長城的東端起點在興和縣民族團結鄉二十七號村北面鴛鴦河北岸的斷崖之上,今興和縣大同夭鄉古城村為趙國代郡延陵縣舊址,《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的戰國趙北長城東起自代,並不是專指起自代郡郡治,而是指代郡的管轄范圍之內。

  興和縣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它地處東洋河的上游地帶,東西側均有山脈分布,東面為與河北省尚義縣接界的大青山,西面為與察哈爾右翼前旗接壤的低山丘陵區。

  趙北長城由河北省尚義縣與興和縣交界處的丘陵山地頂部自東南而來,利用了大青山西南麓一段險峻的山體作為山險﹔其南部為丘陵地帶,常選擇山梁脊部修筑牆體,隨著地形地貌變化,長城牆體略呈內外彎曲分布,總體呈南偏東北偏西走向。

  蜿蜒於燕山山脈西麓與陰山山脈南麓的戰國趙北長城,依山麓而筑,東西橫亙,綿延500余千米,是在自然天險下構筑而成的工程浩大的軍事工程。

  戰國趙北長城牆體及烽燧經歷二千多年風霜雪雨,大多隱沒於山川、丘陵間,在獵獵長風中述說歷史。

  服制改革促交流

  趙北長城牆體由包頭市東河區沿大青山分水嶺進入石拐區,石拐區的趙長城是現今保留最完整的部分,是珍貴的歷史資料,也是稀缺的文化遺產。

  “騎射胡服捍北疆,英雄無愧武靈王。邯鄲歌舞終消歇,河曲風光舊莽蒼……”1961年,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考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的趙北長城后,創作了這首廣為流傳的《登大青山訪趙長城遺址》。

  《內蒙古自治區長城資源調查報告·戰國趙北長城卷》記載: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在位時期,於趙國發動了“胡服騎射”的變革,開始向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發展勢力。當時,在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活動的部族有林胡、樓煩等,史書中統稱之為“戎狄”。

  公元前300年,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趙國一舉將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納入其管轄范圍,並沿燕山山脈、陰山山脈的南麓地帶修筑了長城。

  相對於趙國以前“屬阻漳、滏之險”修筑的趙南長城,這道長城一般被稱為趙北長城,亦稱作“趙武靈王長城”。

  趙武靈王勇於革新,認為“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學,不足以制今”。他發現,北方部族的窄袖短襖,在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時都比較方便,而地處中原的趙國,軍服多為寬衣博帶、寬袍大袖,行動起來極為不便,嚴重影響了戰斗能力。因此,趙武靈王萌生了“吾欲胡服”的想法。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在全國推行胡服之制,並帶頭穿起了胡服。其主要形制為著短衣、束皮帶、用帶鉤、穿皮靴。隨后,趙武靈王又主導進行了騎射、兵制改革。他命將士習騎馬、練射箭,並模仿胡騎,重整裝備。《戰國策》記載,趙武靈王認為“今重甲循兵,不可以踰險”,於是決定改重甲為輕甲,下令軍隊以皮質鎧甲取代銅鐵鎧甲,提高行軍效率和士兵作戰的靈敏性。

  趙國有著“國有固籍,兵有常經”的傳統兵制,趙武靈王打破“固籍”,不分地區,以優厚的待遇在全國范圍內招募會騎馬射箭的人充實騎兵隊伍。

  他還撤銷原陽(今呼和浩特東南)軍隊的舊編制,把原陽作為訓練騎射的基地,將北部邊疆的步兵、車兵改編為騎兵加以訓練,即史書記載的“王破原陽,以為騎邑”。

  因胡服輕便實用,很快就從軍隊流傳到了民間,促進了古代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互鑒。

  趙國實施胡服騎射等一系列改革后,國力日漸強大,向北設置雲中、雁門、代郡行政區,管轄范圍擴大到今河套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后,採用了部分趙國服制。魏晉以后,南北方交融日益廣泛,胡服之制空前盛行。隋唐時期,胡服不僅用作常服,還可用作公服及朝服。

  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趙北長城,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的結晶,也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在河套地區交融的見証。

  青銅禮器述融合

  《內蒙古自治區長城資源調查報告·東南部戰國秦漢長城卷》記載:1942年,李文信、佟柱臣兩位先生在對當時熱河省赤峰縣的田野考古調查中,發現位於今赤峰市區北部有部分長城段落,認為是戰國時期燕國修筑的長城。

  燕國是現在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南隅。《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燕亦筑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這是史書中首次有記載的修筑長城史實。

  戰國燕長城在內蒙古境內主要分布於赤峰市,牆體總長度為132公裡,燕國先后筑有南長城和北長城。南長城即易水長城,在今河北省境內,北長城即燕北長城,在今赤峰市境內。

  燕國修筑燕北長城以后,在北方設置了遼東、遼西、漁陽、上谷、左北平五郡,今赤峰地區東部及東南部為遼西郡所轄,南北及西南則為右北平郡所轄,他們成為戰國時期的北方重鎮。

  燕國長城,開創了我國修筑長城的營造格局,為我國長城修筑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因地形,用制險塞,便於攻戰﹔列亭台,候望所居,利於瞭望﹔設嶂塞,山中扼關,便於據守﹔筑城堡,按扼全線,利於屯住,調遣戍卒。

  1985年從赤峰市寧城縣小黑石溝墓葬出土的一件青銅簋,現藏於寧城縣遼中京博物館,據考証,這件青銅簋是春秋時期許國(今河南許昌)鑄造,簋是商周時期重要的青銅禮器和食器,主要盛放煮熟的黍、稷等。

  許國與出土這件青銅器的赤峰相隔數千裡,從中原傳到北方邊陲,故事就記錄在青銅簋底部的16字銘文中:許季姜作尊簋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赤峰小黑石溝地區位於燕北長城區域,東胡族在這裡游牧駐牧,許季姜簋在小黑石溝墓葬中出土,從“許季姜”青銅簋和其他器物的組合可以看出,小黑石溝墓葬內中原青銅禮器與北方系青銅器的共存,包括出土的大量反映文化交融的器物,都是當時民族融合的生動寫照,是中原地區與北方地區交流的重要歷史見証。

  展開歷史長卷,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我國古代歷史名人伯夷叔齊的故事,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實現了文化上的互鑒融通,展現了中華文明無與倫比的包容性和吸納力。(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武峰)

  (圖片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赤峰文博院、包頭市文旅局提供)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