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北疆邊城“楓”景美

2023年08月17日15:55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伊爾施邊境派出所在邊境線巡邏。

伊爾施邊境派出所在邊境線巡邏。

阿爾山,蒙語意為熱的聖水。它是內蒙古興安盟的一座邊境小城,小到一眼可以望穿整個城市。阿爾山,四大草原在這裡交匯,大興安嶺在這裡駐足,林海和草原在這裡相接,冰川和溫泉在這裡相遇。公安部“一級公安派出所”,曾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8次,第20屆全國青年文明號的伊爾施邊境派出所就在這裡駐守。

民警與司法、街道調解員、居民勸導隊開展治安聯席會議,研究分析轄區治安隱患

民警與司法、街道調解員、居民勸導隊開展治安聯席會議,研究分析轄區治安隱患。

源頭治理,讓矛盾化於無形

不怕矛盾發生,隻怕調解無人。今年3月,民警朝樂門在走訪時了解到,就在年初居民陳某在駕駛三輪車時,不慎將在跑步的余某剮傷,雙方因家屬是親戚關系而未報案。事后,余某傷情出現反復,其子女經常上門要求陳某賠償,雙方協調未果爭吵不斷。

問原委、講道理、解心結……幾次聊下來,陳某覺得朝樂門說得在理,確實自己有錯在先,接受了余某的賠償要求,兩人當場簽了調解協議,握手言和。矛盾實現就地化解,不出轄區不上交,離不開居民的支持與信任。

在平時一次次的走訪中,朝樂門和當地干部、居民都相處得很好,有什麼事兒,大家都願意一起幫忙想辦法。

功夫在平時,俯下身子、將心比心,才能贏得群眾信任。“和老百姓打交道,不能讓他們覺得你‘居高臨下’,了解情況也不能只是走馬觀花。”派出所副所長閆子洪說,遇到問題,溝通方式再有效,調解方法再高明,都不如和老百姓常坐在一起聊一聊,走進他們心裡,“老百姓認可你相信你,才會支持你幫助你,眾人拾柴火焰高嘛”。

漸漸地,轄區裡越來越多人喜歡上這個常和大家嘮家常的小朝警官。“小朝警官常到轄區,像家人一樣親近”。

“隻有用心走訪、真心傾聽,走進群眾、深入群眾,才能敲開群眾家門、打開群眾心門。”通過每日入戶走訪,朝樂門慢慢領悟到了做好群眾工作的真諦。

雲霧繚繞的阿爾山放晴了,伴著晨光,伊爾施邊境派出所的一天從全體民輔警參加的晨會開始。所長呼格吉樂圖:“昨天我們出警13次,其中8起糾紛都得以化解,但還有兩戶人家需要重點關注走訪。”

跟著巡邏車,穿過林海街,所長呼格吉樂圖和義警隊員劉鳳麗來到運修小區,走訪對象王大爺正坐在樓下晒太陽。

“王大爺,聽說您又和樓上鄰居吵架了,是有什麼問題嗎?”呼格吉樂圖問道。“呼所長,樓上漏水漏到我家裡,我這房頂發霉一大片!”王大爺拉著呼格吉樂圖的手說。

“王大爺,我們想辦法來幫您修,咱們有話好好說。”民警們一邊安撫王大爺的情緒,一邊想辦法解決問題。最終經過溝通協調,鄰居修好了漏水的管道,兩家冰釋前嫌。

民警深入社區,社會治理重心下移,能更及時地摸清社情民意。為了真正實現讓“警務圍著民意轉、民警圍著百姓轉”的目標,深入推行“1+2+N”社區工作新模式,將18名警力放在社區崗位上,挑選善於溝通、樂於溝通的民警任社區民警。經過警務機制的改革,社區民警由“下社區”變為“在社區”“融社區”,實實在在地幫助轄區群眾解決了很多問題,筑牢了社區治安的第一道防線。

近年來,針對轄區林業職工“老矛盾”、征地拆遷“新矛盾”以及旅游糾紛“小矛盾”交織疊加的工作形勢,主動對接建立邊境派出所+司法所+街道調解員+居民勸導隊的“兩所一員一隊”矛盾調解模式,打造了群防群治互補的“四治融合”調處機制,推動成立林海街、新城街矛盾糾紛聯合調解中心,形成了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全域覆蓋、無縫銜接的調處化解新格局。2021年至今,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5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7.8%,幫助群眾追討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款、退耕還林還草補助、務工薪資等2000余萬元,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源頭化解”。

伊爾施邊境派出所民警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辦理業務

伊爾施邊境派出所民警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辦理業務。

預防為主,讓平安相伴相隨

“在伊爾施興林市場,一顧客與攤位業主發生糾紛。”5月3日下午4點多,正在執勤的民警姜春陽接到報警后,不到3分鐘就趕到現場,對滋事者的危險行為進行果斷處置,及時防止了矛盾升級。

“警察執法有溫度,理性、克制、規范”“關鍵時刻民警就會出現在群眾身邊,安全感十足”……一條現場視頻被發到網上,僅一小時點擊量就上千,大家紛紛給民警點贊並留言。

6分鐘,治安巡邏組抓獲藏匿轄區的網上追逃人員﹔40公裡,民警驅車為外地游客找回遺失手機……上路面、下卡點,上街區、下社區,24小時閃亮的警燈和日夜值守的巡邏隊伍,守護著萬家安寧。

防范風險、化解危機是移民管理警察的一道“必答題”。“我們發揮‘警情清零’優勢,在每一起警情處置過程中,都努力讓群眾感受到公正和溫情,把平安真正送到群眾身邊。”派出所副所長王磊說,“做實基層警力的加法、做好問題清單的減法、做精數據支撐的乘法、做優風險隱患的除法,我們不斷實現對‘人事地物’掌控更加精密化、對風險隱患管控更加精細化、對違法犯罪防控更加精准化”。

2021年以來,轄區刑事案件破案率、治安案件結案率達到了56.94%和60.83%,刑事、治安警情分別下降53%、37%。

民生無小事,對於基層警務工作尤甚。近年來,伊爾施邊境派出所所深入推進基層社區治理改革創新,推行“兩隊一室”警務工作改革,統籌專業化水平高的民警組建綜合指揮室,打造派出所智慧警務的“最強大腦”,同時組建社區警務隊和案件辦理隊。通過反復實戰,總結出一套“現勘+圖偵+大數據”的小案快偵手段,真正做到了“快速破小案,服務大民生”。

“得虧民警及時趕來,要再晚一分鐘,幾十萬元恐怕就轉出去了。”林海街道的鄭女士提起不久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網絡詐騙事件,仍心有余悸。就在今年6月,民警通過預警分析發現,鄭女士在某銀行擬將10萬元轉到陌生人賬號。民警到場后,耐心溝通,現場演示詐騙分子騙術伎倆,經兩個多小時的勸說,成功勸阻轉賬,保住了鄭女士儲蓄的10萬元購房錢。

“我們通過搭建預警數據模型等工作措施,分析發現潛在的受害群眾,進行分級分類處理,實現精准預警、有效防范。”綜合指揮室民警閆曉談到,要形成全鏈條打擊犯罪、全覆蓋防范宣傳、全天候上門勸阻的強有力工作格局,力爭做到找得到人、破得了案、追得回款。

2019年以來,破獲1起跨省系列流竄招搖撞騙案,查處“黃賭毒”案件55起,查處電信詐騙案件18起,挽回群眾經濟損失60余萬元。

派出所民警幫群眾直播帶貨。

派出所民警幫群眾直播帶貨。

用心用情,讓服務遍地開花

伊爾施邊境派出所轄區外來人口佔比高,經營商戶、辦理營業執照等都需要居住証明。可戶籍民警呼其樂發現,辦好的居住証攢了一摞,卻一直沒人領。

“忙完一天工作,下班后才有時間去領,可辦事單位也下班了。”居民辛文靜說。問清原委后,呼其樂便走街入戶發放居住証,不到半個月,200余人的居住証全部派送到位。

今年3月,輔警韓錫堯在走訪中發現,居民周興娥關節炎病情加重,兒女不在身邊,就醫有困難。她一邊陪老人就診,一邊聯系鎮殘聯職員幫老人申請醫療報銷,還安排第三方機構提供助餐、助浴等上門服務。如今,民政和第三方機構已入駐新城街。

到社區工作后,韓錫堯感覺自己離群眾更“近”了。基層事務繁雜,群眾訴求多元,僅靠政府部門往往難以應對。治理觸角向基層延伸一步,居民訴求反映通道就拓寬一些,參與基層治理的主體更多元,百姓解決問題就更高效。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基層治理,有助於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精細的服務。如此,干群關系才能不斷拉近,轄區精細化治理的水平才能進一步提升。

“各位網友,這是我們阿爾山非遺樹皮畫,擺在家裡不僅是藝術品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大家准備想在樹皮上畫什麼我們都可以為大家畫出來。”6月25日,一場為阿爾山樹皮畫“代言”的抖音直播正式開始。

2019年8月,劉健和幾個年輕人牽頭成立農特產專業合作社,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很快,我們在淘寶網、拼多多兩大電商平台的網店就開起來了,但自己嘗試很快以失敗告終,后來改為依靠出售樹皮畫。”劉健說。與此同時,參加派出所組織的電商培訓活動,挑選和分揀貨品,做客服、直播和售后……劉健和團隊成員不放棄任何一次學習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健的電商業務逐漸有了起色。“一開始沒有訂單,慢慢一天有幾十單、上百單。”劉健笑著說,“出單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隻要客戶下單,我們手機就會‘叮’的一聲。剛開始,我們每天都抱著手機睡覺,半夜一聽到‘叮’聲,馬上起來回客服。后來,隨著訂單快速增加,‘叮叮叮叮叮叮’的聲音會接連不斷,像一串美妙的音符。”

樹皮畫的成功運營,離不開派出所大力支持。“協調政府為我們申請到集體資金,還為我們提供了多次電商培訓機會。”劉健充滿感激地說。

近年來,緊跟阿爾山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啟民智、助民富,與駐地社區、民政部門緊密合作,分類分級建立“民警村官+農民黨員+貧困戶”的幫扶鏈條,發揮轄區盛產野生菌、蕨菜、金蓮花等林產品優勢,幫助群眾開辟網上銷售渠道,帶領19戶邊民群眾創辦“邊境游”“農家樂”等特色旅游產業,全力促成9個山野菜種植、冷水魚養殖等“創業帶富”項目和“返租式”酒店公寓項目,實現了家家有產業、戶戶能增收。(包青鬆)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