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烏海: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全力護航高質量發展

2023年08月10日08:5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烏海市濱河新區一角。王超 攝

踐行“楓橋經驗”,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烏海市法治宣講活動。黃建飛 攝

烏海市市域社會治理中心。郝飚 攝

提升政務服務效率。趙永剛 攝

普法志願服務隊深入基層。

“八五”普法講師團到農區、社區、學校、機關等開展講座﹔《烏海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烏海市礦區環境綜合治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相繼出台﹔大街小巷的文化牆畫著一幅幅通俗易懂的法治漫畫……如今的烏海,隨處都能感受到法治建設工作鏗鏘有力的前進步伐。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安邦治國的基石,更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近年來,烏海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扎實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標准要求,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烏海實踐”,不斷匯聚法治護航改革發展穩定的磅礡之力,切實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讓人民群眾共享法治政府建設的豐碩成果,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烏海。

在履職盡責上下功夫

強化統籌推進呈現“新常態”。烏海市堅持把法治政府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同獎懲,烏海市第八次黨代會明確提出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的目標任務,組織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會議等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切實將黨中央、自治區黨委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

強化示范引領邁出“新步伐”。烏海市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法治政府建設考核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作為考實評准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參考。通過領導點評、單位互評、民主評議“三評”方式組織召開全市黨政主要負責人現場述法會議,有效發揮法治監督工作的實效性,推動實現市、區、鎮(街道)三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全覆蓋。

強化法治教育達到“新水平”。烏海市將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重點內容安排、年度全市干部教育計劃和市委黨校(行政學院)教學計劃和培訓內容,與中國政法大學共建全國領導干部法治教育合作基地。目前,全市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法380余次,開展領導干部任前考試61次,在市委黨校舉辦各類培訓班35期,覆蓋人員4800余人次,切實推動“關鍵少數”學在前、作表率。

在發揮政府職能上出實招

緊盯“實”字,深化“放管服”改革。烏海市扎實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先后將14個部門91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納入集中行政許可范圍。全面開展“証照分離”改革,梳理並向社會公布《烏海市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革清單》,涉及改革事項共116項。持續推動“減証便民”行動,133項事項實現“免証辦”。持續深化自治區“互聯網+監管”系統應用,錄入監管數據11595條,為監管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緊盯“質”字,提升政務服務效能。聚焦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深入實施“一網通辦”“全市通辦”改革行動,市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事項佔比99.7%,綜合受理事項1197項,集成“一件事一次辦”事項128項,向社會公布86項幫辦代辦服務事項。聚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創新“1+4”護航企業發展模式,用活用好“蒙企通”平台,著力解決企業反映訴求問題。烏海市“一網通辦”“全市通辦”成功入選2022年“全國政務服務軟實力·夯基筑本助推線上線下融合金典案例”。

緊盯“優”字,優化便民利企舉措。全力打造市民訴求回應解決的最強“總客服”,整合41部行政企事業單位熱線和22個網絡受理渠道,建立烏海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一號接聽、一號響應、一號服務”工作機制,構建起“線上+線下”的多渠道全方位受理格局。12345熱線年均受理處置群眾訴求60余萬件,訴求解決率和群眾滿意率均居自治區各盟市前列,榮獲2022年全國政務熱線服務質量評估優秀獎等榮譽。依托烏海市市域社會治理智能化綜合平台,吸納優質商家1300余戶,開通家政、挪車、道路救援等12個特色服務項目,形成了“群眾點單、平台派單、商家接單”的綜合服務模式,為群眾提供專業、便捷的服務。

緊盯“真”字,釋放信用惠民便民紅利。扎實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工作,先后制定印發《烏海市“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烏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全市各行業主管部門相繼建立了信用相關制度,形成了全市社會信用制度體系。依托烏海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歸集全市信用數據737萬余條,為信用信息和數據共享等工作提供便利。通過“信用中國(內蒙古烏海)”門戶網站,公開“雙公示”“紅黑名單”、信用承諾書等,向社會提供“一站式”查詢服務。持續推進“信易貸”平台推廣工作,助力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烏海市在全國261個地級城市中綜合信用指數排名中最好成績為第7位,持續位居自治區第1位。近日,烏海市成功獲評全國第四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市,取得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在科學民主決策上求突破

在加強重大行政決策管理上出實招。烏海市加強對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定《烏海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的通知》,嚴格執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証、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重大行政決策程序。2021年以來,針對烏海市政府出台的22件重大行政決策事項提出合法性審查意見200余條,審查發現的問題已全面糾正,決策程序和內容的合法性得到有效保障。

在凝聚依法履職強大合力上使真勁。該市建立以政府法制機構人員為主體,外聘律師為輔的法律顧問隊伍,出台《關於加強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工作的貫徹實施意見》。2022年,烏海市由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單位共188家。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結率達100%。

在持續強化合法性審核上動真章。烏海市注重源頭把關,將行政規范性文件全部納入合法性審核范圍,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率達100%。堅持行政規范性文件全面清理與專項清理、定期清理與即時清理相結合。2021年以來,開展全面清理與專項清理共10次。堅持行政規范性文件報備“零死角、全覆蓋”。2021年以來,報備率、報備及時率和規范率均達100%。

在促進規范執法上見實效

持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烏海市圓滿完成交通運輸、農牧業等五大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和其他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任務,市本級共設置綜合行政執法隊伍10支,精簡比例為77.3%,推動實現執法體系由“條塊分割”向“統籌整合”轉變、執法力量由“單兵作戰”向“兵團作戰”轉變。圓滿完成行政復議體制改革,行政復議案件審限內辦結率達100%。全力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2022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為100%,行政訴訟敗訴率低於全區行政訴訟敗訴率平均水平。

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2021年以來,市級層面累計評查案卷1119卷。市農牧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獲評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窗口和全國漁業執法系列專項行動工作突出集體,上報的3卷漁政執法案卷被評為全國漁政執法優秀案卷。該市法院系統綜合執行改革4項指標居全國前列,檢察系統公益訴訟案件訴前整改率達100%,公安系統“烏海24小時警局”被自治區改革辦推廣,“烏海強制隔離戒毒標准化試點”通過國家驗收。

不斷加強重點領域執法。烏海市堅決扛起黃河入蒙首站首責,建立“河長+檢察長+警長”和部門聯動協作長效機制,構筑起生態治水法治新保障,成為首批國家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烏海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獲評全國水土保持工作先進集體。扎實開展“衣食住行”等領域各類專項執法行動。2021年以來,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6700余人次,檢查經營主體1.6萬余家次。高效有序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檢查,2021以來,共檢查重點領域企業633戶次,排查問題隱患8487條,行政處罰案件共182起。

健全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機制。烏海市健全突發事件應對機制制度,明確突發事件處置流程,完善多部門聯合會商研判機制,定期開展實戰應急演練,依法高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全市無較大及以上事故,無重大突發事件輿情。

在法治成果普惠於民上抓落實

著力打造“楓橋經驗”安民“金字招牌”。烏海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市、區、鎮(街道)三級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實現全覆蓋,組建常駐專業性調解團隊,採取“長期進駐”+“定期進駐”+“隨叫隨到”的方式,建立矛盾糾紛在線調解平台(ODR),實現矛盾糾紛線上線下全流程閉環式處置。全市矛盾糾紛化解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

聚力打造法律服務暖民“金字招牌”。全力推進“法治體檢”常態化,深入開展“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工作室共107個,推動基層法律服務全覆蓋。內蒙古銳信律師事務所、內蒙古濟海律師事務所被自治區司法廳評為“萬名律師進鄉村”活動先進律師事務所。

傾力打造法治宣傳育民“金字招牌”。全面實施“八五”普法工作,創新開展“菜單式”普法、“普法早市”“法治烏蘭牧騎基層行”等宣傳活動,成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隊,以“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法治宣傳方式提升普法效果。今年,共有13篇普法工作信息先后被國家級、自治區級媒體轉載。目前,全市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7個,建成法治公園、法治廣場等各類普法陣地107個﹔創建成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5個,自治區民主法治示范嘎查村(社區)24個。

厲行法治,久久為功。烏海市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全面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為目標,統籌謀劃推進,奮力開拓創新,著力打造法治政府建設“烏海樣板”,為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烏海新篇章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郝飚 黃建飛)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烏海市司法局提供)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