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教育

學有所教 照亮成長之路

2023年08月04日09:4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呼和浩特市南柴火市街小學的學生在“青城共育石榴籽 中華民族一家親”主題活動中開展傳統趣味體育項目。 記者 王磊 攝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學學生在體育課上跳繩。記者 王磊 攝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孩子能否在家門口就近上學?隨遷子女如何入學?如何讓孩子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圍繞眾多家長關心的話題,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據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2022年,全區教育總投入924.82億元,同比增長7.34%。截至2022年底,全區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8.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自治區教育現代化,從“學有所教”大步邁向“學有優教”。

  建學校增學位強師資

  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有學上

  “聽說玉泉區銀河北街小學后年就能建設完成,到時候我家孩子就可以在家門口上學,真是太好了!”近日,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恆大綠洲小區的王女士高興地說。

  今年,呼和浩特市將新建續建41所中小學,教育資源將得到有力補充,學校布局將更加科學合理。依據常住人口學齡兒童人數,相關部門制定了生源分布和學位供給“熱力圖”,著力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為緩解入學難問題,全區各地持續加大新建擴建學校力度。“十四五”以來,鄂爾多斯市完成57所中小學(幼兒園)新建、改擴建,新增學位近2萬個﹔今年,呼倫貝爾市將新建改擴建64所中小學,新增5150個學位﹔烏海市各中小學擇校、擇班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大班額、超大班額全部消除……各地有效保障學位供給需求,極大緩解了入學壓力,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有學上。

  同時,內蒙古著力促進教育公平,義務教育入學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公民同招”和“陽光招生、陽光分班”原則,根據適齡學生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等實行劃片招生,所有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錄取、同步注冊學籍,確保廣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均衡享受教育教學資源。

  教師是立教之本,更是興教之源。鄂爾多斯市出台招聘引進優秀教學教研人才辦法,2022年引進碩士研究生279人、博士12人,招聘優秀教學教研人才2373名﹔包頭市實施教研訓一體化培養工程,依托學科基地、名師工作室等,通過“實體+網絡”活動模式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阿拉善盟通過強校帶弱校、旗域聯盟等模式,加強與教育發達地區的學習交流,實現教師互派、資源共享、教研聯動……各地多措並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夯實基礎。

  內蒙古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程,從師德師風、招聘准入、培養培訓、管理改革、待遇保障等方面入手,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同時,通過實施“公費定向培養師資計劃”、優秀中青年教師助力鄉村振興項目等,不斷強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堅強支撐。

  零門檻無障礙全覆蓋

  切實維護少年兒童入學權利

  9歲的聽力障礙兒童陽陽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營坊道回族小學北校區二年級學生。課上他認真聽講,在老師的鼓勵下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課間和同學們一起玩鬧、共同參與各項活動,校園生活豐富多彩。

  “入學兩年來,孩子進步特別大,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不少,性格也愈發活潑開朗。”陽陽的母親侯女士說。

  “我校堅持營造‘特殊教育不特殊’的教育氛圍,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校園活動,幫助他們發揮長處、樹立自信,更好地融入集體。老師們還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幫助孩子們建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營坊道回族小學北校區執行校長董紅說。

  在呼和浩特市,殘疾兒童可以在特殊教育機構就讀﹔已到入學年齡、可以正常入學的殘疾兒童,可以選擇就近就便隨班就讀﹔針對無法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相關部門採取“送教上門”的教學形式,最大程度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權利。

  呼和浩特市的生動實踐,是內蒙古全面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權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內蒙古堅持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特殊教育學校為主,送教上門為輔,依法保障殘疾少年兒童的入學權利。

  過去給孩子辦理轉學,需要到教育局、學校、社區等多個地方問政策、開証明。如今,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家長隻需帶著務工証明和居住証明等資料前往學校,便可實現即來即辦。

  保障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事關教育公平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內蒙古堅持“流入地為主、公辦學校為主”原則,指導各地簡化入學程序,保障隨遷子女可通過劃片、電腦派位、協調安排等多種方式入學,並享受同城政策、同等待遇。

  烏蘭浩特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笑宇說:“在確保隨遷子女‘應入盡入’‘就近入學’的基礎上,我們不斷完善關心關愛隨遷子女機制,加強對他們情感、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幫助,提高孩子們的融入感,並及時建立國網學籍,確保人籍一致,實時動態跟蹤,保障隨遷子女不因父母流動而失學輟學。”

  據了解,目前內蒙古12個盟市對隨遷子女均已實行“零門檻”“無障礙”入學,切實維護了少年兒童入學權利。

  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

  推動教育優質均衡全面發展

  去年秋季開學,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居民張小雨選擇讓兒子在她家附近的康巴什區第一中學北校區讀書。“既然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校資源,何必辛辛苦苦跑那麼遠呢?”張小雨說。

  為了讓優質教育資源實現最大化,康巴什區第一中學新設北校區,實行一體化管理,師資統一調配,確保北校區與校本部共享優質成熟的教學資源。

  近年來,康巴什區不斷提升集團化辦學規模和水平,將更多的優質課程教學、教科研資源從中心城區校園推廣到周邊學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面。

  康巴什區的有益探索,也是內蒙古推進義務教育跨越發展,努力從“學有所教”邁向“學有優教”的真實寫照。2021年,全區103個旗縣(市、區)全域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評估認定后,各級各地將工作重心轉向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近年來,內蒙古大力推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去年,內蒙古被列為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試點,上線內蒙古智慧教育平台,不斷豐富課程資源,讓更多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目前,全區中小學校實現寬帶網絡全覆蓋,99%的中小學校(含教學點)建成校園網,2453所中小學校(教學點)建成“同頻互動課堂”教室,開通“專遞課堂”,面向全區提供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內蒙古著力建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統籌推進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不斷加強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烏蘭察布市廣泛組織中小學生體育賽事和美育成果展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鄂爾多斯市各校共建立360多個課后興趣課程與特色社團項目﹔呼和浩特市大力開展紅色教育、勞動教育、科普教育等……各地堅持“五育並舉”,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同時,內蒙古把“雙減”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推動作業管理、課堂教學管理和課后服務管理水平“三提高”,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幅壓減,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實現分類管理,提供課后服務的義務教育學校比例、課后服務時間達標學校比例均達100%,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態。

  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從“有學上”到“上好學”,人民群眾收到了一份有溫度的教育答卷。內蒙古將繼續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讓優質教育之光照亮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路。(記者 李存霞)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