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的科爾沁答卷

科爾沁區:打造“平安社區”治理新品牌  繪就社會治理美好畫卷

2023年08月02日16:07 |
小字號

近年來,通遼市科爾沁區統籌推進平安建設和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在創新社會治理、推進平安建設中,以“五治融合”和“五好標准”為抓手,量化平安社區、嘎查村建設考核指標,開展“十無”平安社區、嘎查村創建活動,不斷激發基層活力,提升治理效能,切實推動平安科爾沁區建設邁向更高水平邁進,形成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走進清河鎮西姜村智慧村屯指揮中心,一面監控顯示屏在室內格外醒目,屏幕上是西姜村轄區內多個位置的實時情況。目前,清河鎮西姜村智慧村屯工程以智慧指揮中心為中樞,在全村主、副巷路安裝實時視頻監控64處,實現24小時無死角監控。西姜村村民楊鳳艷說:“現在丟什麼東西,到村上村兩委班子一給調監控,咱們就知道了作案的人是誰,他不可能逍遙在法外。”

西姜村委會副主任馬生表示:“現在我們村有了這監控以后,基本上治安問題或者偷盜的事少了很多。截至目前,監控系統已協助轄區派出所破案10余起,協助鎮綜合行政執法局辦理案件30余起,協助交警中隊取証20余次,協助本村村民找尋丟失物品20余件。”

近年來,科爾沁區大力推進平安社區、嘎查村建設,清河鎮西姜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結合本村實際,借助“科爾沁區市域社會治理信息化平台”和“網格通”系統,以智慧村屯工程和網格建設為著力點,按照“3117”工作法不斷加強和完善網格隊伍建設,通過建立黨群聯系制度,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深入基層服務群眾,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近日,鐵路街道二六八社區居民何玉敏因和樓上住戶發生矛盾,多次協商、溝通無果,便向社區“美玲工作室”求助。社區民警美玲了解情況后,主動聯系雙方進行勸解。在民警美玲耐心溝通下,雙方當事人終於達成一致意見並握手言和。何玉敏說:“這個事兒多虧民警給解決,要不樓上樓下住著,他家那個下水道堵著總往樓下漏。民警一給我們解決,我們心情都挺好的。”

據了解,“美玲工作室”是鐵路街道二六八社區為提升社區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能力,聯合鐵南派出所特別打造。通過推動“網格+警格”雙向賦能、同頻共振,以“雙網”融合助推“平安社區”建設,以“網格小平安”促進“社會大和諧”,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多元化新格局。二六八社區黨支部書記鄭丹表示:“我們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本土化優勢與民警‘懂法、講政策、會調解’的專業化優勢,做到服務與管理相結合、基礎與專業相結合,充分發揮網格化共建共治共享優勢,將平安建設觸角深入每個微網格,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美玲工作室”的設立,有效提升了社區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小到居民矛盾糾紛調解,大到食品安全的巡查、電信詐騙等都由警網聯合,真正做到資源在基層整合、問題在基層發現、矛盾在基層解決,實現“小網格”助推社會“大治理”。

今年以來,科爾沁區將“無訴訟社區(嘎查村)”建設納入平安社區(嘎查村)創建內容,統籌推進平安社區(嘎查村)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區475個社區(嘎查村),平安社區(嘎查村)預申報數量已達410個,申報率86.9%。科爾沁區綜治中心主任劉志說:“下一步,我們將嚴格落實市委、區委關於平安社區(嘎查村)創建的安排部署,嚴把創建標准,深化創建舉措,力爭到2024年底前,全區90%的社區(嘎查村)建設成為平安社區(嘎查村),以社區的小平安積聚全區的大平安,讓人民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孫欣、孫利杰)

來源:科爾沁區委宣傳部

(責編:張聿修、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