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電子“身份証”呵護瀕危易危植物擴繁
2023年07月24日08:4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在烏海常見到的“野草”,雖觀賞性不強,卻對防風固沙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光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烏海就有近10種,現在給它們挂上電子‘身份証’,成長過程一目了然。”盛夏,在烏海市海勃灣區蒙根花育苗基地,內蒙古農業大學講師徐軍介紹說。
去年起,徐軍和團隊在蒙根花育苗基地的4個大棚和1個智能化溫室裡,培育擴繁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綿刺等生長在烏海地區的瀕危易危植物。同時每株植物都挂上了專屬電子“身份証”,隻需一部手機,工作人員就能隨時掌握這些瀕危易危植物的成長信息。
據了解,沙冬青、綿刺等本土植物經過7000多萬年的進化,已適應本地自然環境,卻很難人工培育擴繁。給它們挂上電子“身份証”,能夠更直觀地用科學的方法積累該類植物的生長數據。如果將它們大量擴繁並應用到烏海綠色礦山建設中,對烏海市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意義非凡。目前,育苗基地已累計培育四合木4萬余株、蒙古扁桃40萬株、長葉紅砂10萬株,成活率達80%以上。它們中的一部分已試種於烏海市駱駝山礦區,無須澆水便可成活,成功實現“雨養”,在綠化礦山的同時起到節水節能的作用,從而實現景觀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記者 郝飚 通訊員 曹藝)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