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煤矸石化身煅燒高嶺土在清水河縣“變廢為寶”
2023年07月11日17:23 |

生產高嶺土的原料是煤矸石,煤矸石是煤炭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作為目前國內排放量最大的工業固廢,煤矸石每年的排放量遠超礦渣鋼渣粉煤灰等,如何善加利用,發揮新的價值,一直是人們研究和關注的重點。
長期以來,煤矸石等固廢循環利用是清水河縣工業經濟的一大特色,煤矸石經過粉磨、制漿、分級,然后進入回轉窯進行高溫煅燒,使煤矸石晶體結構發生變化,最后變成白色的煅燒高嶺土,實現變廢為寶。
位於清水河產業園的內蒙古恆源高嶺土科技有限公司總體規劃年產3×20萬噸煅燒高嶺土項目共分三期建設,每期20萬噸,計劃投資6.7億元。2022年處理煤矸石25萬余噸,生產高嶺土19.5萬余噸,產品總產量佔呼市地區產量的35%,佔全國的10%,生產產品廣泛應用於涂料、造紙等多個行業領域。
據了解,工程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煤矸石固廢處理每年達100萬噸,煅燒高嶺土60余萬噸,可佔全國總產量的30%,年銷售收入突破8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可解決當地人員就業350余名,助推煤矸石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為打造“全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貢獻恆源力量。(蘇林、李靜波)
來源: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委宣傳部
(責編:齊浩男、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